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報章頭條主要報道食環署票控以一元賣出拾荒紙皮的婆婆捱轟,消息指署方不排除撤控;公屋單位20年淨增加近10 萬個單位,但居住公屋人口卻不升反跌,輪候公屋人數卻屢創新高等要聞。

《蘋果日報》

75歲朱婆婆在中環用一元將拾荒紙皮賣給外傭,即遭6名食環署職員票控;昨中環多個地點有食環署職員駐守,有人針對長者發警告,亦有職員連續半小時站在街上聊天。同樣在中環執紙皮維生的長者慨嘆,多次因向菲傭賣紙皮遭食環署檢控,執法人員逮到他時均立即檢控。他慨嘆自己年事已高,無人聘用才被迫執紙皮維生:「我賣1蚊,罰900蚊呀!」

另外,公民黨前日發起聯署,要求食環署撤銷對朱婆婆的檢控,截至昨深夜已有近1.3萬人聯署。消息指,食環署正重新審視朱婆婆個案,並徵詢法律意見,不排除撤控。

《明報》

住屋問題在過去20 年一直困擾香港社會,截至去年底,公屋單位累積達76.49 萬個,20 年淨增加近10 萬個單位,但居住公屋人口卻不升反跌,少了8%、即19 萬人,另一邊廂的輪候公屋人數卻屢創新高,住劏房、板間房甚至牀位的私樓租戶不斷增加,最新統計有近20 萬人居於這些「不適切居所」內。劏房戶阿林是27 萬公屋輪候者之一,等了9 年的他,何時上樓的問號愈來愈大。

曾任房屋署副署長、見證本港房策發展的房屋協會主席鄔滿海表示,過去20 年社會趨向小家庭化, 「以往公屋家庭兩三代同堂很普遍,但現時已經很少,不少子女長大後都追求獨立空間,選擇搬出去居住,甚至是分戶再申請公屋」。他說,相對住戶結構改變,公屋單位組合難以更改,導致以往可供五六人居住的大單位,在子女搬離後只留下父母居住,衍生寬敞戶問題,亦令公屋資源造成錯配。

《星島日報》

為配合本港人口發展,公屋數目在回歸二十年以來足足增加近一成三,其間公屋面貌不斷變遷。見證公屋演進的房署副署長馮宜萱直言,即使近年所興建的公屋不時被標籤為「插針樓」,但設計過程卻是花盡心思,優化單位內部設計。她認為,公屋設計近年的最大突破,是以兩米作為一個起居間長度的布局設計,即使部分單位的面積或較以往為細,但卻見使得多。

《經濟日報》

公院昨起加價,輪候時間卻愈來愈長,其中威爾斯醫院結腸外科新症要等4年,至2021年6月才首次見醫生,將軍澳醫院眼科新症亦需輪至2020年5月。

有病人擔心自己患癌,未及求醫已離世。有外科醫生指,可輪候結腸外科的病人多已有病徵,要等4年難以接受,其間瘜肉有機會變成癌腫瘤,或由癌腫瘤擴散轉移。

《信報》

回歸快將20年,本港金融市場規模相比起1997年前明顯膨脹不小,單是港股市值已大增近8倍,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預期,未來本港金融市場將繼續壯大,股市市值每10至15年可望翻一番。但香港發展過程中不無挑戰,「全球股市泡沫已慢慢開始形成」,提醒大家必須注意。他亦關注本港樓市泡沫問題,由於全球資金充裕、低息環境以至香港結構需求的改變,令樓價持續攀升,料本港樓價難以回落至2008年水平。

《經濟日報》

香港回歸20年經歷兩次金融風暴,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接受訪問時指,最好不要發生金融危機,但發生了便要處理、學習,領略到「沒有金融穩定,何來發展?」經多方改革和強化銀行監管制度,陳德霖認為,香港金融業有更紮實根基,以國際金融中心經驗,捕捉背靠中國、面向全球的機遇。

他特別提及聯繫滙率制度,重申過去30年在多次地區及全球金融危機中,證實聯繫滙率制度穩健可靠,「香港毋須亦無意改變此行之有效的制度。」

《信報》

香港回歸20年來,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進行過5次釋法。特區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長、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表示,市民對釋法的疑慮源於對新憲制不習慣,社會應理解、接受人大進行法律解釋是合憲合法,別只談觀感。

法律界認為人大釋法應當克制,若經常釋法會令人覺得司法獨立受損。梁愛詩接受《信報》專訪時指出,人大常委會已屢次明言,法律解釋並非輕易行使,「上次釋法由2011年到2016年,距離一段相當長時間,所以別只談觀感,而是實際道理在哪。」

《大公報》

去年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轄下的兩個中藥課程,因要符合資歷名銜計劃要求,一夜間由「文憑」變「證書」。學員資歷被「降格」,浸大則強調中藥課程由「文憑」變「證書」,無論教學內容、時數和資歷維持不變。不過,根據衛生署中醫藥條例,指定持有中藥文憑者,工作經驗只需一年,就能成為中成藥製造人的副手,相反持證書者需要三年工作經驗才符合資格。有業界人士批評浸大兩個中藥課程「降格」,校方卻從沒有清楚交代修讀學員的就業前景會受影響。

《蘋果日報》

航空公司超賣機票遭質疑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而廉航推低價票時混亂亦惹不滿。海關表示,過去兩年共接獲10宗未能如期登機投訴,當中7宗未能證實違法,其餘調查中。海關指,超賣要視乎航空公司有否在交易條款列明善後安排,如有未必違法。海關今年首4個月收到涉及廉航投訴亦增加兩成半。

《明報》

政府計劃在新蒲崗采頤花園旁,興建一條長約290 米的高架行人道,通往啟德發展區,走線與前彩虹軍營遺留下來一棵估計有50 年樹齡的細葉榕重疊,工程已於去年12 月開展,惟政府一直未有交代大樹命運,直至最近終於露出曙光,土木工程拓展署決定將大樹遷至10米外的空地。

資料來源:香港電台《晨早新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