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電子傳媒又「愛」又「恨」的張浚生

博客文章

電子傳媒又「愛」又「恨」的張浚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電子傳媒又「愛」又「恨」的張浚生

2018年02月19日 22:53 最後更新:02月20日 10:54

新春期間傳來熟人的死訊,總是令人特別感慨。今日傍晚香港新聞界,報導了新華社香港分社前副社長張浚生今天在內地病逝的消息,毛拍手認識一些在香港新聞打滾超過20年的傳媒友人,大家都不禁憶起往事。

張浚生曾在香港工作13年,回歸前是中方在港的發言人,原來這個發言人制度的設立有段故。毛拍手在網上看到浙江省統戰部的一篇舊文章,是介紹張浚生的一篇專文,原來1992年肥彭(彭定康)來香港做末任港督,即推出了政改方案,被中方指違反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等文件,結果搞到香港政制沒有了直通車的安排。那時中英雙方正是「交戰」高峰期,文章提到「為了應對彭定康等西方政客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做法,1992年10月新華社香港分社就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並由張浚生兼任新聞發言人,針對港督彭定康的“三違反”言行,張浚生代表中方進行了有理有節的反駁。」 

講開這個發言人制度,傳媒友人就憶起往事,當時香港電子傳媒,包括電台同電視台,大多數都是安排晚上六時及六時半為主要新聞時段,亦是全日的收視最高的新聞時段,很多重要新聞都要趕及在此時發布。 

回歸前,張浚生經常被記者追訪

回歸前,張浚生經常被記者追訪

當時中方官員在香港活動,相對還是低調的,不會像現在外交部發言人那樣天天在北京定時定候開記者會的,張浚生雖然身兼發言人,也沒有公開到天天在新華社開記者會,往往都是藉著出席一些公開活動前後期間,被在場圍住發表講話,香港傳媒界朋友稱其為「圍扑」(圍住來扑咪),話筒又稱為咪,撲咪是行內人用語,意即把話筒伸到採訪者前收錄其講話。

回歸前,張浚生被記者「圍扑」

回歸前,張浚生被記者「圍扑」

講回張浚生出身書香世代,對字畫尤為鍾愛,幾乎凡有書畫展都會出席,而這些活動又往往是下午五時半左右舉行開幕式兼酒會,因此電子傳媒的記者一會會試圖在張浚生到場時,無論多混亂都「圍撲」張浚生一轉,如果有反駁英方的言論,一邊高興有料,但另一邊又在「罵」趕餐死,大家想想,五時半講完話,要即時將畫面或聲音傳回公司,還要剪好片,趕六點新聞的頭條,工作壓力多大。(當時的器材沒有現在先進,現在什麼場合都可以直播,記者少了方面的挑戰。)所以當時在前線工作的傳媒友人話,聽到那天的工作是追訪張浚生,心裡都是又「愛」又「恨」的。 

講起這些都二十多年前的事,張浚生見證了回歸後,在香港的工作亦告一段落,根據中央的安排,他可以到全國人大或全國政協任職,或者回到浙江省人大、政協任要職,但這時浙江大學四校合併工作還缺個領軍人物。在一次去新加坡訪問的飛機上,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也是浙江大學的老校長路甬祥,向主管全國教育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推薦了張浚生,得到了李嵐清副總理的贊同,並由時任教育部長陳至立代表組織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出面負責籌建工作。結果張浚生同意接受挑戰,負責將浙江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杭州大學這4所高等院校合併為浙江大學。 

淅江統戰部的文章,還透露了張浚生的身世,他的高祖、曾祖是康熙年間四、五品的高官,曾被派往台灣平過亂。到了他祖父這代開始衰落,從事造紙工作。他的父親本是私塾老師,後因生有6個孩子,養活不了一家人,就改行做裁縫。父親不僅裁縫手藝好,還能燒一手好菜,周圍鄰居家有什麼紅白喜事,都會請他去幫忙掌勺。父親也是知書達理之人,書法不錯,鄰裡還經常請他寫對聯。父親堅持詩書傳家的客家人的優良傳統,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有空就教他背詩寫字,讓他較早就受到了啟蒙。 

或許是受祖輩影響,張浚生選擇了從事教育工作,作為他退休前的最後一項任務。 

有興趣瞭解張浚生的生平,可以看看此文:

拳拳一顆報國心 ———記新華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長、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

https://goo.gl/s94mJ9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