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鸽子?身份还挺特殊!
“前几天下大雨,我们在小区里捡了只鸽子,腿上还有脚环呢。”家住朝阳区 ...
“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全球,在中国政府发出对其进行网络安全调查并下架其应用程式后,昨日股价一度暴跌超过25%,而所有中概股几乎全体陪跌。”
《美国之音》以题为〈刀刀见血,滴滴惊魂, 再买中概股“你就是个白痴”〉作以上报导,重点是,“法律学者称,现有美国法律无法保护美国中概股投资者免遭池鱼之殃;投资专家呼吁投资者远离中概股。”标题是煽情的,乍看以为这家来自中国的公司,被中国政府打压得“头破血流”,再看内容才知文章另有所指。原来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代表投资人权益追查滴滴全球“是否发布了虚假和/或误导性陈述和/或未披露与投资者相关的信息”,除了就此事作出调查之外,投资亏损的股民或向滴滴索偿。换言之,滴滴在国内被“打残”还未够,再会在美国挨告,或要付出天价赔价,这个被认为是上市公司天堂的地方,原来随时教你“刀刀见血”。不过,美国有美国的理据。
文章访问行内人士指,关键是滴滴事先是否收到了中国政府的口头或书面调查警告,滴滴在上市之前如果真的收到政府的警告的话,从法律角度讲公司必须以马上向所有投资人披露,“假如滴滴在上市之前并没有收到任何警告,它是没有责任的”。
中国互联网公司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也推动业务的迅速增长,因为过往获取个人数据时比较欧美国家来得方便,不过,近期内地部门对数据安全问题愈来愈关注,《环球时报》7月4日一篇评论指出,滴滴“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令人担心。“滴滴似乎已经有能力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这对个人来说当然构成了潜在资讯风险。”事件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可以预见的是内地对数据的管理会更严, 美国律师们的焦点质疑滴滴,“如果你早前知有这个风险不说,等同是误导股民!”
路透社提出了一个实例说明滴滴如何会触及国家安全的问题︰“滴滴于2015年发表过一篇调查文章,运用大数据分析而窥探出中国各国家部委的行为举动。文章注意到2015年夏天国土资源部、公安部加班至为频密,这正好和当时国土资源部第三批巡视工作启动。”试想如果6年前的大数据都能大致勾勒出国家部委的工作,以今天的技术和数据量估计,可知滴滴可以更精准的透视全国单位、机构的“一举一动”,问题是一、滴滴背后有很大的外资者股东;二、滴滴走到美国上市,这怎不能不引起当局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不过,滴滴近期已经多次回应称,中国的使用数据绝对不会因公司在美国上市就泄露到美国。“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使用者的资料都存放在中国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彭博新闻指出,“随着北京对滴滴全球公司以及最近在华尔街首次亮相的另外两家中国公司——货运平台“满帮”和求职平台“Boss直聘”——进行调查,“全球股票管理人正质疑这个中国日益严控大数据所带来的监管威胁,是否还值得冒险投资。”
《德国之音》就事件点评说︰“中共当局现在开始非常关注自己的数据利益。为了控制资料,总是会做它认为需要做的事”,事关“中国不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
我可以这样说︰“乜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可以让国家安全数据自由处理而不监管吗?白痴!”
深蓝
** 博客文章文责自负,不代表本公司立场 **“前几天下大雨,我们在小区里捡了只鸽子,腿上还有脚环呢。”家住朝阳区 ...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7月6日至30日进行。记者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