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雙方就烏克蘭問題已過去三輪談判,依然沒有太大進展,北約需要繼續東擴,俄羅斯寸土不讓。

自從美蘇冷戰結束以後,北約已經進行了多次東擴,每一次東擴,都越來越接近俄羅斯邊境。北約不但將蘇東陣營收入囊中,其後更將舊蘇聯的加盟國也想納入其中,具體例子就是波羅的海三國、格魯吉亞和這次的烏克蘭。另外甚至打算向芬蘭招手。

還記得那一條地緣戰略的其中一條鐵律:一個大國絕不會容許自己的身邊存在一個敵對勢力。

俄羅斯是一個大國,因此俄羅斯不會容許自己的家門口頂著一個北約。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波羅的海三國都已經加入了北約,那這次又為何不容許烏克蘭加入呢?一來,當年(2002年)的俄羅斯實力尚且很弱,對北約東擴無力應對;二來,從民族感情來說,烏蘭克和俄羅斯的血緣最為接近(比白俄羅斯還要接近),也是俄羅斯的發源地,俄羅斯無法接受一個血緣相近的國家投向敵對勢力的懷抱並成為自己的敵人(想一想台灣省之於中國)。最後,最為重要的,是黑海的地緣戰略價值比起波羅的海重要太多了,若然土耳其(已加入北約)、格魯吉亞、烏克蘭這三個環黑海國家都加入了北約,俄羅斯在黑海的活動範圍便會完全收縮。

這就欺人太甚了,俄羅斯在反烏入北約一事的鬥爭上,是一場生存之戰,俄羅斯已無退路。托卡耶夫是個人物,普京更是個人物,因此,普京絕不會退讓。

有關美西方策動的東擴計劃,其套路是這樣的:先判定目標國家是屬於親西方還是親俄,親西方的話,就直接向其招手;屬於親俄的話,那就在該國策劃一場顏色革命,將親俄政府趕落政壇,再將親西方代理人搬上(包裝為一場人民與民主的勝利),如此一來,該國加入北約的政治基礎便得以形成。

烏克蘭、白俄羅斯,便是如此操作,烏克蘭橙色革命成功了,培植了親西方政權,但白俄羅斯沒有成功。據說連塞爾維亞也曾經是要「革掉」目標之一(整個巴爾幹地區就只剩下塞爾維亞沒有加入北約),該國總統武契奇透露國內曾經存在西方暗地裏密謀一連串動作。

這麼一來,可以理解哈薩克的顏色革命,中俄兩國為何會如此緊張,若然哈薩克的顏色革命得以成功,親西方政權得以上台,再加入北約(哈薩克有小部份區域屬於歐洲大陸),讓北約的勢力大大延伸到中亞部份,那無疑是嚴重威脅中俄的國家安全。雖然美西方也深知,哈薩克夾於中俄兩大強國之間,無論怎麼折騰,最後能成功將哈薩克併入北約的機會是微乎其微,但能起到威脅中俄的作用,今日露點風聲要加入北約,後日說要建多少個軍事基地,也足夠令中俄付出大量的外交成本。

美俄談判陷入僵持,但不代表最後一定會談判破裂,然後繼而燃起戰火,從雙方對談判的期望預設,俄羅斯退無可退,但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根本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在這場膽小鬼遊戲的博弈之中,最終美國都會讓步。故此,現在那種所謂的僵持階段,其實也是摸底階段,互相探明對方的底線劃在哪裏。監於美國已經沒有多少能夠有效制裁俄羅斯的手段,美國已經不存在讓步不讓步的問題,而是如何「體面地讓步」的問題。

從另一面看,這也是美國霸權的無奈之處。

甚麼是霸權?霸權就是制定了一套遊戲規則,每個國家參與其中,霸權國家拿走當中的最大部份利益,其他國家拿走了較小部份利益,這雖然有點不公平,但畢竟大家都能獲益,其他國家也會欣然接受,過往一直都是這樣運作下去。

甚麼是霸權的無奈?霸權是貪得無厭,這一套運作下來直到今時今日,霸權國家不但要拿走較大部份利益,甚至想要吃獨食,這還算是比較理想的狀況,個別案例中,霸權國不惜一切要損害別人的利益,把別人的家檔蠶食鯨吞。由於幹得太不地道,霸權國突然發現,反抗的勢力越來越多,為了要維持自己的威信和地位,他揮動了他的制裁大棒,懲罰不聽話的、敢於挑戰他的國家和企業。不過,打壓的力度越大,反抗的力度也越大,揮動大棒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據統計,特朗普時期,霸權國揮動大棒的次數多達平均每日3次,一年下來,也就千幾次了。

看似威風八面,但大棒揮動得太多也是相當勞累的,霸權國維護霸權的成本也持續上升。

另一方面,霸權還有他的義務。在基於(霸權)規則的國際秩序這個前題之下,地球村的任何角落所發生的任何事都要管,打擊任何敢於反抗的勢力或潛在的反抗勢力。但地球村不是只存在反抗勢力,也同樣存在諂媚和渾水摸魚之輩,他們勇於在霸權面前展現自己的忠誠,充當一下打手,霸權國對此非常滿意,心裏暗喜:霸權真是好東西!

但凡事都有兩面,有好處,也有壞處,這些諂媚小國,樂於充當霸權的手下,指南打北,但做事卻毫無分寸,他們敢於利用霸權的名聲並以此充當槓桿,以小博大,狐假虎威,進行一場又一場的豪賭。霸權被迫拖下水,迫著要與強國為敵,被諂媚小國牽引著並打亂自己的政治議程。到了這個地步,幫?還是不幫?幫的話,變相鼓勵諂媚小國繼續不知進退,連累自己;不幫的話,自己有何顏面,自己這個霸權的位置又怎麼幹下去?

這,就是霸權的無奈。

誰敢於利用霸權作槓桿去謀取利益?立陶宛、烏克蘭,還有台灣。

在民主峰會上,美國把台灣的那點小技倆壓了下去了。然而,壓住了台灣,卻沒壓住烏克蘭。

美國想將大部份心思放到東亞戰略上,但台灣和烏克蘭一東一西同時橫跳,顧此失彼,美國打算聯俄制華的願望落空。烏克蘭可顧不了美國這麼多,連番催促美國給予烏克蘭更多的支持,除了要得到美制武備的支援,更希望美國立即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澤連斯基就是個腦袋不開竅的傢伙,前面說過,美國根本沒有有效制裁俄羅斯的手段)。

而形勢顯得複雜的是,歐洲整體對烏東局勢的應對無法形成鐵板一塊,各自有自己的算盤。英國為了轉移國內政治危機的視線,波羅的海國家希望與美國更加靠攏,均站在美國一方處處顯露出對俄羅斯強硬。但德法卻並不這麼想,由於德國希望能夠與俄羅斯完成「北溪二號」項目,目前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烏克蘭對此大感不滿,指摘德國在這個時刻竟然不與烏克蘭一條心並給他站台(這年頭身為討要的一方卻比誰都惡);而早就對美國存有異心的法國,堅持要以「諾曼第四方會談」的方案去解決問題,以此攞脫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

為何局勢會變得如此複雜和不明朗?其實這一切並不難懂。俄羅斯毅然反抗北約、烏克蘭妄圖混水摸魚、德法試圖另起爐灶,都預視著美國霸權的衰落。美國對上述一切焦頭爛額,他的國力和威望已不足以凝聚人心、謀求共識並解決問題,對於規則的制定毫無公平正義性可言,而對於敢破壞規則的傢伙又沒太多有效制約的手段(毫無用處的制裁措施卻一大堆),偏偏美國卻是個甚麼事都要去管的傢伙,才會造成目前的困境。

一言概括之,美國霸權既無正義,也無能力。

維持霸權的成本越來越大,霸權帶來的收效和利益越來越少,霸權國家苦苦支撐、筋疲力竭。如何可以獲得救贖?很簡單,放棄霸權,退回區域大國的位置,閒事莫理。例如,與其去管香港選舉制度的改革這種閒事,倒不如多想想如何解決加州落草為寇者連番搶劫貨運列車的問題,聚焦更多國內民生經濟和防疫,挽救搖搖欲墜的國家。

不過,美國那些從全球霸權之中獲利無數的既得利益者和DEEP STATE們,會甘願放棄美國霸權嗎?




伊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