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專欄提及北宋的西北軍,在王安石變法軍事改革塑造之下,成為一支精銳之師,扭轉了北宋與西夏交戰的被動局面。王安石變法不只是以「求富」為目標的經濟改革,也有展開以「強軍」為目標的軍事改革。然而,任何時代的改革,目的只為「富國強兵」,而檢討軍事改革成敗的標準,最終要看是否在外戰中取得優勢。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針對北宋,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和鄉兵三部分,其中廂軍和鄉兵戰鬥力相對較弱。而作為軍中主力軍隊,同樣分為三部分:「河北禁軍」、「西北禁軍」以及「中央禁軍」,可是,所倚重的「河北禁軍」及「中央禁軍」因承平日久有餉無戰,北宋的「中央禁軍」早已腐化墮落。所以,直接改革「中央軍」的難度特別大,也不太現實。所以王安石變法的軍事改革中,西北地區的軍事改革就成為了重點。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早前專欄提及北宋的西北軍,在王安石變法軍事改革塑造之下,成為一支精銳之師,扭轉了北宋與西夏交戰的被動局面。王安石變法不只是以「求富」為目標的經濟改革,也有展開以「強軍」為目標的軍事改革。然而,任何時代的改革,目的只為「富國強兵」,而檢討軍事改革成敗的標準,最終要看是否在外戰中取得優勢。

王安石畫像 (網上圖片)

針對北宋,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和鄉兵三部分,其中廂軍和鄉兵戰鬥力相對較弱。而作為軍中主力軍隊,同樣分為三部分:「河北禁軍」、「西北禁軍」以及「中央禁軍」,可是,所倚重的「河北禁軍」及「中央禁軍」因承平日久有餉無戰,北宋的「中央禁軍」早已腐化墮落。所以,直接改革「中央軍」的難度特別大,也不太現實。所以王安石變法的軍事改革中,西北地區的軍事改革就成為了重點。

宋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就某種意義上,宋朝西北軍鎮,是王安石變法的「特區」,經過整頓後的西北軍隊,擁有獨立的指揮權與統兵權。而事實上,在西北地區當中的禁軍中,北宋西軍因為駐紮民風彪悍陝西,又長期對夏戰爭,因而長期保持強悍戰鬥力,當時也湧現不少北宋名將與強軍,著名的部隊有「府州折家軍」、「麟州楊家將」、「青澗城种家軍」等。由於西軍將領一般世代相承,與我們普遍所認知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普通宋軍比較,戰力必然高得多。將西夏打得貼貼服服的,就是這一批西軍。

近代畫家王雙寬的岳飛《氣蓋山河圖》 (網上圖片)

據載在公元1098年,西夏梁太后挾小皇帝李乾順親自指揮,動員三十萬大軍,由六路統軍嵬名阿埋負責包圍了平夏城,西壽監軍司妹勒都逋則率領攔截部隊對付宋朝援軍,運用不同戰術,包括挖地道、衝繃和樓車,日夜努力不懈地攻擊平夏城。

不少人都認為,如果沒有金滅北宋,北宋滅西夏是遲早的事,然而歷史並沒有給北宋「西北軍」證明自己的機會,相反「西北軍」在北宋末年,在西夏軍與金軍的夾擊下潰散,散在汴梁、河北、河東、陝西,甚至在江南。到了後來,即使散出來騎兵,大都被岳飛和吳階等抗金軍吸收,成為抗擊金軍的中堅,但西軍已再沒有冠絕天下的名聲功績。

王安石畫像 (網上圖片)

王安石畫像 (網上圖片)

就某種意義上,宋朝西北軍鎮,是王安石變法的「特區」,經過整頓後的西北軍隊,擁有獨立的指揮權與統兵權。而事實上,在西北地區當中的禁軍中,北宋西軍因為駐紮民風彪悍陝西,又長期對夏戰爭,因而長期保持強悍戰鬥力,當時也湧現不少北宋名將與強軍,著名的部隊有「府州折家軍」、「麟州楊家將」、「青澗城种家軍」等。由於西軍將領一般世代相承,與我們普遍所認知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普通宋軍比較,戰力必然高得多。將西夏打得貼貼服服的,就是這一批西軍。

西軍能苦鬥敢犧牲,天下聞名。除了正軍,《宋史》載,其他還有「蕃兵」,也有民間組織的「河北河東強壯」、「河東陝西弓箭手」、「河北等路弓箭社」等等,他們也與西夏及青唐羌糾纏百年,而陝西諸路的山地軍,一家數代都為西軍效力。另外,西軍在面對西夏戰事慢慢佔優的原因,也在於宋軍攻佔了西夏控制的產馬區,不需再過份倚賴購入戰馬,這個結果為強軍有著決定性的轉變。

宋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宋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據載在公元1098年,西夏梁太后挾小皇帝李乾順親自指揮,動員三十萬大軍,由六路統軍嵬名阿埋負責包圍了平夏城,西壽監軍司妹勒都逋則率領攔截部隊對付宋朝援軍,運用不同戰術,包括挖地道、衝繃和樓車,日夜努力不懈地攻擊平夏城。

西夏大軍包圍攻擊了13天,最終無功而返,而且在撤退中,還遭到了宋軍的追殺、截殺,死傷無數。從此,宋軍開始控制橫山,西夏逐漸喪失了防禦北宋的最後屏障,由攻轉守。相反,宋軍由守專攻,而北宋的「西北軍」也成為了宋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隊伍。

近代畫家王雙寬的岳飛《氣蓋山河圖》 (網上圖片)

近代畫家王雙寬的岳飛《氣蓋山河圖》 (網上圖片)

不少人都認為,如果沒有金滅北宋,北宋滅西夏是遲早的事,然而歷史並沒有給北宋「西北軍」證明自己的機會,相反「西北軍」在北宋末年,在西夏軍與金軍的夾擊下潰散,散在汴梁、河北、河東、陝西,甚至在江南。到了後來,即使散出來騎兵,大都被岳飛和吳階等抗金軍吸收,成為抗擊金軍的中堅,但西軍已再沒有冠絕天下的名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