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北角非凡韌力 文人歲月留足跡有張愛玲

生活事

北角非凡韌力 文人歲月留足跡有張愛玲
生活事

生活事

北角非凡韌力 文人歲月留足跡有張愛玲

2018年05月16日 13:10 最後更新:13:10

講到香港由開埠至今最具活力及生命力的地方,首選北角。相對於中環一帶在殖民時期以政商發展為核心,另一端的北角,所盛載的香港歷史記憶,卻是另一番的風景線。

1905年,由灣仔山上俯瞰拍攝遠方的北角一帶 (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1905年,由灣仔山上俯瞰拍攝遠方的北角一帶 (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位於香港島最北端的北角,早期緊接銅鑼灣發展,開埠初期聚居福建閩南人,他們大都經營轉口貿易。到了清末民初,香港急增的160萬人口中,有近四成都是福建籍。同是祖籍福建的東南亞華僑巨富、「糖王」郭春秧,了解到銅鑼灣一帶閩籍人口飽和,故高價購買當時香港市區邊緣,即炮台山以東的北角至鰂魚涌一帶的新填海地以作開發,自此,北角一帶就成為大多數福建籍的聚居地,被稱為「小福建」。現今為人熟悉的「春秧街」,就是在1930年代,港英政府為了表揚郭春秧,而將街道命名。

更多相片
1905年,由灣仔山上俯瞰拍攝遠方的北角一帶 (香港政府檔案處圖片)

講到香港由開埠至今最具活力及生命力的地方,首選北角。相對於中環一帶在殖民時期以政商發展為核心,另一端的北角,所盛載的香港歷史記憶,卻是另一番的風景線。

1960年代的春秧街。電車路、街市、住宅重疊,這個富有社區特色的地方,成為了外國社會學家研究的題材 (網上圖片)

位於香港島最北端的北角,早期緊接銅鑼灣發展,開埠初期聚居福建閩南人,他們大都經營轉口貿易。到了清末民初,香港急增的160萬人口中,有近四成都是福建籍。同是祖籍福建的東南亞華僑巨富、「糖王」郭春秧,了解到銅鑼灣一帶閩籍人口飽和,故高價購買當時香港市區邊緣,即炮台山以東的北角至鰂魚涌一帶的新填海地以作開發,自此,北角一帶就成為大多數福建籍的聚居地,被稱為「小福建」。現今為人熟悉的「春秧街」,就是在1930年代,港英政府為了表揚郭春秧,而將街道命名。

圖為1941年日軍攻擊北角發電廠 (左上方) 。在香港防衛戰中,發電廠是英軍堅守的重要據點。 (網上圖片)

大家可細心留意一下,除了「春秧街」,在天后至北角一帶的街道命名,不難發現到北角開埠沉澱至今的歷史痕跡:「書局街」的源由,是因為商務印書館於1934年,由西環遷至北角而定名;「渣華道」(Java Road) 的Java就是印尼的「爪哇」,與1900年代經營來往上海、香港以及印尼多個主要華僑聚居地的輪船航線有關;「電氣道」除了與1904年香港電車通車有聯繫,也是因為1910年代,政府在北角興建發電廠,到了1929年展開改善工程後,就將那裡的街道命名為「電氣道」(Electric Road);而「大強街」(Power Street),名字則與北角發電廠有關。

北角「月園」,是1950年代的主題公園、戲院及夜總會的娛樂綜合體,由郭春秧後人開辦。 (網上圖片)

北角興建發電廠,是為了應付當地人口增長需求,也直接帶動北角的發展。抗戰爆發前後,大批富裕上海人,包括商界及文化界的人南下香港避難,有部分遷至北角一帶。二戰後,北角及鰂魚涌一帶,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國共內戰期間,南來的上海人就更多。當時,就有商人,包括郭春秧的後人,看中這裡人口爆炸的商機,經營舞廳、夜總會和遊樂場,仿效舊上海娛樂事業,讓一眾居港的上海人,延續舊日生活方式。

1957年一代歌后李香蘭來港,張露 (右) 與上海灘著名女歌手姚莉 (中) 在機場留影 (網上圖片)

香港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北角的發展正好是一個見證。大量儒商及文化人南下在北角聚居,文化氣息越趨濃厚。除了大家耳熟能詳,唱《給我一個吻》的「中國歌后」張露、文學家司馬長風、上海大亨杜月笙與他的五太太京劇名伶孟小冬等人之外,「神級」作家張愛玲也在北角留下痕跡。張愛玲旅居香港時期,城市繁華及人世疏離都給予她大量創作靈感,北角英皇道更令她印象深刻。事實上,不少報館及出版社,都以北角為發跡地。

1954年在香港的張愛玲,這張流傳最廣的照片,是於北角蘭心照相館拍攝 (網上圖片)

1954年在香港的張愛玲,這張流傳最廣的照片,是於北角蘭心照相館拍攝 (網上圖片)

成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舊皇都戲院 (1959),見證一帶娛樂事業發展 (資料圖片)

北角人傑地靈,擁有不同層面的生活氣息,臥虎藏龍,生機處處;在這裡居住的世家大族也與別不同,好像比較大的陳維周陳氏家族,自1930年代由內地南下定居,在北角七姊妹道山邊地區建園起家,行商之餘也不忘教育。陳維周兒子陳樹渠,生前創立陳氏教育機構,現時在北角及九龍塘,都有機構開辦的中小學。至於陳氏家族在七姊妹附近興建的園林別墅「繼園」,於1970年代改建成私人住宅。為了紀念它,當局特別將街道命名為「繼園街」,後面那個山坡就叫「繼園山」。這一處,是當年北角的豪宅區。

「FLEUR PAVILIA柏蔚山」項目,以「歲寒三友」來作為設計概念 (新世界提供圖片)

北角作為一個擁有深厚人文以及文化傳承的地方,發展自然離不開這種開埠至今尚存的活力及生命力。因此,新世界發展在鄭志剛牽頭下,策動北角繼園山「FLEUR PAVILIA柏蔚山」重點項目,以松柏、翠竹及寒梅作為設計概念,將「歲寒三友」那種「動人優雅」的氣質、「剛毅」的韌性與整個社區融合,希望繼續散發因歷史沉澱出來後,獨特而濃郁的地區文化氣息。

1960年代的春秧街。電車路、街市、住宅重疊,這個富有社區特色的地方,成為了外國社會學家研究的題材 (網上圖片)

1960年代的春秧街。電車路、街市、住宅重疊,這個富有社區特色的地方,成為了外國社會學家研究的題材 (網上圖片)

大家可細心留意一下,除了「春秧街」,在天后至北角一帶的街道命名,不難發現到北角開埠沉澱至今的歷史痕跡:「書局街」的源由,是因為商務印書館於1934年,由西環遷至北角而定名;「渣華道」(Java Road) 的Java就是印尼的「爪哇」,與1900年代經營來往上海、香港以及印尼多個主要華僑聚居地的輪船航線有關;「電氣道」除了與1904年香港電車通車有聯繫,也是因為1910年代,政府在北角興建發電廠,到了1929年展開改善工程後,就將那裡的街道命名為「電氣道」(Electric Road);而「大強街」(Power Street),名字則與北角發電廠有關。

圖為1941年日軍攻擊北角發電廠 (左上方) 。在香港防衛戰中,發電廠是英軍堅守的重要據點。 (網上圖片)

圖為1941年日軍攻擊北角發電廠 (左上方) 。在香港防衛戰中,發電廠是英軍堅守的重要據點。 (網上圖片)

北角興建發電廠,是為了應付當地人口增長需求,也直接帶動北角的發展。抗戰爆發前後,大批富裕上海人,包括商界及文化界的人南下香港避難,有部分遷至北角一帶。二戰後,北角及鰂魚涌一帶,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國共內戰期間,南來的上海人就更多。當時,就有商人,包括郭春秧的後人,看中這裡人口爆炸的商機,經營舞廳、夜總會和遊樂場,仿效舊上海娛樂事業,讓一眾居港的上海人,延續舊日生活方式。

北角「月園」,是1950年代的主題公園、戲院及夜總會的娛樂綜合體,由郭春秧後人開辦。 (網上圖片)

北角「月園」,是1950年代的主題公園、戲院及夜總會的娛樂綜合體,由郭春秧後人開辦。 (網上圖片)

香港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北角的發展正好是一個見證。大量儒商及文化人南下在北角聚居,文化氣息越趨濃厚。除了大家耳熟能詳,唱《給我一個吻》的「中國歌后」張露、文學家司馬長風、上海大亨杜月笙與他的五太太京劇名伶孟小冬等人之外,「神級」作家張愛玲也在北角留下痕跡。張愛玲旅居香港時期,城市繁華及人世疏離都給予她大量創作靈感,北角英皇道更令她印象深刻。事實上,不少報館及出版社,都以北角為發跡地。

1957年一代歌后李香蘭來港,張露 (右) 與上海灘著名女歌手姚莉 (中) 在機場留影 (網上圖片)

1957年一代歌后李香蘭來港,張露 (右) 與上海灘著名女歌手姚莉 (中) 在機場留影 (網上圖片)

1954年在香港的張愛玲,這張流傳最廣的照片,是於北角蘭心照相館拍攝 (網上圖片)

1954年在香港的張愛玲,這張流傳最廣的照片,是於北角蘭心照相館拍攝 (網上圖片)

北角人傑地靈,擁有不同層面的生活氣息,臥虎藏龍,生機處處;在這裡居住的世家大族也與別不同,好像比較大的陳維周陳氏家族,自1930年代由內地南下定居,在北角七姊妹道山邊地區建園起家,行商之餘也不忘教育。陳維周兒子陳樹渠,生前創立陳氏教育機構,現時在北角及九龍塘,都有機構開辦的中小學。至於陳氏家族在七姊妹附近興建的園林別墅「繼園」,於1970年代改建成私人住宅。為了紀念它,當局特別將街道命名為「繼園街」,後面那個山坡就叫「繼園山」。這一處,是當年北角的豪宅區。

成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舊皇都戲院 (1959),見證一帶娛樂事業發展 (資料圖片)

成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舊皇都戲院 (1959),見證一帶娛樂事業發展 (資料圖片)

北角作為一個擁有深厚人文以及文化傳承的地方,發展自然離不開這種開埠至今尚存的活力及生命力。因此,新世界發展在鄭志剛牽頭下,策動北角繼園山「FLEUR PAVILIA柏蔚山」重點項目,以松柏、翠竹及寒梅作為設計概念,將「歲寒三友」那種「動人優雅」的氣質、「剛毅」的韌性與整個社區融合,希望繼續散發因歷史沉澱出來後,獨特而濃郁的地區文化氣息。

「FLEUR PAVILIA柏蔚山」項目,以「歲寒三友」來作為設計概念 (新世界提供圖片)

「FLEUR PAVILIA柏蔚山」項目,以「歲寒三友」來作為設計概念 (新世界提供圖片)

新世界中國於 2023 年,內地物業合約總銷售突破 134 億元人民幣。其中,下半年(7 至 12 月)總銷售超過 75 億元人民幣,佔 2024財年內地銷售目標的 50%。

新世界發展表示,今年將陸續推出多個位於內地主要一線城市的標誌性項目,為集團的收入和利潤持續帶來貢獻。

近年,隨著內地政府先後推出認房不認貸、放鬆住房限購及支持城中村改造等政策,為內地房地產行業的回暖帶來利好作用,也帶動新世界集團多個樓盤人氣銷量雙雙上漲。其中,集團位於廣州番禺的「耀勝新世界廣場|耀勝尊府」住宅項目,去年三月開盤首天,即錄得逾 15 億元人民幣的亮麗表現,項目推出至今累計銷售已超過40 億元人民幣,並於「PropertyGuru 亞洲不動產獎」中榮獲年度綜合體項目優秀獎,至於新世界中國更榮膺「中國內地年度優秀品牌房企」金獎,表現備受業界肯定。

廣州番禺「耀勝新世界廣場|耀勝尊府」住宅項目累計銷售已超過 40 億元人民幣。

廣州番禺「耀勝新世界廣場|耀勝尊府」住宅項目累計銷售已超過 40 億元人民幣。

集團多個其他重量級項目亦將於內地主要城市登場,包括位於廣州白鵝潭核心商業區的地標住宅項目廣州「新世界‧天馥」,以及杭州「新世界‧城市藝術中心」一期商業部分將接連面市。至於武漢新世界「漢江‧雲赫」商業項目「河之洲 HAN ZONE」商業街預計於 2024 年中開幕,廣州「耀勝新世界廣場」亦計劃在 2025 年 5月全面開業。

此外,集團旗下 K11 的內地首個旗艦項目 – 坐落於深圳太子灣的 K11 ECOAST,預計於今年年底開業。項目總建築面積近 228,500 平方米,涵蓋 K11 Art Mall、K11 HACC 多用途藝術展覽空間、K11 ATELIER 辦公樓及 Promenade 海濱長廊等,落成後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海濱文化零售新地標,為集團的收入和經常性租金收入帶來貢獻。

位於武漢琴台文化商業區的「河之洲 HAN ZONE」商業街預計今年年中開幕。

位於武漢琴台文化商業區的「河之洲 HAN ZONE」商業街預計今年年中開幕。

集團現時在內地投資發展 8 個城市更新項目,全部位於核心城市如廣州、深圳等,總樓面面積達270萬平方米,可售資源總額保守估計達800至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位於深圳龍崗區的 188 工業區的更新項目已經動工,預期於 2025 財年進行銷售。另外兩個位於深圳的城市更新項目,包括深圳西麗新圍工業區項目,以及光明光僑食品廠項目,亦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至於其餘多個廣州中心地段的城市更新項目也有序推進,標誌著集團的城市更新業務進入收成階段。

香港方面,全港首個大型一站式零售餐飲娛樂地標、位於香港國機場航天城的 11 SKIES 亦於2022 年至 2025 年分階段開業,將為集團帶來可觀及持續的租金收益。

新世界發展相信,隨著市場逐步復甦,集團在土地儲備方面的優勢和價值將進一步體現。現時新世界發展在內地的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約 480 萬平方米,當中約六成位於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核心都市圈。集團 2024 財年及以後在大灣區和長三角的可售資源,價值更高達 570 億元人民幣。香港方面,集團在北部都會區亦擁有約 1,500 萬平方呎農地,並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農地轉換工作,以大幅度提升和釋放價值,應付香港的房屋需求。

位於武漢琴台文化商業區的「河之洲 HAN ZONE」商業街預計今年年中開幕。

位於武漢琴台文化商業區的「河之洲 HAN ZONE」商業街預計今年年中開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