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評選過去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名單上有六名中國歷史人物,按照時序排列為: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鑑和宋子文。究竟他們如何脫穎而出?在這六人當中,有一個名字相對比較少見-伍秉鑑。

伍秉鑑(1769—1843年)知名度不算很高,但他是這六名獲選人中,唯一先單憑商貿成為「首富」。他先繼承父業與外商買賣,又將大量的銀元借給外國商人以換取船隻出貨,巨大財富就是源於進出口及錢莊生意。他立足廣州,主要跟英國貿易,同時又把產業、甚至債務也放到國外,也一度成為勢力極大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

更多相片
伍秉鑑畫像,英國畫家佐治·錢納利繪 (1830年) (網上圖片)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評選過去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名單上有六名中國歷史人物,按照時序排列為: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鑑和宋子文。究竟他們如何脫穎而出?在這六人當中,有一個名字相對比較少見-伍秉鑑。

1806年外國畫家William Daniell描繪下的廣州十三行 (網上圖片)

伍秉鑑是世界首富的說法,源於1834年的《華爾街時報》:「(伍秉鑑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估計資產達2600萬銀元,相當於今天近9億美元,幾乎等於當時清政府全年收入一半,他的畫像曾長期被懸掛在英資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大廳。

清代的廣州商業街 (網上圖片)

伍秉鑑的家族正是十三行行商中的一員,伍秉鑑的父親曾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多有來往,並在其扶植下創辦怡和行。伍秉鑑接任後,怡和行的貿易額,逐步取代潘振承創辦的同文行排名首位,成為行商總商。1813年,怡和行貿易額已經躍居行商之首,伍家因此成為廣州行商的領頭人。

廣州十三行洪氏卷軸 (網上圖片)

伍秉鑑也非常注重與其他行商的關係,雖然是競爭對手,但他卻秉持「利益均霑」的原則,1811年,伍秉鑑擔任英國公司羽紗銷售代理人,事後將利潤按比例分給全體行商。據指,曾有一位行商黎光遠因經營不力破產,被朝廷充軍伊犁,伍家便籌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從1811年到1819年,伍秉鑑向瀕臨破產的行商放債達200餘萬銀元,使多數資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於他。伍秉鑑在行商群體中影響力與日俱增,他被推舉擔任十三行公行的總商。

清軍水師與英國海軍在穿鼻灣海戰 (網上圖片)

在「一口通商」時期,伍秉鑑能夠在廣州十三行行商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離不開清政府的扶植,他先後利用賄賂、捐贈等各種手段與官府建立密切關係,伍家幾代人都有官銜與封蔭。鴉片戰爭爆發,伍秉鑑捐資助國,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令他名聲遠播。

到清廷戰敗,政府在1843年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後,伍秉鑑曾獨自承擔條約中外債三百萬中的一百萬,朝廷恩賜三品頂戴。可惜條約中提出「五口通商」,廣州「一口通商」優勢不復再,十三行日益衰落。在《條約》簽訂後半年,伍秉鑑病逝。墓碑文載:「庭榜玉詔,帝稱忠義之家;臣本布衣,身繫興亡之局。」他的五兒子伍崇曜接手事業。鴉片戰爭後,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轉到上海及剛開埠的香港。怡和行後來轉成茶行經營。

伍秉鑑畫像,英國畫家佐治·錢納利繪 (1830年) (網上圖片)

伍秉鑑畫像,英國畫家佐治·錢納利繪 (1830年) (網上圖片)

伍秉鑑是世界首富的說法,源於1834年的《華爾街時報》:「(伍秉鑑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估計資產達2600萬銀元,相當於今天近9億美元,幾乎等於當時清政府全年收入一半,他的畫像曾長期被懸掛在英資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大廳。

伍秉鑑祖籍福建,生於廣州。1801年,他繼承父親十三行中的怡和行,開始長達40多年的外貿代理生涯。事實上,他的發跡與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無關係。乾隆中葉後,清朝只開放廣州對外貿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洋行行業的公行組織成立,「官商」改為「公行」,設立洋行制度。

廣州十三行的行商也叫官商,是由官方指定商人充當對外貿易的經紀人,剛開始時只有十三家有壟斷經營權。條件「得天獨厚」,催生了廣州十三行商人群體迅速崛起。十三行當時在西方享譽盛名,西方人稱它是世界的「華爾街」。

1806年外國畫家William Daniell描繪下的廣州十三行 (網上圖片)

1806年外國畫家William Daniell描繪下的廣州十三行 (網上圖片)

伍秉鑑的家族正是十三行行商中的一員,伍秉鑑的父親曾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多有來往,並在其扶植下創辦怡和行。伍秉鑑接任後,怡和行的貿易額,逐步取代潘振承創辦的同文行排名首位,成為行商總商。1813年,怡和行貿易額已經躍居行商之首,伍家因此成為廣州行商的領頭人。

伍秉鑑取得成功,主要在於他能夠與外國人、清政府以及其他行商之間游刃有餘,三面都能討好。英商稱他為「行商中最精明的人」,而美商則認為他是最可靠,當時還流傳一個故事:一位欠了伍秉鑑7.2萬銀元的美國波士頓商人,因為經營不善無力償還,離家多年不能回國,伍秉鑑於是撕掉借據,讓他放心回國。外商都把伍秉鑑看成最可靠的貿易對手,儘管怡和行收費較高,但仍樂意與他交易。

清代的廣州商業街 (網上圖片)

清代的廣州商業街 (網上圖片)

伍秉鑑也非常注重與其他行商的關係,雖然是競爭對手,但他卻秉持「利益均霑」的原則,1811年,伍秉鑑擔任英國公司羽紗銷售代理人,事後將利潤按比例分給全體行商。據指,曾有一位行商黎光遠因經營不力破產,被朝廷充軍伊犁,伍家便籌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從1811年到1819年,伍秉鑑向瀕臨破產的行商放債達200餘萬銀元,使多數資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於他。伍秉鑑在行商群體中影響力與日俱增,他被推舉擔任十三行公行的總商。

廣州十三行洪氏卷軸 (網上圖片)

廣州十三行洪氏卷軸 (網上圖片)

在「一口通商」時期,伍秉鑑能夠在廣州十三行行商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離不開清政府的扶植,他先後利用賄賂、捐贈等各種手段與官府建立密切關係,伍家幾代人都有官銜與封蔭。鴉片戰爭爆發,伍秉鑑捐資助國,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令他名聲遠播。

清軍水師與英國海軍在穿鼻灣海戰 (網上圖片)

清軍水師與英國海軍在穿鼻灣海戰 (網上圖片)

到清廷戰敗,政府在1843年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後,伍秉鑑曾獨自承擔條約中外債三百萬中的一百萬,朝廷恩賜三品頂戴。可惜條約中提出「五口通商」,廣州「一口通商」優勢不復再,十三行日益衰落。在《條約》簽訂後半年,伍秉鑑病逝。墓碑文載:「庭榜玉詔,帝稱忠義之家;臣本布衣,身繫興亡之局。」他的五兒子伍崇曜接手事業。鴉片戰爭後,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轉到上海及剛開埠的香港。怡和行後來轉成茶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