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於名字看的很重,所以名字中往往包含一個家族的輩分,是要載入族譜的。所以什麼時候叫名,什麼時候叫字也是很有講究。不過,如果當皇帝的名字為動物諧音之時,必須得忌諱。否則你過年說「殺豬」,那麼就是說「殺朱」,在明朝國姓為朱時期,這就是造反之意。

那麼明朝時,古人如何避開「朱」、「豬」這個詞?據文獻記載,尤其是明朝時,「豬」一般用「彘」(音寺)、「豕」(音此)等字眼代替。綜觀明代一朝,忌諱對於大多皇帝來說,只要不是諧音其實也無關緊要,不過據說,明武宗朱厚照,對於這些事情上就敏感得誇張,誇張得要頒布法令,禁止殺豬,一度對民生產生極大影響。

更多相片
明武宗畫像 (網上圖片)

古人對於名字看的很重,所以名字中往往包含一個家族的輩分,是要載入族譜的。所以什麼時候叫名,什麼時候叫字也是很有講究。不過,如果當皇帝的名字為動物諧音之時,必須得忌諱。否則你過年說「殺豬」,那麼就是說「殺朱」,在明朝國姓為朱時期,這就是造反之意。

明代軍隊 (網上圖片)

明武宗為人出名嬉樂胡鬧,追求解放,又寵信宦官、建立豹房。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據指,皇帝朱厚照聽到這個信息,竟然感到高興了,因為他打算御駕親征。不過,當時時任南贛巡撫、舉兵勤王的王陽明,已率先平息叛亂。但由於時差問題,捷報尚未送達北京,朱厚照自稱「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率萬餘官兵南下「親征」。大軍走到半路,才收到王守仁捷報,但明武宗仍一意南征。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述宰豬羊攤位 (網上圖片)

據指,御駕親征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玩。既然打不成仗,那就不如在江南玩玩。沿途地方官聽聞皇帝到來就不敢怠慢,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可能是因為「出師不利」,朱厚照一路上心情始終不好。在一次宴會上,他看著滿桌的美味佳餚,卻絲毫沒有興趣,尤其是看見豬肉,更是讓他大發雷霆。

《明書·武宗本紀》局部 (網上圖片)

除了文人筆記,在正史《明書·武宗本紀》也有載:「九月,上次,保定,禁民間養豬,著為令。」《明實錄·武宗實錄》:「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者發配充軍。」

當武宗「禁豬令」發布後,受影響最大的是江北地區,後來一直蔓延到京師。一個月後,留守京師的內閣大學士楊廷和才知道這事,於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二月專門就此事上了一道《請免禁殺豬疏》,從崇尚科學和關心民生的大局出發,逐條駁斥明武宗所有的禁豬理由,並建議重新頒詔天下,廢止禁豬令,讓百姓安於生計。

明武宗畫像 (網上圖片)

明武宗畫像 (網上圖片)

明武宗為人出名嬉樂胡鬧,追求解放,又寵信宦官、建立豹房。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據指,皇帝朱厚照聽到這個信息,竟然感到高興了,因為他打算御駕親征。不過,當時時任南贛巡撫、舉兵勤王的王陽明,已率先平息叛亂。但由於時差問題,捷報尚未送達北京,朱厚照自稱「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率萬餘官兵南下「親征」。大軍走到半路,才收到王守仁捷報,但明武宗仍一意南征。

明代軍隊 (網上圖片)

明代軍隊 (網上圖片)

據指,御駕親征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玩。既然打不成仗,那就不如在江南玩玩。沿途地方官聽聞皇帝到來就不敢怠慢,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可能是因為「出師不利」,朱厚照一路上心情始終不好。在一次宴會上,他看著滿桌的美味佳餚,卻絲毫沒有興趣,尤其是看見豬肉,更是讓他大發雷霆。

這肉怎麼能吃!於是馬上下了《禁豬令》,據明代文人沈德符《萬曆野獲錄》記載,那條聖旨內容為:「......照得養豕宰豬,固尋常通事。但當爵本命,又姓字異音同。況食之隨生瘡疾,深為未便。為此省諭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將豕牲不許喂養,及易賣宰殺,如若故違,本犯並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述宰豬羊攤位 (網上圖片)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述宰豬羊攤位 (網上圖片)

除了文人筆記,在正史《明書·武宗本紀》也有載:「九月,上次,保定,禁民間養豬,著為令。」《明實錄·武宗實錄》:「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者發配充軍。」

朱厚照之所以不許養豬吃豬肉,除了朱、豬同音,還有他本人生肖屬豬。事實上,豬,牛,羊一直是祭祀的貢品,叫「太牢」。如果沒有豬肉就不合禮法,對祖宗不敬。

《明書·武宗本紀》局部 (網上圖片)

《明書·武宗本紀》局部 (網上圖片)

當武宗「禁豬令」發布後,受影響最大的是江北地區,後來一直蔓延到京師。一個月後,留守京師的內閣大學士楊廷和才知道這事,於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二月專門就此事上了一道《請免禁殺豬疏》,從崇尚科學和關心民生的大局出發,逐條駁斥明武宗所有的禁豬理由,並建議重新頒詔天下,廢止禁豬令,讓百姓安於生計。

到了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三月,禮部上奏說國家的正常祭典都要用牛、豬、羊「三牲」,如今豬肉絕跡,無法按常例進行,請求更改。迫於各方壓力,明武宗不得不悄悄取消禁令,「內批仍用豕」,即是叫「彘」或者「豚」,總之不能叫豬,只在聖駕所過地方稍為迴避即可。一場只堅持了三個月的荒唐禁豬鬧劇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