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前天(4月26日)下午才正式開始,粉嶺高爾夫球場翌日已上演示威者與保安人員互相推撞的場景,相信未來5個月,將會好戲連場!

也難怪一開波就火藥味甚濃,大辯論開始前,社會上已經有環團和反對發展的人士,不斷將貧人和富人(其實有不少只是中產)、有樓和無樓階層放在對立位置。不收回棕地、高爾夫球場、私人會所,就是漠視基層家庭的住屋需要;不收回軍事用地列入增加土地供應選項,就是不敢開罪中央政府;不將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土地用作興建公屋,就是助長炒賣房屋的風氣。無論是棕地上的經濟活動、高爾夫球場的歷史價值,還是市民對居屋和私樓的需求,通通置之不理。

除了上述方案,其他選項通通「唔好搞」,否則,就必定是官商勾結、破壞環境。試問這樣的風氣下,持其他意見市民會否有guts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他們在大辯論的過程中被「滅聲」,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交給政府的報告又可以反映到多少真象呢?

「不理性討論、不去了解各階層市民所需、不正視香港缺乏可發展土地的問題,如果緣分到了,自然會有好的城市規劃」,這種佛系狀態,仍會持續多久?




標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