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馬華裔女不懼艱辛 8年籌款赴尼泊爾行醫助人

美善人生

大馬華裔女不懼艱辛 8年籌款赴尼泊爾行醫助人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大馬華裔女不懼艱辛 8年籌款赴尼泊爾行醫助人

2018年05月31日 13:59 最後更新:18:51

施比受更有福

自小父母就教育她要樂於助人,馬來西亞華裔陳慧玲醫生,過去8年多次與一批大學朋友,自資到世界上貧窮的國家之一尼泊爾義務行醫,幫助當地有需要的病人,也讓自己留下許多難忘及珍貴的回憶。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施比受更有福

網上圖片

行醫無國界,海外義務行醫過程雖然辛苦,陳惠玲與朋友從沒退縮,至少每2年就到尼泊爾1次,如今他們的團隊從起初的10人,發展到20人。

網上圖片

在機緣巧合下,她8年前與一班大學朋友組隊,向身邊的朋友籌募足夠醫藥基金後,選擇到尼泊爾行醫。之所以選擇到尼泊爾,是因為當地居民若患病,必須花3天長途跋涉才能到醫療單位,然而該處的醫療助手不是專業醫生,往往缺乏專業醫療培訓及基本醫療護理知識,即便抵達該處也未必能得到良好的治療。

網上圖片

「尼泊爾2800萬人中,25%的收入低於國際貧窮線,即每天1.25美元。40%5歲以下的兒童也因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而發育不良,每20名新生兒就有1名無法活過5歲。 」她說,這些年來,當地的醫療服務及環境雖已有進步。但還是有很多的任務需要完成,因此她與朋友不曾放棄到尼泊爾行醫。

網上圖片

在尼泊爾行醫時困難重重,陳慧玲及朋友每次都面對不同的挑戰,尤其當地的資源有限最令人頭疼。陳慧玲說,當地醫療單位的設備非常落後殘舊,有時病患被診斷患有嚴重疾病而需動手術,或需用到她沒攜帶的藥物,病患就必須被轉送到加德滿都的醫院接受治療,但卻面對病患沒錢支付醫藥費及交通問題。

網上圖片

「個人安全和基本設施是另一項挑戰,還記得3年前,我們去的地區剛好遇到戒嚴,傍晚過後便不允許汽車通行或出外自由活動。有些地區甚至多日沒有水電供應,逼使我們只能依靠井水生活。」她說,尼泊爾人的教育水平低,所以沒有基本的生存技能,也失去了創造更美好生活環境的機會,同時也因缺乏醫療知識,生病時也不懂如何自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行醫無國界,海外義務行醫過程雖然辛苦,陳惠玲與朋友從沒退縮,至少每2年就到尼泊爾1次,如今他們的團隊從起初的10人,發展到20人。

陳慧玲說,她學醫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病患。畢業後從事醫療領域累計不少經驗後,便開始加入志願團隊,參與海外行醫,並曾到內蒙古、柬埔寨及尼泊爾等國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機緣巧合下,她8年前與一班大學朋友組隊,向身邊的朋友籌募足夠醫藥基金後,選擇到尼泊爾行醫。之所以選擇到尼泊爾,是因為當地居民若患病,必須花3天長途跋涉才能到醫療單位,然而該處的醫療助手不是專業醫生,往往缺乏專業醫療培訓及基本醫療護理知識,即便抵達該處也未必能得到良好的治療。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尼泊爾2800萬人中,25%的收入低於國際貧窮線,即每天1.25美元。40%5歲以下的兒童也因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而發育不良,每20名新生兒就有1名無法活過5歲。 」她說,這些年來,當地的醫療服務及環境雖已有進步。但還是有很多的任務需要完成,因此她與朋友不曾放棄到尼泊爾行醫。

「到尼泊爾義務行醫一趟需籌募2萬美元醫藥費,但我們都不曾面對基金問題,每次都獲朋友熱心相助。」她說,籌到的醫藥費是用來到當地購買藥物、聘請翻譯員及在當地的交通費,她們的住宿及飛機票都是自資。雖然她不曾對外籌募醫藥費,但朋友都非常熱心捐助,她為此感到欣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尼泊爾行醫時困難重重,陳慧玲及朋友每次都面對不同的挑戰,尤其當地的資源有限最令人頭疼。陳慧玲說,當地醫療單位的設備非常落後殘舊,有時病患被診斷患有嚴重疾病而需動手術,或需用到她沒攜帶的藥物,病患就必須被轉送到加德滿都的醫院接受治療,但卻面對病患沒錢支付醫藥費及交通問題。

「由於當地居民沒有藥物和缺乏醫療知識,一些居民隨地採藥草來敷,我不確定到底有沒有效果,但能肯定的是,他們確實需要幫忙。」這令她感到非常沮喪,那些疾病都很容易治愈,只需及時將病患送到醫院治療。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個人安全和基本設施是另一項挑戰,還記得3年前,我們去的地區剛好遇到戒嚴,傍晚過後便不允許汽車通行或出外自由活動。有些地區甚至多日沒有水電供應,逼使我們只能依靠井水生活。」她說,尼泊爾人的教育水平低,所以沒有基本的生存技能,也失去了創造更美好生活環境的機會,同時也因缺乏醫療知識,生病時也不懂如何自理。

「因此,我和朋友們到訪當地的村莊及學校,為大人及小孩提供免費體檢及治療。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也教導當地的醫療助手及居民一些基本的治療方法及醫療知識,以應對居民常見的疾病,同時強調營養及衛生的重要性。」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感受了尼泊爾人的經歷後,我發現他們面對的問題比我們還要嚴重十倍、百倍,因此我不應再有所抱怨,義務行醫的過程教導我要懂得欣慰和感恩,減少自私和計較的心態,變得更慷慨,更勇敢及更堅強。」身為醫院院長,她希望所做的事可使生活更美好,她堅信施捨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進行,並不局限於只有一年或兩年的海外行醫。因此她的目標將院方目前的工作範圍擴大。

「我們和在馬六甲的東方醫院經與馬來西亞世界宣明會合作,一起為每個孩子的干淨水源和醫療保健籌款,凡在這兩家醫院出生的嬰兒,院方將捐贈5令吉給世界宣明會。」她說,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這項活動可傳達一個信息,即每一名新生兒的誕生,對另一個孩子而言也是一個禮物,並提高社會有關「施」的好處。

她也應邀成為世界宣明會的20名大使之一,並已開始積極向民眾推廣世界宣明會和籌款,「我們也鼓勵和支持我們醫院的工作人員參與自願工作,因此我們的團隊每年都會拜訪孤兒院和老人院,以表示我們的關心和愛。我們也將更積極地參與社區服務及自願工作,以惠及當地社區及居民。」

往下看更多文章

尼泊爾地震增至132死 民眾瓦礫中搜救生還者

2023年11月04日 15:28 最後更新:16:02

尼泊爾西部地震,增至最少132人死亡,100多人受傷。安全部隊趕赴當地協助救援。

有民眾上載閉路電視監控畫面拍到事發時的一刻,民眾在黑夜爭相走避:

地震在當地星期六的深夜發生,震央位於首都加德滿都以西大約500公里,遠至印度首都新德里都感到震動。尼泊爾國家地震監測中說,地震強度6.4級。美國地質勘探局則錄到5.6級,震源深度18公里。

Twitter圖片

Twitter圖片

AP圖片

AP圖片

Twitter圖片

Twitter圖片

震央附近是山區,村落散布在偏遠山上。受災的是扎澤爾果德和魯古姆西區,多間房屋和建築物倒塌,社交網站的片段和相片顯示,民眾摸黑在瓦礫中挖掘,搜救生還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