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係我錯,又係我問題。」有些人會懷疑自己,覺得自己總不夠好,越來越心灰意冷,像所有人都遺棄了他。也有些人會懷疑是他人對自己的壓迫,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只是世界都不明白,越來越深深不忿。「你咁叻你做囉!」最終落得大家不歡而散。
無論是失落還是呈強,我們心底裡都非常抗拒別人說我們的不是,就似是對自己努力的否定,對自己人生角色的否定。付出了時間精力,總想換來成果和認同,若到頭來都是浪費時間、白費心機,究竟為的又是什麼?總不會想努力去獲得挫敗吧!
不過,生涯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與經歷。有位朋友,在初中數年考試都一般,在高中找到合適的科目和讀書方法,在不住的發奮下於公開試終獲得亮麗的成績。又有位朋友,公開試成績不太如意,在大學間有點迷惘,到職場慢慢覓得工程的方向,轉換適合戰場後持續進修,終獲得自己理想的事業發展。生涯從不是鐵軌一條,也不易一擊即中,走彎路近乎是必然,需要的是能夠因時制宜,在適當時作出轉變。只聚焦於眼前手機,可能令我們忽視了窗外遠大而漫妙的風景;只集中於一時的成敗,也可能令我們看不見整個人生美滿而豐盛的時光。

要做起來的確不易,經歷挫敗產生的失落是難以磨滅,所以需要先照顧和抒發自己的情緒,太多負能量的積累會成為繼續前行的阻力;不過同時都需要一步步改變自己腦海的思考迴路和習慣,打破杏仁核簡單即時判斷「戰或逃」的限制,在情緒表達後尋找更有利於自己的實際處理方法。這正是生涯規劃中經常提及的「自我效能提升」,亦即鍛鍊面對生涯轉變時的分析力、判斷力、適應力、抗逆力,使自己能夠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孟子有云:「行有不得,反諸求己。」反思自己不足之外,更是向自己探尋更多內在的力量,勇敢地接納一時失誤、作出轉變提升、繼續昂首前行,歷經波折,達至自己最終的目標。人生很長,容得下我們連翻挫敗、探索、轉折;人生很短,容不下我們一直失望、沉溺、忿懣。
作者:Matthew
過去十年從事生涯規劃及青年發展工作,香港生涯規劃協會顧問及首席課程培訓師、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國際認證職涯服務規劃師(CCSP)、香港生涯規劃發展師認證課程培訓師(LPDFi)、特殊兒童溝通指導師
香港生涯規劃協會 (www.lpahk.org)
成立於2016年,是非牟利的教育組織,為本港青年及學校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鼓勵青年「認知自己,成就自己,貢獻自己」,推動香港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