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驗樓師隨口噏收幾千?前線自爆無樓宇知識無培訓

社會事

驗樓師隨口噏收幾千?前線自爆無樓宇知識無培訓
社會事

社會事

驗樓師隨口噏收幾千?前線自爆無樓宇知識無培訓

2017年01月25日 08:24 最後更新:08:24

本港驗樓行業興盛,但質素未必有保證!有曾任驗樓員的前線員工自爆無任何樓宇知識,公司也無為員工培訓,但只要隨口批評每幅牆油漆不均批盪不平,照樣可收客人數千元。有業內人士直言,部分自稱「驗樓師」的人為取悅業主,胡亂指責單位內問題處處,除惹來部分判頭拒絕重新執漏,更連累業主延遲入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在大學修讀與建築和工程無關科目的孫先生(化名)前年剛畢業便加入一專門檢驗樓宇,包括驗新盤的公司工作,他坦言自己對於樓宇結構一無所知,如驗磚是否空心到底應該全屋檢查還是抽樣檢查,驗牆邊是否有隙縫要倒多少水,他統統不知。但他上班第一天還是被派去驗樓,而在職的一年間,所謂接受的培訓,只是由老闆說過幾句樓宇可能出現的問題:「我根本不知道甚麼是裝修,而且公司每一組的做法都不相同,一切都無標準。」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雖然派新人驗樓,不過公司收費並不便宜,孫先生的公司幫客人驗樓,便收超過三元一呎,而且設最低收費約二千元,每當有新盤落成,業主相繼入伙時,孫先生更要一日驗足三至四個單位。為了不被客人投訴和顯示自己能找出樓宇問題,孫先生坦言經常隨口將所有單位都說成「問題單位」,「就算牆身無問題,我都會貼上油漆不均、批盪不平的貼字,叫承建商再做過。」

除了胡亂誇大單位問題,公司的驗樓設備也不時出現「甩漏」,他說最誇張一次,是被客人發現公司使用長期失靈的儀器。孫先生指,曾有客人要求他檢查天花有沒有漏水,但公司分派給他的儀器,原應顯示紅藍色,但因已損壞,只呈現一片綠的紅外線,「我拿住綠色熒幕巡來巡去,向客人說無漏水,怎料被客人發現和投訴,其實全公司都是這樣做,部機只是做做樣。」

新入職的不懂得如何驗,但帶隊的組長,一樣「亂來」,孫先生指,曾有在公司做過三、四年的組長,用力搖鬆廚房內的爐頭,然後指承建商要更換爐頭,「根本整家公司都不懂得怎樣驗。」孫先生公司的問題,原來並非孤例。工程師梁先生亦知悉,有驗樓公司誤指木製地腳線空心,扭鬆洗手盆下的U形隔氣彎管後指洗手盆漏水,又將業界可接受、在窗戶出現的hairline crack(如髮絲般極細裂痕)貼上須更換的貼紙,「明明無問題都要講到有問題,吸引客人光顧。」

誇大樓宇問題成為新驗樓公司搶客招數,香港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負責人趙博士指出,由於驗樓有需求,但未有政府規管,故近兩、三年間,估計已經湧現二十至三十家自稱可幫業主驗樓的公司。不過,據她所知,這些公司中,不少老闆以至員工都無相關學歷、工程背景,但在自稱「驗樓師」後,也引來不少生意,「業主們不懂得樓宇問題,也只能信任他們。」

由於驗樓界無規管,無工程背景者也能入場分一杯羮。資深驗樓師詹濟南直指,近兩年開辦的新公司中,有老闆原職客戶服務,也有人從事電器業,「就算以前無受過訓練,都可以開公司,一樣有生意。」他指部分公司所撰寫的驗樓報告,已開始遭發展商漠視,「有些發展商甚至已經不肯跟進這些驗樓公司提出的樓宇問題,負責跟進的判頭,正眼也不理就走,連寫着單位問題的紙仔都懶得撕走。」

資深驗樓師詹濟南(資料圖片)

資深驗樓師詹濟南(資料圖片)

除了承建商無辜受累,業主亦因誤信樓宇出現問題,被逼延遲入伙。詹濟南指出,去年春季曾有沙田區新樓業主誤信驗樓公司,指單位內假天花因裝修有問題,有水滲下,而要重建假天花,結果遲了近兩個月才入伙,「春天濕度本來就很高,驗樓的人用儀器驗查後,就以為該處滲水。」

除了鬥誇大外,部分驗樓公司也鬥平,更想盡方法節省成本,例如聘請無經驗的學徒幫人驗樓。梁先生指,市場上已經湧現一千多元幫客人驗兩次樓的公司,「因為這些生意的利潤太低,對我們來說是可有可無,但個別公司一日接十宗,再分錢給幾個學徒,也算夠賺。」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甯漢豪:研簡化檢控程序 大廈到期即要驗樓否則罰款

2024年04月17日 16:57 最後更新:18:46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佐敦道華豐大廈發生嚴重火災,顯示業主未有認真看待政府發出的指令,她承認政府的執法力度亦不足夠,要大大加強執法效能。甯漢豪透露,會研究循簡化檢控程序的方向,包括不用等屋宇署發出驗樓通知,而是到期便要驗樓,否則有定額罰款;如果再犯,罰則便會越來越重。

甯漢豪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甯漢豪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表示,華豐大廈時隔6年仍未遵辦強制驗樓,而過去數年檢控從未有人監禁,認為是時候修例。選委界江玉歡建議參考外國做法,例如立法要求大廈,尤其住宅樓宇,每7年做一次外牆檢驗、每10年做一次大廈結構檢驗。

甯漢豪表示,過去3年未遵從強制驗樓計劃通知的檢控個案當中,判處最高罰款的個案近33000元,平均罰款2500元,未有監禁或緩刑個案。她同意有需要加大罰則,但程度需要考慮個案的嚴重性。她個人認為僭建或未遵從修改防火設施的嚴重性較高,因此要取得平衡。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她說,每次政府提出加強罰則,當發生事故時,社會便會支持,但當平靜一段時間,社會又會覺得「苛政猛於虎」,希望政府和社會能下定決心,循著加重執管效能及加強對業主協助方面,要重鎚入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