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 三位學者本月初因為成功觀測重力波,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提出的假設,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然而LIGO的成果匯聚了全球上千位天文、物理學者、研究員的努力,其中也包括一位澳門精英的身影,他正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陳文亮。

陳文亮 (網上圖片)

陳文亮 (網上圖片)

澳門出生、澳門大的陳文亮,中學就讀濠江中學, 畢業後赴內地升讀大學,後更遠渡重洋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他曾在選擇主修類星體與重力波之間猶豫。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重力波仍然只是愛因斯坦留下的百年神話,全球無數的科學家仍在想辦法驗證這項理論, 陳文亮最終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與未知的道路,進而成為LIGO的 一員。

「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於美國華盛頓州、 路易斯安那州分別設有兩座幾乎相同的L形重力波探測器, 用來觀測物體之間距離的細微變化,尋找重力波的存在。陳文亮於2014年加入LIGO,最初負責重力波源的定位工作, 這項工作是重力波探測項目中的重點之一。

AP圖片

AP圖片

「電磁波段的天文現象用天文望遠鏡去看,而重力波則是用L型探測器,它不像眼睛那樣,想看哪個地方對著就可以看,而是要全天候觀測,像耳朵」。即使能夠「聽到」, 也不能確定位置,宇宙如此廣闊,天文望遠鏡相對而言又是那麼渺小,重力波產生的伽瑪射線暴稍縱即逝,因此定位計算工作非常重要,陳文亮需要在有限時間、有限尺寸的望遠鏡條件下,盡量優化電磁波條件,尋找重力波的位置。

陳文亮目前正參與研發第三代重力波探測器「愛因斯坦望遠鏡」,他指現時的觀測器仍存在巨大誤差,第三代則有望收窄誤差,希望能更準確預測重力波的發生。

AP圖片

AP圖片

談到澳門的相關研究,陳文亮直言以澳門的大學現時的設備與程度,足以參與進行有關重力波的研究,即使是重力波數據分析,大學的器材已足夠。陳文亮稱,他考慮在畢業後從事推廣教育工作, 將有關重力波的知識帶到故鄉澳門,讓更多澳門人理解、參與, 推進澳門的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