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指鄧桂思醫療事故 聯合醫生警覺度不足

社會事

調查指鄧桂思醫療事故 聯合醫生警覺度不足
社會事

社會事

調查指鄧桂思醫療事故 聯合醫生警覺度不足

2017年07月04日 16:02 最後更新:16:02

醫院管理局公布聯合醫院一宗重要風險事故調查報告,涉及兩度換肝、仍在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的病人鄧桂思。

醫管局公布鄧桂思醫療事故的調查結果。

醫管局公布鄧桂思醫療事故的調查結果。

醫管局的「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委員會」認為事件屬不幸。相信事故是因兩名醫生警覺度不足、在處放高劑量的類固醇藥物時,並沒有同時處放相關抗毒;推斷原因或與醫生要盡快完成臨床工作的心態有關。

鄧桂思因未獲開出抗病毒藥物,導致肝功能退步。﹝資料圖片﹞

鄧桂思因未獲開出抗病毒藥物,導致肝功能退步。﹝資料圖片﹞


調查報告又顯示,病人於4月1至5日住院時,內科及老人科部門團隊,並沒有與1月及2日曾治療病人的另一個團隊溝通,導致院方與家屬溝通欠缺妥善。而在4月1日至9日,即事故後,醫院的內科及老人科主導的調查欠缺進度,至4月20日行政總監才得悉事件,翌日才呈報醫院局總部和召開事故管理會議。

事件反映醫院在處理嚴重臨床事故上的經驗不足,敏感度不足;涉事的臨床人員亦有留待上級處理的心態,建議醫院設立醫療事故管理框架。

聯合醫院負責人早前就醫療失誤事件鞠躬道歉。﹝資料圖片﹞

聯合醫院負責人早前就醫療失誤事件鞠躬道歉。﹝資料圖片﹞


負責報告的港大內科講座教授陳德茂表示,醫管局應處理人手不足及考慮加以資訊科技輔助;專科在培訓醫生時亦應突顯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風險,以及提醒對乙肝人須提高警覺。


九龍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劉業添醫生則表示,現時系統的視窗有顯示病人是乙肝帶菌者,當輸入類固醇劑量而服用時間長過兩星期時,系統會自動要求醫生輸入原因,但未有提醒醫生病人是否乙肝患者。另醫生可透過系統查閱病人的病歷。

鄧桂思(資料圖片)

鄧桂思(資料圖片)


43歲鄧桂思去年7月因高血壓到聯合內科求醫,獲處方高劑量類固醇藥物,但卻未有同時開出抗病毒藥物,最終導致她肝功能退步,及後轉到瑪麗醫生進行兩次換肝手術。

往下看更多文章

第二批約100名廣東省護士陸續抵港於多間公院交流

2024年04月18日 14:03 最後更新:15:00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年初陸續抵港,在多間公院展開交流。除老人科和內科,今次新增深切治療、胃手術科、眼科和內窺鏡科,為期10個半月。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交流期2025年1月完成。他說,廣東護士來港交流不會加重本港醫護人員負擔,下一批交流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醫管局稍後亦會安排本港護士到廣東省醫院交流。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讓廣東省護士了解本港醫院收症流程,感受到他們態度積極、求知欲強,他亦學習到內地醫院的護理程序。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來港交流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說,交流期間參與了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包括與醫生一起為病人插喉等,形容與香港醫護人員合作愉快,亦讓她加深對香港醫療體系的了解。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