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漢卿

關於《紅樓夢》位列「死活讀不下去的書」排行榜之首這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拎出來說道一番。最近,古代文學研究者李明軍在接受媒體訪談時又指出: “年輕人對《紅樓夢》讀不下去,與世情小說的特點有關,像《紅樓夢》這樣典型的世情小說通過家庭興衰折射社會現實、思考感悟人生,對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寫很容易流於瑣碎平淡,讓人讀不下去。不要說年輕人,連魯迅先生都承認《醒世姻緣傳》這樣的世情小說寫家庭瑣事,難以卒讀。

他給出的當然只是「為什麼年輕人讀不下去《紅樓夢》」的原因,對於究竟要不要讀《紅樓夢》,這位文化學者的立場還是堅定的,「年輕人一定要看紅樓夢」;「不了解中國文化,讀不透這部小說;讀懂了這部小說,也就理解了中國文化。」 因此,讀不下去的書,未必就不是好書,毋寧說,往往是那些「讀不下去的書」,才是好書。經典都是有門檻的,「不好讀」也是對讀者的篩選與考驗。不願意下功夫的人,無法汲取這本書的精華,更無法讀出一本書的象外之旨與弦外之音,而這往往使人受益終身。

 毫無疑問,讀不下去的書,也要讀,而且還要好好讀,反覆讀。這首先是基於人世間一條最樸素的道理:越是困難的事,越是應該迎難而上,而不是就此退縮,被困難嚇倒。做勇士而不是懦夫,這是令人敬佩的品質,也是成功的法寶。 而就知識的學習而言,這些「讀不下去的書」里,也常常是蘊藏著富礦的寶山。得認識到,這些「讀不下去的書」,大多都是經典。這些經典代表了前人的經驗、智慧與學識,它們不僅給人以知識,更富有價值理念的啟迪。一本書影響一個人,無數成功者已給出了佐證。只有閱讀這些經典,才能更好地形成豐厚的知識積澱,培養堅硬穩定的人生價值。

網路時代,我們似乎每天都在閱讀,第一時間知曉各種信息,但這充其量只是一種碎片化的攝取,甚至都不是主動的。「弱水三千取一瓢飲」,既無法構成立體的知識譜系,也難以涵養自身的思想厚度。而就閱讀的這些內容而言,嚴格來說,它們並非「知識」,而是一種資訊、一種信息,彼此是斷裂的,難以相互激摩、彼此啟發。它們就像即食的快餐,吃過之後,很難留下什麼有益的元素。 那些「讀不下去的書」,都不是速成的,而是需要作者長年累月的付出。像《紅樓夢》這種「經典之經典」,甚至耗費了曹雪芹畢生心血。投入真功夫的書籍,它的知識密度、創作機巧、經驗思考,創造性思維,獨到性眼光,也都遠非那種「易碎品」可比。不費一番心思,讀者也難以領會其博大的奧妙。

 其實,某種程度而言,讀書就應該是痛苦的、煎熬的,而不是簡單的、輕鬆的。使人「痛苦」的書里,有冷峻、尖銳、沉潛、深邃。它不是娛樂與休閑,而是一種攀爬與審視。有卓越追求的讀者,會從勤奮地苦讀里品出書本里的奇崛險峻、天地蒼莽。 關於「讀不下去的書也要讀」,前人之述備矣。但有些道理,還遠未在社會流行,仍值得反覆申述。期望我們都能做肯下苦功夫的人,多讀一讀那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