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忍一時風平浪靜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

史空穿梭

忍一時風平浪靜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忍一時風平浪靜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

2017年07月18日 10:00 最後更新:16:22

在楚漢之爭中,成就漢高祖統一大業的開國功臣,除了張良和蕭何,便是韓信了。韓信用兵如神,是戰場上的將才,被讚譽為「國士無雙」。垓下之戰,更用了十面埋伏的計策成功擊敗項羽。

韓信用兵如神,是一等一的將才。(網上圖片)

韓信用兵如神,是一等一的將才。(網上圖片)

不過,韓信年少時很貧窮,又沒有父母,經常遭到別人歧視和欺負。有一天,一群惡棍看到韓信,便上前挑釁,其中一名當屠夫的說:「我見你高高大大,又帶著劍在身,但從來不見過你拔劍。你有本事便一劍刺來。如果沒有膽子,便在我褲襠下爬過去,我可以放你一馬。」

更多相片

韓信用兵如神,是一等一的將才。(網上圖片)

在楚漢之爭中,成就漢高祖統一大業的開國功臣,除了張良和蕭何,便是韓信了。韓信用兵如神,是戰場上的將才,被讚譽為「國士無雙」。垓下之戰,更用了十面埋伏的計策成功擊敗項羽。

韓信受到胯下之辱後,並沒有懷恨在心。(網上圖片)

不過,韓信年少時很貧窮,又沒有父母,經常遭到別人歧視和欺負。有一天,一群惡棍看到韓信,便上前挑釁,其中一名當屠夫的說:「我見你高高大大,又帶著劍在身,但從來不見過你拔劍。你有本事便一劍刺來。如果沒有膽子,便在我褲襠下爬過去,我可以放你一馬。」

(設計圖片)

韓信見對方人多勢眾,深知敵不過對方,沒有逞強,便按這名惡棍的意思,彎下身體,跪在地上爬過了他的褲襠。這班惡棍看到後捧腹大笑,對他更加鄙視。韓信發迹受封楚王後,未有因此要向這位惡霸報復,反而不計前嫌授予他官職,還說:「多得你的侮辱,令我更加堅忍,成就了今天的我。」

韓信受辱後仍不計前嫌,受後人稱頌。今江蘇淮安建了胯下橋作紀念。

大家對韓信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氣概深表讚賞,因此日後並會用「胯下之辱」來形容有遠大目標理想的人,不會因小事小非衝動鹵莽行事。

韓信受到胯下之辱後,並沒有懷恨在心。(網上圖片)

韓信受到胯下之辱後,並沒有懷恨在心。(網上圖片)

韓信見對方人多勢眾,深知敵不過對方,沒有逞強,便按這名惡棍的意思,彎下身體,跪在地上爬過了他的褲襠。這班惡棍看到後捧腹大笑,對他更加鄙視。韓信發迹受封楚王後,未有因此要向這位惡霸報復,反而不計前嫌授予他官職,還說:「多得你的侮辱,令我更加堅忍,成就了今天的我。」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大家對韓信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氣概深表讚賞,因此日後並會用「胯下之辱」來形容有遠大目標理想的人,不會因小事小非衝動鹵莽行事。

韓信受辱後仍不計前嫌,受後人稱頌。今江蘇淮安建了胯下橋作紀念。

韓信受辱後仍不計前嫌,受後人稱頌。今江蘇淮安建了胯下橋作紀念。

可惜,韓信功高蓋主,鋒芒太露。高祖即位後只有六年,韓信便遭誣告有意謀反並處死,當時他只得34歲,當真是英年早逝。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