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各個獎項的提名名單已經出爐,其中最受矚目的一套,是已經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殊榮的<廣告牌殺人事件>(3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電影講述一位少女不幸慘被姦殺,其母親,即是電影的女主角不滿警方調查工作進度緩慢,遲遲未能破案找出兇手,於是租下小鎮公路附近的三個廣告牌,在廣告牌上嘲諷小鎮警長不力。

 

 

由於小鎮警長身患癌症,加上查證難度極高,不少居民都替他不值。於是,建制一方以軟硬兼施的手段,希望能夠令女主角除下廣告牌。軟的,就是派出在社區具有名望的神父做說客。硬的,就是刻意拘捕女主角的朋友,試圖施加壓力,甚至有警員以暴力傷害租出廣告牌的負責人,以逼使女主角屈服。

 

 

但是,女主角愈是受到阻撓,反抗的情緒就愈激烈。當後來廣告牌被人焚毀,女主角二話不說地就以為是警方的好事,繼而放火燒毀整個警局,更加差點燒死其中一個警員。

 

 

兩方對抗愈趨激烈,大家都知道隨時搞出人命,亦不是解決事件的出路。手執權力的警方,以冷靜和更聰明的方法調查事件,又主動釋出善意,與女主角合作查出真相,化解這場小鎮危機。

 

 

從以上的故事大綱,大家可以聯想到,這部電影充滿對社會現實的影射。民眾與政府的對抗,雖然雙方各執一詞,堅持己見,但是其實兩者各有責任。正如電影劇情中女主角與警方的角力,其實雙方都各有難處,但同時亦各有過失。女主角痛失女兒,自然希望警方緝拿真兇,還女兒一個公道。但是她公然侮辱警方,及後又火燒警局的做法明顯失當;警方難以破案,其實處境十分被動,無計可施。可是,常人也不敢苟同他們強逼女主角屈服的手法。

 

 

雙方衝突不斷升級,其實亦無濟於事。與其浪費時間在無謂的抗衡之上,搞得雙方焦頭爛額,倒不如集中精力尋求出路。因此,正如電影尾段一樣,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化解矛盾,攜手合作,以理性和溫和的態度待人與事。這部電影當中有句對白,「憤怒只會招致更多憤怒」,實值得香港兩大陣營人士深思。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