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香港,最難的地方,不是沒有錢、沒有樓,而是,你不能做自己。

香港有700萬人,如果我們相信人人都是與別不同的話,香港理應有700萬位完全不同的人,遺憾地出生於香港的我們,早已被社會定型,無論你願意還是不願意,打從呱呱落地開始,你與我都被迫過著同一樣的生活,上同一樣的中小學、做一同樣的工作,被倒模成與陳大文一樣的性格、嗜好、甚至人生。

小時候,我們或許會忍不住向父母和老師問個清楚明白,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用什麼規則去規劃我們的人生,迫令我們人人都做陳大文,過著同樣刻板又沒趣的人生,將自己真正的想法埋在內心深處。

每當我們稍一偏離軌道,父母、老師、朋友甚至只是街口的一個中年大叔,都會秒速衝出來訓斥我們做錯。但其實我們並沒有做過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極其量只是做回自己,例如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選擇自己喜歡的另一半,僅此而已。奈何社會的主流價值總會告訴你,做自己即是不成熟、自私的行為,縱使我們從來都不明白,究竟我們做錯了什麼,又傷害過誰。

久而久之,我們為了得到別人認同,為了做一個社會喜歡的人,我們都放棄了真的自己,即使我們不甚喜歡那份工作,不甚喜歡那個人,不甚喜歡現時人生,我們都會依舊去做,依舊去愛,因為大家都害怕別人向我們投以奇怪的目光。

之前網上看過一條宣傳公益金便服日的片,講到要做真正的自己,拋開束縛,意念很對。其實做自己的先決條件是認識自己,但最悲哀的是,許多時我們經歷數以十年的「訓練」,自己真正喜歡甚麼根本不清楚。

Dr Dylan(由Joe Junior飾演)在《天與地》講過的金句,許多人只記得最後那句英文”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但其實之前的那幾句筆者認為同樣精警:「我哋每個人都被環境訓練到,好似倒模出嚟咁。鍾意食同一樣嘅嘢、鍾意同一樣電視節目、支持同一種政治立場,信奉同一種生老病死嘅做人方法。」六年前電視劇裡的對白,現在看來一點沒有過時。要買樓的話,儲錢、借錢總會做得到,不過是技術性的問題,但要做自己的話,就或要放棄與其他人一式一樣所得來的安全感,是需要勇氣,是需要毅力的。


https://www.facebook.com/commchestHK/videos/1720178894668204/

作者:怒人甲




foambirds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