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要貯藏財富很方便,錢可放在銀行戶口,金銀珠寶可放在保險箱,當然屋企夠大可放入私人夾萬。至於古代,普遍都會埋藏在地下,所以只要有恆心,隨時都有意外收穫。

古人會用「窖藏」來保存財富,即是罈罈罐罐一類器物,將錢財直接埋在地下,他們所埋的都以金銀居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以這種貯藏方式。據理解,這種方式深受富有人士喜愛。在現代考古發掘中,也經常會出土這類「窖藏文物」。

在1982年正月初七,江蘇省西部一條村莊生產大隊負責挖水渠,一位姓萬的農民,分到一塊最難挖的地方,怎料挖出一批寶物,金器財寶足足幾十斤重,當中最值錢的是一隻達18斤的金獸,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重。壓在金獸下面有一隻精美的銅壺,打開壺蓋後看到,裏面裝滿寶物,其中有9塊半金餅、15塊馬蹄金。經考證後,這批財寶屬於西漢時期,是當時人家的窯藏,可能是因為戰亂或家世變故,後人沒有再取出這批寶物了。

出土的金獸現時成為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 (網上圖片)

出土的金獸現時成為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 (網上圖片)

不過不是每個窖藏都好像以上西漢那個到現代都完整無缺,既然有這個儲藏習慣,自然成為偷盜的目標。出於這個考慮,古人在窖藏時都會有反盜手法迷惑盜賊。很多時都會將藏寶坑坑挖得很深,寶物都放在罈罐器物中,再分層放置:先放一層,掩上土石,然後再放一層,再掩一層土石,多達三四層。這樣做法很多時即使儲藏被盜,往往損失的都只是上層。

由於有此窖藏儲蓄的習慣,後人遇到要拆遷、搬家時,往往都會「掘地三尺」,將家園的前後都掘一遍。一些文獻記載,古代房產買賣會有「掘錢」條款,賣家向買家追加額外金額,作為將來一旦挖到金銀財寶的補償。當中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異事》,就記載了「掘錢」故事。當時洛陽很多財主家中都有掘地藏金的習慣,後人在賣房時便會想到這一點,有意向買家索「掘錢」。在朝廷當大官的張觀買樓時,賣家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掘錢」,最終張觀要多付錢1000多緡,賣家才交樓。怎料張觀買下後,竟然挖出一副石匣,裝了數百兩黃金,正好可相抵了他買樓的全部費用。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除了埋到地底,古人較常用的貯藏方式還有「壁藏」、「檐藏」、「樑藏」等。所謂「壁藏」,就是將牆壁做出另一個夾層,將值錢的東西放進去,這個在古裝電視電影也屬常見。而文獻中著名的「孔壁遺文」,就是在孔子後裔家的牆壁內發現。當年,漢武帝在位時,魯恭王擴建宮室,拆了孔家老宅,意外從牆壁夾層中發現一批古文經傳簡牘,有《孝經》、《尚書》、《禮記》、《春秋》、《論語》等,這些簡牘又稱「孔壁中經」。可見「壁藏」古代也是流行。

宋代《清明上河圖》中毗鄰的房屋(網上圖片)

宋代《清明上河圖》中毗鄰的房屋(網上圖片)

至於檐藏、樑藏就是將錢物收藏在屋檐下,或是懸吊在房樑上。由於這種貯藏寶藏流行,竊賊也會得知及了解,故此古時入屋盜竊的小偷,會雅稱為「樑上君子」。樑上既然能藏錢,也能成為小偷藏身的合適地方,匿藏順便偷盜財寶。另外還有零星貯藏方法,也是自古到今都有的手段,就像小朋友用「錢罌」儲錢同一個原理:以錢罐收藏,積少成多,到了滿或是需要時,打爛錢罐取出金錢。這種錢罐在古代叫「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