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北京的「春」地名
 

繪圖/張維志 

尋覓北京的「春」地名
 尋覓北京的「春」地名

◎戶力平

明媚的三月,又是一年春來到。在數以萬計的北京地名中,嵌有「春」字的多達數十處,包括衚衕、街區、道路之名,如春雨衚衕、春風衚衕、陽春衚衕、早春衚衕、萬春衚衕、迎春里、知春里、暢春園、展春園、春秀路、春華路、春澤路、青春路、長春橋等,無不充滿春的氣息。溯其淵源,多有趣聞與掌故。

以「春」字命名的衚衕

春雨衚衕位於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西側,據《北京市東城區地名志》載:該衚衕北起新開路衚衕,南止建國門內大街,東側有春雨一條、春雨二條。清宣統年間稱「火神廟」,因衚衕內有一座火神廟得名,民國時沿稱。1949年後稱“火神廟衚衕”。火神廟供奉火官重黎,俗稱火神、祝融、赤帝,人們期望通過對火神的崇拜來消弭火災。因廟宇多為木質結構,容易遭受火災,為避免火患,以五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之說,改稱“春雨衚衕”,意為以雨(水)降火,祈望平安、吉祥。

春雨一巷東起朝陽門南小街,南止南衣袍衚衕。春雨二巷西起春雨衚衕,東不通行。乾隆時稱象鼻子衚衕,宣統時稱象鼻子坑。據傳此地曾為皇宮養象之地,設有大象洗澡的水坑。1947年分稱象鼻子前坑、中坑、後坑。1965年將象鼻子前坑、中坑改稱春雨一巷,將後坑稱春雨二巷,皆因西臨春雨衚衕得名。而今該衚衕南段及春雨一條、春雨二條被拆遷,中、北段尚存。

春風衚衕位於西城區南部。據《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載:該衚衕西起牛街,東至小寺街。清代稱「王鄉老衚衕」。民國以後改稱“王老師傅衚衕”。“鄉老”為回族特有的稱謂,凡熱心清真寺事務的虔誠穆斯林均可以此稱之。“老師傅”也是回族對伊斯蘭教宗教職業者的統稱。衚衕由來,一說因前明時王敬一(伊斯蘭教掌教阿訇)居住於此得名。另說宋朝時,朝廷曾讓一個王姓的阿訇掌管清真寺,因其居住在此而得名。1965年更名為“春風衚衕”。1991年對這一地區進行改造,興建了“春風小區”。

春松衚衕位於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東側,北起小雅寶衚衕,南止盛芳衚衕。1947年稱「禮拜寺衚衕」,因衚衕內有一禮拜寺得名。1949年後稱“禮拜寺”。因該衚衕東與松樹院相接,據說院內有一直徑一米左右的古松,鬱鬱蔥蔥,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春松衚衕”。其南口有法興寺,建於明代,為正德年間權宦劉瑾家廟,以壁畫聞名。2000年此地開發時採取部分落架遷建方式,將該廟由原址平行東移300米。而今隨著該地區改造,衚衕走向有所改變,分東西兩段。東段北起小雅寶衚衕,西段北起祿米倉衚衕,南側均至金寶街。

陽春衚衕位於東城區北河沿大街東側,呈南北東西直角狀,北起地安門東大街,西止東黃城根北街,曾稱小蘇州衚衕。該衚衕南面的大取燈衚衕,清代有諴親王府,即康熙帝最小兒子胤祕府第,後降為貝勒府,到了同治年間降為貝子府,由於此建築規格「超標」,故將規模縮小,將北部房屋拆除,劃歸出去,漸成居民區,並形成小巷。據傳有來自蘇州的工匠居住於此,故稱“小蘇州衚衕”。因長安街北側南池子也有一個小蘇州衚衕,為了避免重名,將其改為“陽春衚衕”。“陽春”即溫暖的春天,引申為太平盛世,典自唐朝詩人李白《梁甫吟》:“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向春衚衕位於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呈東西走向,東段曲折。東起北總布衚衕,西止寶蓋衚衕,原稱「小椿樹衚衕」,因衚衕內多植椿樹得名。1965年取嚮往春天之意,以“椿”諧音為「春」,稱“向春衚衕”。

萬春衚衕位於西城區中部偏南,西起廣安門北順城街,南至廣安門內大街,因衚衕南口有「萬春堂」藥鋪得名。清同治年間有山東楊姓郎中在此設「萬春堂」藥鋪,坐堂行醫。因其醫術高超,不久便在南城小有名氣,慕名求醫者甚多,由此本無名的小巷,因藥鋪而稱“萬春堂夾道”,後稱“萬春衚衕”。清末「萬春堂」遷至內城,衚衕之名沿用。20世紀90年代隨著西廂道路的改造和廣安門立交橋的建成,該衚衕消失,只剩下一棵古槐樹,大致能尋到衚衕所處位置。

早春衚衕位於丰台區南苑,三營門大街東側。據《北京市丰台區地名志》載:該衚衕南起東南大道,北至南苑東路。這裏原有棗樹和椿樹,故名「棗椿衚衕」。1949年後為書寫方便,諧音為“早春衚衕”,衚衕兩側均為居民區。隨著三營門地區改造,該衚衕已消失。

樂春坊衚衕,也稱樂春坊,位於西城區東北部,南北彎曲走向,北起白米斜街,南至地安門西大街。民間稱此地為「穿堂門」,因從地安門西大街穿過此街可以直達什剎海。“樂春坊”之得名,一說為私家苑囿。據傳明萬曆年間有從南方來的李姓進士到什剎海遊玩,遂在前海南岸建苑囿,景色宜人,頗有江南園林之趣。有文友即興賦詩“樂在其中,春色滿園,坊間傳頌,意蘊深遠”,遂以“樂春坊”作為園名。多年後李進士告老還鄉,將苑囿轉交他人管理。此後園主幾經更換,最後廢棄,漸變成衚衕,仍以“樂春坊”相稱。二說清末時,附近有一西式磚樓,名“樂春坊”。一樓為洗浴,二樓為娛樂之所。因其名聲遠播,其所在衚衕故以此相稱。民國初該坊廢棄,逐漸形成街巷,初稱“樂春坊衚衕”,簡稱“樂春坊”。

以「春」字命名的街區

迎春里位於西城區南部,據《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載:衚衕呈南北向,南起右安門內西街,北至北京人民印刷廠南牆。沿衚衕西側,共有四排工棚平房,每排六七戶不等。1949年前,這裏多為菜地、墳地、葦坑,後來建築工人在此搭棚居住,建起一排排工人宿舍,當時稱「右安門後身工棚」,後稱住宅區。據曾在此居住過的老人回憶,1963年12月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發表後,“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之句廣為流傳,1965年整頓地名時,引“飛雪迎春到”詩句,定名為“迎春里”,今為迎春里小區。

暢春園位於海淀區東南部,為燕園街道所轄社區,因地處清代「三山五園」之一的暢春園舊址北側得名。暢春園為康熙皇帝在明神宗萬曆皇帝外祖父李偉的清華園(俗稱“李園”)舊址上建造,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有“京師第一名園”之稱。歷時六年全園建築告竣,園內有前湖、後湖、挹海堂、清雅亭、聽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築。

「暢春園」之名為康熙皇帝所賜,他在《御制暢春園記》中寫道:“而以暢春為名,非必其特宜於春日也。夫三統之選建,以子為天之春,丑為地之春,寅為人之春,而易文言稱乾元統天,則四德皆元,四時皆春也……體元出治,於時為春。願言物阜,還使俗醇。暢春之義,以告臣鄰。”可見康熙帝是取“四德皆元”“四時皆春”“六氣通達”“八方來朝”之意命名御園的。

1860年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時將暢春園一併燒毀。此後廢址失於保護,園內殘存建築在同治年間被拆用於圓明園復建工程,民國時期已成荒野。此後,遺址逐漸被闢為稻田和菜地,20世紀80年代被逐漸開發,建起暢春園、芙蓉里等小區。

展春園位於海淀區東南部,南臨北四環路,初稱暫安處。據《北京市海淀區地名志》稱:「一說,清代一親王死後暫時停放在該處,等候安葬,故稱‘暫安處’。另一說,古代有位將軍打仗凱旋,路經該處暫時休息,故稱‘暫安處’。」第三種說法,“因曾是明代帝後靈柩送昌平天壽山(今十三陵)途中暫息之處的名。”

民國時這裏多為亂葬崗子,是只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1949年以後村落逐漸擴大,附近多為農田和菜園。1981年至1990年有多個單位分期在此建設住宅區,共建有多層單元式住宅樓17棟。始建初期曾用「暫安處」之名,1987年正式定名為“展春園”,取“暫”字諧音,意為“展現春天美好景色的花園”。2001年修建北四環路時,在其南面興建了“展春橋”。

知春里位於海淀區東南部,民國時期,這一帶處於西直門外,經白石橋、海淀鎮,至西苑(頤和園、圓明園)御道的東側,附近有大泥窪、小泥窪等小村落,因地勢低洼,下雨積水成窪,遂名「大泥窪」和“小泥窪”,後諧音為“大泥灣”和“小泥灣”。20世紀60年代初仍有農田及窪地,屬東升公社。

1980年開始建設住宅區,1990年基本建成。此地因位於人民大學東側,小區初建時擬稱「文匯里」或“學苑裏”,時為初春時節,最終確定稱「知春里」。“知春”二字多有出處。唐代詩人王勃詩云:“鳥飛林覺曙,魚戲水知春”;杜甫《春夜喜雨》有“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宋代詩人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皆富詩情畫意,盡顯春意盎然之景象。此後所建小區有“知春東里”和“知春西里”之稱。

以「春」字命名的橋樑

長春橋位於海淀區南部,是一座集水路交通於一體的立交橋,橫跨於長河之上,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已有250年的歷史。

長春橋初為木質結構橋樑,橫跨於長河,僅能通行馬車和行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奉乾隆皇帝之命,於長河西岸藍靛廠另立教場,為外火器營並建蓋營房,為了過長河方便而重建該橋。當年城裏的八旗軍政官員每隔幾年要到橋西外火器營里的火器演武廳進行軍事考試,考試這天大批人馬都要從長春橋上經過,如有戰事也要在長春橋以御酒為出征的八旗將士壯行。而每年的西頂廟廟會,不少進香的香客也經過該橋,謂之「過福橋」。

清漪園(頤和園)建成後,長河成為帝後往來京城與御園的水上御道。為便於龍船通過而改建成橋面可移動的弔橋,即有龍船經過時,橋面向兩邊移動,待龍船通過後,再復原成橋,以便人們通行。因長河兩岸綠柳成蔭,春意盎然,又稱「長春橋」。

清高宗弘曆《麥庄橋記》稱:玉泉「折而南經長春、麥庄二橋,夾岸梵字頗麗」,並在《雨後延緣長河旋蹕清禁觀農有喜斐然成章》詩中贊曰:“跋涉曾無十里遙,蘭舟艤待長春橋。順流揚帆豈不逸,我欲因之聊習勞。”據傳光緒年間,長春橋橋下有個小碼頭,是專為皇上和慈禧太后修建的。因為藍靛廠街中有座西頂廟,廟的後面建有行宮,皇上、太后往來頤和園時多在此下龍船,上岸後乘轎來到廟中,先燒香拜佛,然後去往行宮凈手喝茶吃點心。

民國時期,清代所建的長春橋已很破舊,但仍是附近村民往來東西方向的必經之路。當時已無龍船經過,故將橋面改為石板,並設有木質橋欄,長10餘米,寬約5米,橋的兩端用石塊砌築。每至春末夏初,橋的兩側仍是綠柳成蔭。

20世紀60年代修京密引水渠時,將長春橋整體拆除,在其附近興建了一座大橋,仍稱「長春橋」。2005年隨著遠大路、長春橋路、藍靛廠南路的改擴建,將長春橋整體拆除,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大型立交橋,沿稱「長春橋」,其東側為新辟的長春橋路,向東通往三環路,西為遠大路,向西通往西四環路。

長春橋東側有個村落,因緊鄰長春橋而稱長春橋村。20世紀50年代初,「末代太監」孫耀庭從長河西側藍靛廠的立馬關帝廟遷到該村居住過。他八歲凈身,十五歲進宮,伺候過光緒的妃子端康太妃、“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帝”溥儀,親歷了溥儀大婚及出宮等重大歷史事件。1957年夏,他從長春橋村移居到什剎海畔的廣化寺。

以「春」字命名的道路

春秀路位於東城區東北部,工體北里東側,北起東直門外大街,南至工人體育場北路,全長840米。清末東直門外已成較大聚落,在十字坡村東側有南北向河渠,發源於左家莊南側,向南經東大橋至通惠河。民國時成為污水河道,俗稱「臭水河」,直到1949年以後才得以根治,改稱“秀水河”。1981年將明河改為暗溝,上面築路,兩側建起居民樓群,故取春天秀麗之意,又照顧原“秀水”之名,稱“春秀路”。“春秀”典出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凡草木之華者》:“凡草木之華者,春華者冬秀,夏華者春秀,秋華者夏秀,冬華者秋秀。”本指春天抽穗開花,泛指春天盛開的鮮花。

知春路位於海淀區東南部,因臨近知春里得名。東起學院路與西土城路交會處,與北土城路相銜接;西至中關村大街與海淀南路銜接。

此地元代為大都城肅清門的西北部,當時荒無人煙,直到元代中後期才有零散的住戶,明初漸成聚落,但村域極小,周邊多為京城西北郊外的亂葬崗子及農田。其間有多條狹窄的土路相通,民國時以京張鐵路為界,東部屬北京市郊七區,西部屬郊六區,仍有大面積的農田。1980年在此始建居民區,村落及農田逐漸減少,1990年小區基本建成,定名「知春里」。與此同時,為迎接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在該小區北側,自東向西新辟一條道路,因緊鄰知春里小區而稱“知春路”。

北京稱「春華路」的有三條,一條位於海淀區人民大學內,西起西門外萬泉河路,東至東校門,貫穿於校園東西;一條位於朝陽區北京工業大學內,呈“J”形,北起銀杏大道,西至科學樓南路;一條位於朝陽區西北部,西起北苑路,東至清苑路與朝清路交會處,皆取「春華秋實」之意得名。

「春華秋實」出自《漢書·敘傳上》:“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其中“華”古同“花”,即指春天盛開的花,唐駱賓王《疇昔篇》云:“容鬢年年異,春華歲歲同。”也喻青春年華,少壯之時。唐李白《惜餘春賦》:“望夫君兮興咨嗟,橫涕淚兮怨春華。”

春澤路位於丰台區東部,北起臨弘路,南至大紅門西路。這裏地處永定門外南苑路西側,明清時沿通往南苑御道兩側形成數十個村落。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此設有多家企業,90年代以後被逐漸開發,其中在北京木材廠一帶建成建欣苑,並自北向南興建了一條道路,稱「春澤路」。“春澤”即春雨,後比喻恩澤,典出晉代潘岳《西征賦》:“弛秋霜之嚴威,流春澤之渥恩。”

青春路位於懷柔城區西側,北與紅螺寺路銜接,南至南華大街,為懷柔城區繁華街區之一。原為高低不平僅能通行馬車的土路,1971年以後多次拓寬整修,成為南北走向主幹道,因地處城區西部,稱「西大街」。1988年又向北拓建,當年全程通車。1984年初在該路東側建成街心花園,稱“西大街公園”。因園內南側處矗立著一尊青春少女雕塑,又稱“青春公園”。“青春”出自《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一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綠;二指美好的時光,珍貴的年華。20世紀90年代後期西大街再次拓建,因緊鄰青春公園而改稱“青春路”。

供圖/戶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