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评会》陈雪仪:【香港管理治度应改革】

众所周知,香港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本届特区政府未有做好教育港人爱国思想所致。因此,中央在港开始强调“爱国者治港”,并要审议修改香港的选举制度,得以确保香港可以继续繁荣安定!

然而,港人除了要关注目前的“议政文化”,未来更要重新审视前殖民政府留下的规则、执行决策、分配权力和利益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要在特区政府管治制度方面进行彻底的大改革,这才得以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大方向。

回归二十多年,香港的管治制度从未改变,特区政府的施政仍然是沿用殖民地的管治方式,不是以培育香港管治人才作为目标。这主要原因是香港的管治制度权力,全数都掌握在少数资本家及政务官手上。不夸张地说,这批“少数精英”认为只要不断追逐“国际排名”就等同“提升香港国际地位及竞争力”,这一偏见认知造就香港失却管治人才的恶果

例如,西九文化区、中环“大馆”、甚至早年提及要办好的“高科技”产业等等,无不只是“照办煮碗”高薪向外聘请所谓“国际人才”担任要职,这非旦未能提升香港整体竞争力,更甚者,由于不熟悉中国文化亦无意识对香港这地方有所谓归属感的认知,在对外沟通及与民众连结的问题上,往往形成巨大鸿沟,致使问题不断重复再现而久久不敢解决的恶性循环。严肃一点说,由这事项上来说,这批少数精英的思维是欠缺爱国爱港的热诚,或许,香港这地方对“他们”来说,真的只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

反观新加坡,李光耀时期建立了一个管治文化,着重官员的爱国热诚、培育培训、政策研究、管治的效率和质素。现在香港已经回归,如果仍然不着重培养本地香港人作为管治人才,港人如何对自己的土地有归属感?又如何谈得上爱国?

“爱国者治港”背后要有一个清晰的配套,不仅选举,管治也要有一个监督,例如,是否可以把发改委政策研究方式去深入在现今的香港行政方面?所有这些政策,中央必须有一个配套方法去协助政务官执政治港。今天中央出手的第一步,以“国安法”稳定香港政局,并提出爱国者治港,如何真正把香港管治好?这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过去二十多年,中央放手让“港人治港”,今天总结证明港人治港能力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未来“一国”的成分必然要增加,并且随着“一国”的强大,香港越靠近“一国”并应融入中国体制,香港的深层次矛盾会渐渐得以改善。

《青评会》成员 – 陈雪仪博士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

** 博客文章文责自负,不代表本公司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