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受社會和技術資源等限制,讀寫能力只掌握在少數貴族手中,留下來的材料像《史記》、《漢書》等都缺乏平民書寫記錄。大家因而了解到古代只有上層皇親國戚、知識分子掌握到閱讀及寫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史丹佛大學的中國歷史學家劉易斯(Mark Lewis)教授指出,讀寫能力掌控在統治者身上是為了掌控權力,古代平民普遍無法獲得。不過,地方政府、鄉公所管理戶籍、收稅、官吏接收中央指令都要識讀識寫,平民百姓也要看貼在城門上的公告,他們不懂字怎麼辦?

從《墨子》和銀雀山的漢墓出土竹簡來看,在戰國時代與漢代,出入城門所要遵守的規定都公布在大街、高台和城門處,「令往來者皆視」,平民都要知道公告上說甚麼,所以下層社會亦需要識字之人,再透過口耳傳遞公告內容予不懂字的民眾。

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秦漢竹簡 (網上圖片)

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秦漢竹簡 (網上圖片)

據了解,在沒有普及教育時,這批識字之人大多是世襲官員,在家裡受教育,他們在秦與西漢稱為「史」、「卜」及「祝」。按照職掌任務不同,基本上他們懂三千、五千或七千字,還能背誦文獻。

現存古代最早的識字典藉,是春秋時期的《史籀篇》篇原書四字一句,編成韻語,是最早教學童識字的課本;到了秦漢就有《倉頡篇》,世襲地方官員從三歲起接受讀寫訓練,需通過考試,若考試過後無法履行相關職責,老師還會受罰。

秦漢時期,下級官吏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準備戶籍和法律案件,每個地區的里正、或是伍長、或地區上的長老,都要定時以文字方式,向政府報告社區狀況。由此可知,最基層的里長、鄰長識字程度,至少能應付行政系統需求,將政府文書和法律規定口耳傳給不識字的民眾。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除了平民,我們也能透過秦簡,了解到先秦時期士兵戰時會寫家書,也代表軍隊中有人具備讀寫能力,也代表收信者,即時家人附近,都能找到代為讀信的人。不過,軍人究竟如何學懂讀寫就不得而知。

秦代及西漢時期都是全民皆兵,他們也會懂得簡單文字和數字,在固定格式中記下日常勤務。

到現時為止,我們未有精確數據確認秦漢時期,到底有多少比率的人能夠讀和寫,但從考古資料推斷,相對於同時期的羅馬帝國,秦漢帝國有較多的人具備讀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