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高樓價是重稅

政事

高樓價是重稅
政事

政事

高樓價是重稅

2017年01月20日 20:03 最後更新:20:10

每逢選舉,總見到很多空洞言辭、漂亮承諾,真要政客找數,實際上是超級困難,好像最近泛民要特首梁振英為全民退保找數,大家便在爭拗他當年承諾搞全民退保,還是要承諾要認真研究全民退保。

講起選舉承諾過,記起一個故事。2011年唐英年與梁振英競逐特首,大家都知道房屋是公眾關心的問題,當時輪候公屋的時間超過三年。如何在政綱中作出相關的承諾,候選人費煞思量,結果傳出一方要將輪候時間降低至三年以內的消息,另一方的團隊馬上說要縮短至兩年半。四年多過去,現在輪候時間延長至四年以上。


當然,大家可叫特首CY找數。但平情而論,即使唐唐上台,輪候公屋的時間,相信也不會比四年多短。你或許會說政客很假,但這是選舉的現實,當競手對手開出兩年半的承諾,你若不跟隨,民意便會支持對方。所以,雖然明知這是一個無法達成的承諾,也要先講為妙。

講起CY,昨天見他在中聯辦的酒會上,神情輕鬆,連臉上的老人斑也好像減少了。心想,特首這份勞累的工作,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搶著做呢?

CY宣布決定不角逐連任之後,我收到一位年青人的短信,他說梁振英不角逐連任,十分可惜,因為覺得他是會認真覓地增加房屋供應的特首。我問他為什麼過去沒聽過他這樣說,他回應是怕被人罵,人人都罵梁振英,他費事講出來被人罵。

我的朋友聽到這個小故事,說他也有同樣經歷,在梁振英決定不參選之後,在家庭聚餐上,有兩個後輩亦表示本來是支持梁振英連任的,一個說覺得梁振英專注搵地起樓,另一個則覺得梁振英比較認真做事,不會hea住做。

朋友當時也有同樣的反應,「為什麼過去從未聽過你們提起?」得到的回應也是一樣,因為「怕被別人鬧,便沒有說。」香港的社會就是這樣,要到官員落任了,才會有人敢膽話讚揚。

未來的特首,到底有多關注影響年輕人的最大問題?撇開政治,講社會民生,一般似乎認為最大的議題似乎是全民退保。由於工會以及支持福利的政黨大力提倡,全民退保便變成了所有特首候選人必定要支持的議題。

我從來都覺得解決全民退保問題,遠不如解決房屋問題來得逼切,特別對年輕人而言。如果一年之後實行全民退保,現時行將退休或已退休的老人,即時可以每月申領退休金,而年青人還要二、三十年才能夠拿得到,但這條數卻要他們將來去找,到他們退休的時候,政府可能已經破產,他們可能一毛錢也拿不到。可見,馬上實行全民退保,是欺壓年青人的行為,但容易博得中老年人的掌聲。

樓價問題,則是一個跨階層的問題,對年青人的影響尤大,因為他們出來工作後,特別是需要結婚的時候,都要搬離父母,需要買樓或租樓。如今樓價漲到這個地步,我覺得是等同於一種重稅。政府今年可能有900億以至過1000億元的賣地收入,就是「抽重稅」的成果。

在2008年左右,一個市區600呎的二手單位,租金只是12000元,現時已經升至18000元。租樓的人每月要多付6000元的租金,一年下來便要多付72000元。對一個月入20000元的年青人,等於抽了他29%的稅,實際上,他需要繳付的薪俸稅只是大約6000元,實質稅率只是2.4%。多付出的租金,是稅金的10倍以上。

如果要買樓,數字更加難計,2008年時,市區600呎的單位,大約要300萬元,現時沒800萬元買不到。多出的500萬元樓價,以40年分擔計,即使不計利息,每年都要多付12.5萬元,稅率等於他們的收入的50%。如果計入利息(不知道將來的利率會升到多高),這條數更是天文數字,每年要額外負擔的,可能等如他現時的每年收入。


這裡不是說全數的樓價,只是增加了的樓價,已經是月入20000元的打工仔在40年的所有收入,你說有多恐怖!

現時政治有很多偽議題,只是由政團或者工會提出,政府特別是在選舉的時候,便會馬上接受;一些真實議題,例如樓價,卻潛藏起來,大家不理不講。雖然樓價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但政府願意多做,總可以舒緩一點。我期望林鄭月娥及曾俊華兩位候選人,無論是誰當選,都會立刻認真地去覓地起樓,舒緩以至解決年青人面對的問題。


不要只是空談政治,否則香港不會越來越好,只會越來越衰。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