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歷史長河】甲午戰爭地下計劃-奇襲日本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甲午戰爭地下計劃-奇襲日本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甲午戰爭地下計劃-奇襲日本

2016年08月16日 00:15

中國近代史,給後世的印象都一直被挨打,被逼簽約、被燒毀、被掠奪,相當悲情。英法聯軍之役後,有識之士提倡變革圖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洋務運動維持三十多年,有不少對後世影響的機構及體系等的成果-銀行、郵政、教育、軍隊、鐵路以及思想等,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日本軍攻克平壤清軍圖 (網上圖片)

日本軍攻克平壤清軍圖 (網上圖片)

當一百多年前,甲午戰爭開打時,清日兩國實力是不相上下,從軍事上看,清廷的北洋水師的艦速略遜於日本聯合艦隊,但在噸位、火力、裝甲、重炮上也佔有優勢;至於財力來看,只要能與日本持久戰,清廷就能勝利。事實上,當時西方列強都認為,一旦開戰,中國將會獲勝。當時清廷有一名思想家、駐外使節宋育仁上書清廷,指出:「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在獲悉清軍在平壤遭日本潰敗,也在黃海海戰失利後,宋育仁情急之下產生一個大膽設想,希望能出奇兵反敗為勝-奇襲日本本土計劃。

更多相片
日本軍攻克平壤清軍圖 (網上圖片)

中國近代史,給後世的印象都一直被挨打,被逼簽約、被燒毀、被掠奪,相當悲情。英法聯軍之役後,有識之士提倡變革圖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洋務運動維持三十多年,有不少對後世影響的機構及體系等的成果-銀行、郵政、教育、軍隊、鐵路以及思想等,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宋育仁畫像 (網上圖片)

當一百多年前,甲午戰爭開打時,清日兩國實力是不相上下,從軍事上看,清廷的北洋水師的艦速略遜於日本聯合艦隊,但在噸位、火力、裝甲、重炮上也佔有優勢;至於財力來看,只要能與日本持久戰,清廷就能勝利。事實上,當時西方列強都認為,一旦開戰,中國將會獲勝。當時清廷有一名思想家、駐外使節宋育仁上書清廷,指出:「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在獲悉清軍在平壤遭日本潰敗,也在黃海海戰失利後,宋育仁情急之下產生一個大膽設想,希望能出奇兵反敗為勝-奇襲日本本土計劃。

甲午戰爭時期的長畸港 (網上圖片)

宋育仁是清末著名維新思想家、活動家,被當時的人公認為:「談新政最早,治經術最深,著作等身,名滿天下」。1894年,宋育仁隨公使龔照瑗出使歐洲,並考察研究外國的政經、社會情況等。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宋育仁正在倫敦,任中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在獲悉清軍戰事失利,宋育仁立即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翻譯王豐鎬等密謀,購買英國賣給阿根廷、智利兩國的兵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州水兵兩千人,組成水師一旅,託名「澳州商團」,以保護商隊為名,自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計劃謀定後,宋育仁等一面報請朝廷批准,一面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張之洞等人聯繫,以取封疆大吏支持。同時,宋育仁與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英國康敵克特銀行商定,由中國與康敵克特銀行立約借款二百萬英鎊、戰款一百萬英鎊,支付兵船購買費用。連串努力後,所購艦隻配備齊全槍彈武器,各級戰鬥人員也募集妥善,組成了一支有力海軍,準備交由前北洋水師提督,英國皇家海軍軍官瑯威理率領。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即使歷史沒有如果,一旦此計劃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及實施,那麼,戰爭將可能會有一些另外發展,結局或許會是另一個樣子......

宋育仁畫像 (網上圖片)

宋育仁畫像 (網上圖片)

宋育仁是清末著名維新思想家、活動家,被當時的人公認為:「談新政最早,治經術最深,著作等身,名滿天下」。1894年,宋育仁隨公使龔照瑗出使歐洲,並考察研究外國的政經、社會情況等。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宋育仁正在倫敦,任中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在獲悉清軍戰事失利,宋育仁立即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翻譯王豐鎬等密謀,購買英國賣給阿根廷、智利兩國的兵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州水兵兩千人,組成水師一旅,託名「澳州商團」,以保護商隊為名,自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

宋育仁「奇襲日本」的想法及計劃,其後寫成《借籌記》記錄下來。他的想法看似妙想天開,但實際上是可行的,據他了解,澳州當時為英國的屬地:「西例商會本有自募水師保護商旅之權,中倭戰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頗為震動,商會發議,舉辦屬地水師一旅,以資保護,(英國候補議紳)庵潔華特暗聯議院同黨主行其議,而以此謀所購一旅駕名(假名)於澳洲商會所為,仍掛英旗出口,則局外無嫌,而踪跡不露」。

甲午戰爭時期的長畸港 (網上圖片)

甲午戰爭時期的長畸港 (網上圖片)

計劃謀定後,宋育仁等一面報請朝廷批准,一面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張之洞等人聯繫,以取封疆大吏支持。同時,宋育仁與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英國康敵克特銀行商定,由中國與康敵克特銀行立約借款二百萬英鎊、戰款一百萬英鎊,支付兵船購買費用。連串努力後,所購艦隻配備齊全槍彈武器,各級戰鬥人員也募集妥善,組成了一支有力海軍,準備交由前北洋水師提督,英國皇家海軍軍官瑯威理率領。

當計劃眼看就快成功,「炮械畢集」,整裝待發時。但由於時間太緊,清廷還未通過正式渠道獲得他在歐洲的活動,公使龔照瑗返職後查知此事,於是電告清廷。由於當時清廷打算與日本講和,李鴻章堅決反對宋育仁等人的做法,慈禧也認為宋育仁「妄生事端」,立即將他一切計劃一概作廢,電召宋育仁速速回國。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清軍甲午戰爭敗給日本 (網上圖片)

1895年4月17日,清廷與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以海外募集水師奇襲日本的計劃胎死腹中。當年,清廷務求變革方有洋務運動,其重點項目北洋艦隊在甲午覆沒,洋務運動就此結束。運動代表人物李鴻章晚年總結自己一生:「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

甲午之戰的慘敗,真正激發了中國人的危機意識與國家意識,不少學者甚至指,「從準確意義講,不是鴉片戰爭,而是甲午大敗,才是中國人真正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開始,也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發生」,以徹底變革方式來走近代化的道路。至於甲午戰爭時,宋育仁的奇襲日本「地下計劃」,事後清政府原本打算「處理」他,但由於所牽連的人物太多,更涉及「外國勢力」。顧慮太多下,只是收繳了宋育仁出使時所賞賜的二品頂戴,宋育仁壯志未酬,被降回四品原職,回翰林院供職。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東京市郊兩倉庫起火 全部職員撤離無人傷

2024年03月09日 17:48 最後更新:21:33

日本東京都市郊有網購商品儲存倉庫發生火警,據報所有7名職員全部撤離無傷亡報告。

日媒報道,火警在東京瑞穂町發生,在下午1時半左右,當地「東京物流」的倉庫起火。消防共派出49架消防車出動救火,但火警燃燒超過6小時仍未救熄。 

倉庫到傍晚仍在燃燒中。 西多摩新選組 ほそや秀秋 X圖片

倉庫到傍晚仍在燃燒中。 西多摩新選組 ほそや秀秋 X圖片

據了解該處有兩個倉庫起火,火場面積達4000平方米,事發後庫內7人全部撤離,相信並無人被困或走避不及。事發現場位於JR八高線箱根崎站(非在箱根町)以北1.5公里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