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為中國乃至東亞古代對官署的稱呼,是地方官員負責審理案件的地方。「衙門」的由來主要有三種說法。古時,衙門的別稱是「六扇門」,因為官署的大門有六扇,這六扇門上有猛獸的利牙的圖案,猛獸的利牙在古代是常用來象徵武力,因此,官署的這六扇門,最初被稱為「牙門」。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另一種說法是,「牙門」是古代的軍事用語,指的是軍旅的營門。漢代鄭玄註解先秦《周禮》時,在「司常」後面註釋說,古代巡狩兵車聚集的地方都有兵營,旗幟兩邊畫有像牙狀的圖案,因此這種旗幟被稱為「牙旗」。尤其漢末戰事頻繁,得天下多憑武力,因此特別器重將領。那些將領,往往將猛獸的爪、牙置於辦公處,以示榮耀威武。後來為了省事,就在軍營門外以木頭刻畫成大型的獸牙作裝飾,營中的旗桿頂端飾還飾有獸牙、邊緣剪裁成齒形的牙旗。於是,營門也被形像地稱作「牙門」。《後漢書·袁紹傳》載:「拔其牙門。牙門之名始此。」後來,官署的六扇大門上也有猛獸利牙的圖案,官署也被稱為「牙門」。

至於第三種說法是,軍中將士聽令和官署中的官吏聽令是一樣,因此就把軍隊的牙門拿來用在了官署中。唐代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記載,軍中將士聽令時,必須到牙門之下,這與官府的官吏聽令是一樣,因此把公府稱為「公牙」,把府門稱為「牙門」。

壁畫中的唐代軍隊 (網上圖片)

壁畫中的唐代軍隊 (網上圖片)

「牙門」這一名稱逐漸移用於官府的衙署,在漢朝人寫的《武瓦聞見記》中有明確的記載:「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字稍訛變轉而為『衙』也。」在曹魏時期,如淳注《漢書》「衙縣」一詞中,「衙」字的讀音為「牙」。

「衙門」一詞的「衙」字,其實源流久遠,在《春秋》一書中有「彭衙」,《楚辭》中有「飛廉之衙衙」。 其讀音也隨著歲月發展而略有不同,《說文》和《集韻》中都把「衙」字讀作「語」;北宋時期,賈昌朝在《群經音辨》中指出「衙」音為「迓」。而最終主要都是讀作「牙」。

1900年上海衙門 (網上圖片)

1900年上海衙門 (網上圖片)

唐朝以後,「衙門」一詞廣為流行。在《舊唐書》中,凡是正衙和衙門,俱寫作「衙」字,《新唐書》中,則把衙門都寫為「牙門」是在追本求源。然而,牙、衙兩個字在衙門和牙門的運用中相混固已久矣。北宋以後,「牙門」一詞似乎銷聲匿跡,人們幾乎只知道「衙門」而不知有「牙門」了。據載,宋太宗時,大臣張洎說朝廷或修復正衙,當下兩制,預加考訂。可見當時朝廷說的是衙門,而非牙門。

後來,「衙門」一詞還派生出了許多詞,如「衙役」指的是衙門裡的差役;「衙內」指的是衙門裡的警衛官,因警衛官多為官吏子弟充任,所以官吏的子弟也稱「衙內」,通俗小說《水滸傳》中,陷害林沖的「高衙內」,就是這個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