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傳遞文書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幾快?

歷史長河

古代傳遞文書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幾快?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傳遞文書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幾快?

2017年07月24日 10:00 最後更新:10:45

古代通訊沒現代發達,京城及地方官要下達及接收命令都會有時差,要傳達相當緊急的命令,就要被要求「八百里加急」。相信不少人在一些小說中都看到相關精彩描寫。至於現實中,「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幾快?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古時文件快速往來靠馬跑,那些馬及人就稱作「驛騎」,一般來說,古代每隔20里都會有一個驛站,一旦官員需要傳快遞,公文上會註明「馬上飛遞」字樣,就要按規定要求,每天跑300里,如遇再緊急的情況,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達800里。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就是用來表示情況緊急程度。唐代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他將驛騎比做流星,可見驛騎在古人的眼中有多快。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究竟八百里加急,一旦兩地距離800里,訊息要多少時間傳遞?按唐政府官方規定,快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則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則為日馳500里。天寶14年11月9日,安祿山在範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3000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消息,傳遞速度就達到每天500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了解,唐代的一尺相等於現在0.303米,一里就等於454.2米,現在看來,「八百里加急」快得不能再快,驛騎要跑兩日,訊息才傳送到。

這是清代遞送緊急公文的憑證「火票」,右上角標明「陸百里加急」 (網上圖片)

這是清代遞送緊急公文的憑證「火票」,右上角標明「陸百里加急」 (網上圖片)

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 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 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水、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在各種驛裡服役的人,一般叫 做「驛丁」、「驛夫」,或稱「驛卒」、「驛隸」。從名稱來看,他們的身份比較低 下。陸路上的驛丁,也同樣受到煎熬。他們在烈日之下,在寒風凜冽的冬天, 在傾盆大雨之中,都毫無例外地要身背文書袋,匆匆奔馳在驛路上。

往下看更多文章

國家郵政局︰「雙11」期間全網攬收量52億件 再創歷史新高

2023年11月12日 16:33 最後更新:23:14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11」全網攬收量達52億件,再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全國11月11日共攬收快遞6億3900萬件包裹,是平日業務量的1.87倍,按年增長超過15%;而由本月1日至11日,中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超過52億件包裹,按年增長超過23%,日均業務量是平日業務量的1.4倍。

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海口郵區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包裹。 新華社

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海口郵區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包裹。 新華社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說,「雙11」期間全網攬收量再創歷史新高,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經濟恢復向好。

今年「雙11」全網攬收量再創歷史新高。 新華社

今年「雙11」全網攬收量再創歷史新高。 新華社

他表示,為做好旺季服務保障工作,國家郵政局制定保障方案,全面部署落實,協調電商平台與寄遞企業繼續發揮「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核心機制作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