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愚癡

博客文章

愚癡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愚癡

2018年06月21日 16:29 最後更新:16:30

    

最近看到幾則新聞,讓人非常訝異,痛心以及非常難過。

      有人因常年受濕疹的困擾而怨恨雙親,居然選擇刺殺自己的父母,然後再自殺;類似因疾病困擾而選擇走上選擇殺父母再自殺的案件,去年也有一則。難以想像她們是經歷了多大的痛苦,而讓自己走上這個不歸路。

     無獨有偶,有年輕人為了賺快錢,為了賺一萬元,去從事運送價值億元的毒品,而分別獲判監禁34年以及22年8個月的刑責,留下一個8歲的女兒。

     出現這個匪而所思的事情是社會的錯嗎?是各種支援不夠嗎?還是我們都太冷漠了?在此不是希望批評任何人,誠心想試找出問題的癥結點。

    任何一件事情發生並不偶然,是因諸多因緣際會下才可發生。

    事情核心原因或者源頭,也許用一個字就可概括,那是“癡”。據《阿毘達磨藏顯宗論》提到癡為愚癡,簡單來說即是無智慧。有趣的是古人造字,也把癡定為一種病,要不然為何是病字旁。

    而據寬運法師說到世間上最可怕的是什麼?不是貧窮、饑渴、恐懼等等,而是愚癡;「愚癡」實在最可怕。愚癡就是沒有智慧、不明理;不明理就會產生顛倒、邪見、惡行,不能作出正確的明智的選擇,不但影響自己、影響一時,而且還影響他人、影響後世。

     哇,有這麼誇張?端看上述兩則新聞就知所言非虛。可以不誇張地說一切罪惡皆由愚癡而造成。

    治療愚癡,智慧是一則良方。

   我們非常幸運,幾乎都接受了基本的教育,裝備了不少知識,但非常可惜智慧卻是缺乏。簡單而言,智慧就是要懂得、接受並實踐真理。那麼真理是什麼,舉個例子,我們常聽到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述人士如果能做到這句大家都能理解的話,也許就能避免以上的悲劇。

     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要靠自己,老實,冷靜,而又確切地面對當下的問題,才能脫離困境。而且脫離困境,有一點很重要,取決於自己的心。

    同一件事,它的本質只佔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都是由你自己的心去對事情解讀,所謂事情的吉凶,愛恨憎惡,這些感覺都由你自己的心來定義,並不絕對也不客觀。由此可見,只要你願意,任何事情都可以讓你的心去決定,重新定義事情帶來的影響。

   如能明白上述,相信很多人的疾病以及事情發展都能改善。特別是疾病,許多情況還是因心而起。

   以疾病為例,即使是癌症,有時當你冷靜接受病情,放鬆心情去找方法治療,同時也保持樂觀的態度,有機會能不藥而愈。

     日前聽一位女士分享,在她年輕時最嚴重試過渾身濕疹發作,滿身是傷口,血跡,流膿,日子過得痛苦不已。醫生也沒有特別的良方,就說不如你辭職,去日本浸個溫泉放鬆一下看能否心情會好些。那位女士心想著也許這一輩子就那樣了,反正已經知道的方法都試過了,不如就去散心吧。就聽醫生的話去日本浸溫泉,回到香港後,發現居然滿身的傷口都結痂了,洗澡時慢慢都能輕鬆洗掉,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所有濕疹都已消失,醫生卻笑說當時的建議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同樣也是因為反正也沒有其他方法了。

    也許就是她的心,幫助自己克服了這一場疾病。以智慧,打開心,讓新的看法進來,換一個角度處理問題,得以解決困難。

   無論是受什麼事情困擾,保持心開放,嘗試不同角度看事情,積極面對,時機到了定能改善狀況,繼而脫離困境,最後,如孟子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與其抱怨現實與預期不符,不如反問自己。

    事情能隨你的心而改變。

吳炘曈

www.facebook.com/MasterNgYanTung/




風水玄學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自殺數字並非「數字」多一個都嫌多,青年精神健康急須支援《尋‧覓》計劃共覓出路。

每個人在生活中均會遇到各種壓力,長期累積壓力將會對情緒造成負面影響,近年尤以青少年之精神健康問題更備受關注。協青社 (Youth Outreach/YO) 一向重視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和發展,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開展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 (下稱「計劃」),並於今日(4月20日) 順利舉行《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是次研討會邀請到不同範疇的專家分享專業知識及實踐經驗,共同探討青少年自傷自殺的風險因素和預防策略,並吸引超過360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等於研討會現場及線上直播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出席研討會的嘉賓包括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SBS, JP、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副總經理何施琪以及協青社會長黃紹基。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表示:「感謝協青社舉辦今天的研討會,提供一個寶貴的平台,一起探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課題。我希望我們繼續攜手合作,保護和支援我們的青少年,發揮最大的協同力量,向他們傳達『關心自己,陪伴他人,攜手面對精神健康』的訊息。」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為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為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YO會長黃紹基致辭時表示:「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大力支持,使我們得以展開為期四年的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近年來,青年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令社會各界都深感關切。YO於社區及校園中主動接觸及辨識有精神健康需要的青年人,並提供免費臨床心理服務,期望提升他們的求助動機,提供適時、全面的預防及介入服務。同時,YO致力營造一個全方位的支援網絡,為教師及家長等提供支援,協助他們了解時下青年的需要,並建立他們面對及處理青年情緒狀況的技巧。透過提供一站式服務,YO致力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並期望能夠為青年群體帶來正面影響,與青年同行。」

YO會長黃紹基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和支持。

YO會長黃紹基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和支持。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指出:「近年來,青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社會開始更加關注此議題。各界紛紛展開計劃,以支援那些急需幫助的學生。在這樣的時刻,尤幸有賽馬會尋覓《尋‧覓》計劃,這使得我們能夠提供更多資源,以支持學生及其家長共同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期望透過這些服務,可以讓身處逆境中的青年再次看見希望和光明。」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

臨床心理學家尤卓慧分享時表示:「透過身體以及學習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我們可以找到我們的內在力量,穩定自己和找到向前的動力,樹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界線,以及提升我們調節情緒的能力。」

計劃至今接觸青年達23,730人次,包括跨區深宵外展隊在計劃期間共處理16,916宗求助,提供情緒支援和服務轉介,為714名青年提供深入輔導跟進;計劃亦透過與16所學校的合作,為395名青年提供青年文化小組訓練、歷奇訓練,增強青年人的自信心、恆毅力及抗逆力,建構青年正向溝通及解難能力,讓青少年與重要人士建立支援網絡,有助促進其個人成長;同時,計劃為在職家長提供工作坊和講座,增強與子女的溝通技巧及舒緩家長對子女照顧的壓力,全面支援青年的需求;計劃為353名青年提供免費臨床心理服務,當中超過九成(91%)的青年表示精神健康情況有改善。可見計劃的服務對於參與者的精神健康狀況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協青社團隊發佈並分享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進度、工作及合作經驗。

協青社團隊發佈並分享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進度、工作及合作經驗。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表示:「賽馬會 《尋。覓》青年計劃為學校提供全面支援服務,計劃團隊緊密地和學校聯繫,形成協同效應,讓老師和社工可安心,有一個專業及有效的跟進服務在社區和校園以外支援青年人;協青社的臨床心理服務亦有別於公營機構的服務,能夠有效地聚焦與學校配合,讓青年人可即時得到一個安全及持續的專業服務。多謝這個計劃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對青年人的愛和支持。」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到場參與研討會。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到場參與研討會。

九龍三育中學副校長林家偉分享:「協青社為本校提了一系列的到校服務,主要有臨床心理學家重點關注有需要學生的精神健康。也為學校提供學生成長工作坊,家長親子技巧,教師專業培訓等。校方十分感謝協青社提供的專業支援服務,尤其近年教育界因移民潮後出現許多新入職老師,在關注學生成長方面仍有不少缺乏經驗。學校行政上難於兼顧提供充足的新老師培訓。為此,協青社的專業支援為學校應付學童精神健康需要和家長支援上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聖母書院歐陽佩霞老師分享:「很高興今年參加了協青社的計劃。該計劃分為預防性及治療性,全面支援學校的家長、老師及同學,透過青少年文化小組、學生和家長講座、老師培訓及到校臨床心理服務,提升各持份者的精神健康。而負責各項目協青社團隊亦非常專業及盡量滿足學校要求,希望以後能再有機會合作。」

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博士表示:「現今我們的年青人面對著不同的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挑戰。很多時產生不同的情緒及身心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自傷和自殺情況。我們希望攜手,認真深入的去了解他們的掙扎,幫助他們減少傷害自己,找到生活的盼望。」

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博士表示:「現今我們的年青人面對著不同的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挑戰。很多時產生不同的情緒及身心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自傷和自殺情況。我們希望攜手,認真深入的去了解他們的掙扎,幫助他們減少傷害自己,找到生活的盼望。」

附件「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服務成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