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好像是一個永不腿色的課題,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在上層的推動下,大家對「青年」也就忽然關心起來。關心青年成為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而在政治正確的口號之外,對青年的關心是否對應到青年的所思所想,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

2月初,內地知名心理專家,賀嶺峰教授進行一個以《二次元心理素描》為主題的Ted演講,引來一陣迴響。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二次元人物「初音未來」演唱會中,表演者初音未來是個一個在二次元空間當中的「明星」,是一個虛擬人物,但是下面的觀衆,卻是三次元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而他們舉著熒光棒,恰似觀賞真人演唱會般投入,畫面勾勒了「二次元滲進了三次元」而所構成的新世界。

在這次演講中,賀嶺峰教授提出了一個觀點︰存在於二次元空間裡的人,擁有一個平行人格,有點像現實世界中的多重人格,分別在於在現實世界中會視多重人格為「不正常」,但這在二次元世界中卻「正常」不過。此外,賀還提到了逆勢成長的力量、自嗨的情緒狀態、磁吸關係、碎片化的自我等對二次元青年的觀察,聽說令很多人大開眼界。所謂「大開眼界」,意涵是從未看過如此的「世界」,哪怕這個「世界」在青年眼中已是如此的普遍。究竟那些人以往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的確,對於二次元這類虛擬世界,很多人(尤其是人生過程中甚少參與其中的人)都覺得不可理解。不可理解為何人會投身其中,不能自拔,因為在他們眼中,現實才是真實,那網絡上的世界,都是假的,所以他們才會為這世界按個「虛擬」現實的名稱。然而,這種看法顯然令一些長時間生活在網絡世界的人(主要是青年)不以為然。因為這世界在他們生命中的確是那麼真實的存在,甚至由此發展出一套範式,他們是在這世界中如此真實的活著。賀嶺峰教授所講述的就是這些真實的面貌與光景。

世界的真實與虛擬,是一個有趣的課題。近來,「旅行青蛙」伴隨著「佛系」一詞登上「熱搜」。蹭著這熱度,也借用一下佛學的觀點。從佛學的觀點看,虛擬世界固然「不是真實」,但所謂「真實」世界也不是,兩者說穿了都只是現象,是感知的世界,「空性」才是本質。所以,兩個世界不能說誰比誰更「真實」。於是,活在這邊的你覺得他是虛擬,活在那邊的他否認你是真實,分歧、誤解就從此而生時,有沒有想過大家都是活在所謂「世界」的虛擬之中?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