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剛過去,見證著「一國兩制」的第二個十年。若說2017是因為這獨特制度的實踐的特別周年紀念,顯得份外有意義,那2018年呢?這個數字驟眼看去,平平無奇,卻充滿符號。

早前在微訊的朋友圈,就有一堆朋友大曬自己18歲那年的照片。初時只以為是「18」年,所以要曬18歲,後來才知道是因為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即生於1999年12月31日)均過了18歲的生日,意味著所有90後在2018年已全部成年,是一種集體踏入公共社會的象徵。這種象徵在這個重視青年的時代特別有意義。筆者是80後,記得青年議題興起之時,世代的主角正是80後,如今80後已不是站在台中,把位置讓給了90後,而其後來的00後也在熱身準備,青代世代的議題結構不變,但當中能動者已出現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一些口講關心青年的朋友,不可不察的。此外,90後上台後,在公共領域上,如何擔起「青年」這個公共角色,也值得期待。

2018的另一個符號,香港人可能沒甚感覺,但對於亞洲,以至世界而言,卻有深意,正是明治維新的150周年。認識一點日本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治維新是日本現代化的里程碑。這場改革,推翻了二百多年的江戶幕府體制,推進了日本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全面現代化。也是這段歷史,向亞洲各國證明了一場改革的力量可以有多大,有多深,可以這樣說,我們今日見到的日本(包括從旅遊、購物、動漫等切入點見到的日本),都是150年前那場明治維新所塑造的。

說到明治維新,不得不提一個地方-鹿兒島。大多朋友比較熟識東京、京都、北海道,鹿兒島可能只聽過名字,以為是以鹿兒為主。鹿兒島這個名字,舊稱是「薩摩藩」,在過去是響噹噹的名字,因為「薩摩藩」正是150前那場維新運動的主要動力。在那時,日本仍是閉關鎖國的年代,抗拒外來的文化,但薩摩藩已在戰爭中認識到西洋軍事力和科學技術的厲害,看到世界的潮流,以及日本的未來方向。於是,薩摩藩便採取行動,所謂行動,明的是與當時的江戶幕府政權對著幹,暗的是學習,派員到西洋學習西洋文明。

說學習是「暗」的,大家可能不解,但在當時卻是現實。因為在閉關鎖國的政策下,一般日本人出海,是偷渡,是死刑,所以薩摩藩當時送學生出海求學,也要暗中進行。最早向英國派出的19名留學生,學有所成,回國後成為日本現代化的動力,如今在鹿兒島的中央車站立了個「薩摩青年群像」以作紀念。

2018,這篇提到的兩個符號,不論是國內的,還是日本的,主角都是「青年」。150年前的一批青年,成為了日本現代化的旗手,也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格局。世局變化,時代更迭,「青年」似乎是個永遠不會老逝的符號。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