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張獻忠「千船沉銀」 江底逾萬件寶藏今曝光

歷史長河

張獻忠「千船沉銀」 江底逾萬件寶藏今曝光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張獻忠「千船沉銀」 江底逾萬件寶藏今曝光

2017年03月20日 17:41 最後更新:03月21日 12:29

據民間傳說指,明末清初民變領袖之一的張獻忠,割據四川,在成都建國「大西」,年號大順。後來清兵軍臨成都,張獻忠率數十萬大軍,攜歷年所搶的金銀財寶向西突圍,但在江口古鎮一帶遇襲,部隊死傷慘重,千船金銀沉入岷江河底,張獻忠最後只帶了少數部下逃亡成功,就是流傳至今的「千船沉銀」傳說。

據當地的童謠:「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流傳數百年,最終被證實。事實上,自政府開展岷江河道建設工程,當地曾於2005及2011年兩度出土與張獻忠有關的大量文物,也曾經遇過專業盜竊集團偷盜。究竟張獻忠江底「藏」了多少寶藏?這些寶藏中,又是否有張獻忠屠殺四川人的證據?最近考古學家正式發掘,並在今天率先公開多張出水珍貴文物的照片,有些寶物類型更首次發現,呈現眼前。

更多相片
西王賞功幣 (網上圖片)

據民間傳說指,明末清初民變領袖之一的張獻忠,割據四川,在成都建國「大西」,年號大順。後來清兵軍臨成都,張獻忠率數十萬大軍,攜歷年所搶的金銀財寶向西突圍,但在江口古鎮一帶遇襲,部隊死傷慘重,千船金銀沉入岷江河底,張獻忠最後只帶了少數部下逃亡成功,就是流傳至今的「千船沉銀」傳說。

金冊 (網上圖片)

金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內地傳媒《華西都市報》記者報道,考古團隊在最近水下考古過程,發現一根較完整木鞘,裡面裝著多個銀錠,這與史料記載張獻忠用木槽夾銀運送銀兩的說法高度吻合,證實了張獻忠曾「木鞘藏銀」的傳說。此外還發現大量龍紋金器、及金冊銀冊,據專家指,龍紋金器或為皇家所有。金冊則是明王朝冊封藩王及妃嬪、郡王及妃嬪所用,這些可能大部分是張獻忠從明朝蕃王搶來的。

遺址現場的出土文物 (網上圖片)

遺址現場的出土文物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位於出水文物臨時庫房中看到,出水文物被整齊堆放在庫房裡,有金冊、銀冊、金幣、銀幣、銅幣和銀錠;還有鐵刀鐵矛等兵器。記者在四層嚴密保安之下進入遺址。周圍有眾多監控,也有部署大批特警,24小時執勤,以防偷盜。

網上圖片

在遺址的出水文物當中,有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岷江考古現場 (網上圖片)

早在2015年,有專家認為,彭山江口江底,可能藏有兵器,據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指,當年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區最大的渡口,也是歷代水戰主要戰場,最後一次大規模水戰,就是張獻忠大戰楊展。如果能找到沉船及盔甲等直接的文物材料,則將為解決諸多有關張獻忠的歷史傳說提供豐富的原始資料,對認識明末清初的社會經濟狀況、物質文化形態,乃至明末清初以來的社會歷史走向等都將有重要意義。

西王賞功幣 (網上圖片)

西王賞功幣 (網上圖片)

金冊 (網上圖片)

金冊 (網上圖片)

據內地傳媒《華西都市報》記者報道,考古團隊在最近水下考古過程,發現一根較完整木鞘,裡面裝著多個銀錠,這與史料記載張獻忠用木槽夾銀運送銀兩的說法高度吻合,證實了張獻忠曾「木鞘藏銀」的傳說。此外還發現大量龍紋金器、及金冊銀冊,據專家指,龍紋金器或為皇家所有。金冊則是明王朝冊封藩王及妃嬪、郡王及妃嬪所用,這些可能大部分是張獻忠從明朝蕃王搶來的。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遺址現場的出土文物 (網上圖片)

遺址現場的出土文物 (網上圖片)

位於出水文物臨時庫房中看到,出水文物被整齊堆放在庫房裡,有金冊、銀冊、金幣、銀幣、銅幣和銀錠;還有鐵刀鐵矛等兵器。記者在四層嚴密保安之下進入遺址。周圍有眾多監控,也有部署大批特警,24小時執勤,以防偷盜。

據報道,考古區域面積沙石遍地,部分區域河床裸露。砂石堆邊,挖有深溝,旁邊不僅有抽水機不停抽水,還有選石機篩選初層沙石,防止文物流失。考古人員表示最近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遺址的出水文物當中,有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早在2015年,有專家認為,彭山江口江底,可能藏有兵器,據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指,當年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區最大的渡口,也是歷代水戰主要戰場,最後一次大規模水戰,就是張獻忠大戰楊展。如果能找到沉船及盔甲等直接的文物材料,則將為解決諸多有關張獻忠的歷史傳說提供豐富的原始資料,對認識明末清初的社會經濟狀況、物質文化形態,乃至明末清初以來的社會歷史走向等都將有重要意義。

岷江考古現場 (網上圖片)

岷江考古現場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比利時博物館「明朝魚藻紋蓋罐」被盜 國家級寶物價值難估計

2024年04月23日 14:20 最後更新:16:06

比利時瑪麗蒙特皇家博物館珍藏的16世紀明朝魚藻紋蓋罐,於21日深夜時份遭人偷走。

賊人熟悉館內情況幾分鐘得手

《未來報》(L'Avenir) 報道,瑪麗蒙特皇家博物館(Musée royal de Mariemont)館長維米爾斯(Richard Veymiers)透露,事發在深夜4點左右,3個賊人闖入館內,似乎對博物館構造相當熟悉,短短幾分鐘就偷走明朝魚藻紋蓋罐。

明朝古董認定為國家級寶物

資料顯示,比利時煤礦與能源大亨瓦洛克(Raoul Warocqué)1912年前往中國時,獲贈這款明朝魚藻紋蓋罐,價值難以估量,被瓦隆尼亞-布魯塞爾聯邦(比利時法語區)認定為國家級寶物。

保安系統啟動難阻賊人逃脫

維米爾斯說,博物館的安保系統都有啟動,除了響起警鈴外,閉路電視也拍攝到相關影像,安保單位通知瑪麗蒙特警方後,警力迅速趕赴現場,但賊人已逃去無蹤。

Twitter圖片@MuseeMariemont

Twitter圖片@MuseeMariemont

古董失竊後博物館如常開放

在獨一無二的古董失竊後,瑪麗蒙特皇家博物館21日仍向民眾開放,僅暫時關閉原本擺放明朝魚藻紋蓋罐的東亞收藏室。

Twitter圖片@MuseeMariemont

Twitter圖片@MuseeMariemont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