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單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入岩洞的新聞,渠道署最近完成設計,分五階段將污水處理廠搬入附近岩洞,估計整個項目造價超過300億元,工程需時逾11年,預計2030年工程完工時,可釋出28公頃土地。

沙田污水處理廠(資料圖片)

沙田污水處理廠(資料圖片)

孤立地看這計劃,我十分支持,將污水廠放入本來沒作用的岩洞內,然後釋放28公頃土地作發展,增加土地房屋供應,回應社會需求,絕對是一件好事,但再看為了28公頃土地要投入超過300億,真是相當昂貴,在現今嚴重缺乏土地的環境下,也不能不支持。但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要用那麼昂貴的方式造地呢?

其實在維港以外大規模填海造地,是一個較搬遷污水處理廠便宜很多的方法,遠的不說,只看近的,就如東涌新市鎮填海,今年4 月發展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5億,用作東涌新市鎮填海130公頃及新市鎮開發的前期工程,預計可提供40,800個住宅單地。

東涌填海造地每公頃成本9,500萬元,雖然已經較機場第三跑道填海工程的每公頃成本8,600萬元高出一成,但與沙田污水廠釋放土地的價錢一比較,就會覺得填海非常之便宜。以污水廠搬遷重置費起碼300億來計,釋放28公頃土地,每公頃土地的成本是10.7億,即是說釋放污水廠取得土地的成本,是填海的11.3倍,即使計入沙田和東涌的地價應有差距,但搬遷污水廠的成本仍然貴得驚人。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甚麼政府要用如此昂貴的成本來開發土地呢?原因是社會上對各種類型的開發土地的方式,皆有反對聲音,最能大規模造地的是填海或使用郊野公園土地,都受到從環保角度的嚴厲批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我跟一些中學生聊天,問他們對覓地建樓的看法,他們對我說最反對填海,因為對環境損害很大;我就進一步問,如果不填海造地,樓價飛升、租金昂貴,你們將來長大了買不起樓,租樓亦很貴,那如何解決呢?一般中學同學就說,他們從沒有用這樣角度去思考問題,所以回答不到。

隨著社會開放、各方面權利意識的提升,環保的要求亦提上重要議程,當孤立地看填海,就很易令人覺得這個方法損害環境,損害海洋生態,影響白海豚,是不能夠做的事情。但保護環境和壓抑樓價兩大需求有衝突時,就要做出價值取捨,不大量填海造地,就要用其他很多昂貴的方法來造地,就好似用300億搬遷污水廠,既浪費了巨額金錢,而造出的土地亦不足應用。

我們現在經濟環境還好,預算盈餘多,對用300億毫無感覺,亦都沒人理會如此找回來的土地每公頃成本是10.7億。有一個前政府高官對我說,香港人慢慢變成二世祖那樣,懂得花錢,不懂得搵錢,樣樣都想要,不排優先次序。政制慢慢開放,做官的人也和過去不一樣,只想做市民啱聽之事,填海效率高土地便宜,但說起來多人反對,就不想大力推動。

如今香港正在享受過去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成果,當我們習慣做大花筒之後,其實只是先使未來錢。最反對填海的下一代,一二十年後就是他們的世界,亦由他們交稅去支撐政府財政,人口老化,交稅人少,用錢人多,恐怕現在很多陳義過高的公共開支習慣,其惡果也要下一代來承受了。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