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去年9月28日推出為期三年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首階段資助1946至1948 年出生的長者參加。中心今日公布中期報告,發現有大便隱血需進行大腸鏡檢查人士中,7成發現有可能會演變成癌症的瘜肉,另有6.4%,即51人患有大腸癌。

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程卓端公布計劃推行截至12月29日的中期報告,指共有10610人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其中10008人交回樣本並有測試結果。當中8585人沒有大便隱血,1423人有大便隱血,其中799人完成大腸鏡檢查。

已完成大腸鏡檢查的799人中,有逾七成,即560人發現有可能會演變成癌症的瘜肉;另有6.4%,即51人患有大腸癌。程卓端表示,篩查出有可能演變成癌症的瘜肉比率及大腸癌比率,較原預計的四成多及3%要高,相信與首階段的參加長者年紀大,和收成效應(harvest effect),即初期會發現較多個案有關,強調現在只是初步並粗略的數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已完成大腸鏡檢查的人中,有6人在切除瘜肉後,出現傷口流血等併發症,全部轉介至公立醫院跟進,其中3人需止血,另3人只需觀察。程卓端表示,傷口流血是做大腸鏡已知會發生的風險,每200人約有1人會出現。

計劃下周一起(27日)將參加者年齡層擴展至1949至1951年出生人士,料當中三成,即7.6萬人會參加,未來會視乎計劃推行情況及市民反應,擴展參加者的年齡層。

合資格人士會先到基層醫療醫生,安排進行大便隱血測試,基層醫療醫生於每次診症可獲280元政府定額資助。若參加者有大便隱血,會被轉介至腸胃肝臟內科或外科專科醫生跟進,並進行大腸鏡檢查。照大腸鏡過程若無切除瘜肉或組織,政府將資助7800元;若有,政府將資助8500元,醫生不可收取超過1000元的額外費用。

截至昨日,共有597名基層醫生、共874間診所參加計劃,其中96%不收取額外費用,最多額外收$300。另有134名可做大腸鏡的醫生、共263個服務地點參加計劃,其中76%在無切除瘜肉或組織下,不另收費;64%在有切除瘜肉或組織下,不另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