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報章頭條主要報道助青年人首次上車,居屋定價或下調,及施政報告講辭濃縮重點等要聞。

《經濟日報》

《施政報告》在土地政策料提及重啟活化工廈。據悉,將加入新元素,包括鼓勵業主提供樓面作藝術展覽等,亦有業界估計或研究作過渡性房屋增短期供應。綜合各方消息顯示,當局重啟措施將會加入多個新元素,包括放寬工廈低層的樓面可以作為非工業用途,達至「局部活化」效果。據了解,不少發展商對於政府建議態度正面,認為雖然小部分樓面租金減少,但實際有利提高物業格調,長遠對物業的價值亦有幫助。另外,施政報告料在增加土地供應有所着墨,除早前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負責不同造地方案建立共識,亦會交代不同發展計劃的進度,包括岩洞發展料新增荃灣及油塘配水庫兩個項目。

《明報》

特首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將於明天出爐,雖然林太甫上任便落實36億教育新資源,但50 億元承諾當中,仍有14 億元未提及去向,消息指《施政報告》暫不會提及,需與業界再研究。不過,《施政報告》則會提出上個財政年度作教育用途的180 億元額外盈餘的分配,業界普遍認為會撥較大比例予教資會的研究基金,餘下的則應成立中小學校舍緊急維修基金。

《星島日報》

特首林鄭月娥明天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料會一併交代推展「港人首置上車盤」的細節,其定價水平將是焦點之一。據了解,儘管特首林鄭月娥一直屬意讓「首置盤」的定價,可以與市場脫鈎,只考慮申請家庭的負擔能力,但當局亦關注一旦為計劃設定入息資格「下限」,若同時出現「首置盤」售價低於居屋的情況,有機會激起社會矛盾。

《蘋果日報》

影響本港未來土地來源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據了解會議上將會討論部份土地供應建議,包括棕地及短期租約用地的發展。根據政府初步評估,本港約有500公頃有潛力發展的棕地;預料會上亦會觸及豪宅附近用作私人花園等短租用地。現時12個土地供應選項擬增加至15項,新增選項包括發展岩洞。

《成報》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最新一項電話調查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將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較一年前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或移居的比率輕微下降。不滿本地政治爭拗太多、社會撕裂嚴重,以及對本地居住和生活環境不滿,是最多人提及的推動因素。調查又發現,年紀較輕的市民表示如有機會將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百分比較高。至於教育程度方面,具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市民移民的意願最高。撇除兩成受訪者沒決定或不知道要移民或移居的地方,前三位最多受訪市民提及的目的地為澳洲、加拿大、台灣。

《蘋果日報》

葵盛東邨的殺母倫常慘案,疑兇原來十多年前已患上抑鬱症,作為獨子的他近年更須獨自承受照顧不良於行七旬病母的全部壓力,社署卻一直未有發現這個高危個案。疑兇上月27日見精神科醫生覆診時,被評為情況穩定,未料至前日終壓力爆煲,慘劇帶出當局對高危長者家庭支援不足,政務司長張建宗表示會檢討。涉殺母疑兇因長期照顧年邁病母,疑不堪壓力出現精神問題,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懷疑他病情惡化後,錯以為自己死後母親無人照顧,遂引發憐憫殺人再跳樓。丁醫生指負責照顧腦退化或長期病患長者的親人所受精神壓力極大,以往研究顯示這些照顧者中有逾半壓力指數超標,更有兩至三成會出現抑鬱或情緒困擾問題,當局應予正視。

資料來源:香港電台《晨早新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