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克服方艙組件標準不同問題 建築署長指團隊日做逾500張病床

社會事

克服方艙組件標準不同問題 建築署長指團隊日做逾500張病床
社會事

社會事

克服方艙組件標準不同問題 建築署長指團隊日做逾500張病床

2022年04月19日 14:11 最後更新:14:15

建築署署長何永賢接受內地南方英文網等傳媒訪問,描述自己心情「我感覺自己好像奧運會選手,下場後只知道拼命奔跑,用最快速度去完成一切。」。她提及在第五波疫情之初的感受,「老人家、住劏房的房客、抱孩子的媽媽,感染之後因為沒有隔離的地方,在寒風冷雨裡只能等在醫院外面。印象太深了。」

建築署署長何永賢講述方艙醫院興建過程。資料圖片

建築署署長何永賢講述方艙醫院興建過程。資料圖片

從2月19日首次開工至今,中央援港9個項目中,6個方艙醫院項目已完成交付;2個永久性隔離設施竹篙灣項目、啟德項目進度也已超過三分之一;位於落馬洲的應急醫院項目一期也已交付使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要交出兩萬張病床。有人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我們做到了。」她指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接下來她和團隊會在竹篙灣和啟德繼續完成剩下的工作。

更多相片
建築署署長何永賢講述方艙醫院興建過程。資料圖片

建築署署長何永賢接受內地南方英文網等傳媒訪問,描述自己心情「我感覺自己好像奧運會選手,下場後只知道拼命奔跑,用最快速度去完成一切。」。她提及在第五波疫情之初的感受,「老人家、住劏房的房客、抱孩子的媽媽,感染之後因為沒有隔離的地方,在寒風冷雨裡只能等在醫院外面。印象太深了。」

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啟德方艙醫院)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資料圖片

從2月19日首次開工至今,中央援港9個項目中,6個方艙醫院項目已完成交付;2個永久性隔離設施竹篙灣項目、啟德項目進度也已超過三分之一;位於落馬洲的應急醫院項目一期也已交付使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要交出兩萬張病床。有人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我們做到了。」她指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接下來她和團隊會在竹篙灣和啟德繼續完成剩下的工作。

青衣方艙醫院。資料圖片

平均每天要做五百多張病床

啟德郵輪碼頭方艙醫院地盤。資料圖片

青衣所用國標水龍頭一度無法和香港水管接合

青衣興建方艙醫院過程。資料圖片

她能感受到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地搶時間,「能早一天是一天」。她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剛勘察完土地,「下周一上班就收到土地批下來的信息」,隨即中建團隊就立刻進場開工。所有人都抱著和病毒賽跑的心情爭分奪秒,「起初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二十一天完成,最後有些十四天交了,有些十八、十九天交了。」

青衣興建方艙醫院過程。資料圖片

內地展現出來的創新技術也讓她印象深刻。「除了方艙醫院項目,我也接觸到了其他內地援港工程,比如氣膜實驗室在體育館內的安置工作也是我們負責的。」談到氣膜實驗室,她形容「好聰明」。她表示,氣膜實驗室體現出來的創新思維和想像力十分值得香港學習。「建負壓病房在香港一貫的想法都是用木板鐵架之類的常規做法,七天十天能做出來都算很快;但我們沒想到,竟然可以像充氣游泳池那樣用塑料來吹氣。」

「當時,六個最緊急的項目要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竹篙灣和啟德的大型項目也同時開工。」她說。2月19日,竹篙灣、啟德方艙醫院兩個項目同時開工;2月22日,青衣、新田、洪水橋、元朗方艙醫院開工;2月23日,港珠澳大橋、粉嶺方艙醫院開工。短短五天時間內,8個項目全部開工。

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啟德方艙醫院)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資料圖片

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啟德方艙醫院)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資料圖片

平均每天要做五百多張病床

她表示,除了落馬洲應急醫院項目主要由中央負責外,另外8個項目都需要港府部門參與推進,對建築署的團隊是個不小的挑戰,「我們的主力都去和中建合作做這8個工程。」2020年,竹篙灣緊急防疫中心項目就由中建和建築署合作完成。但這一次,情況更加緊急。「同事分別計算了2020年項目和這次項目的耗時和方艙需求。我們要拿出2020年項目60倍的速度,才能完成一個月交付兩萬張病床的目標。」她說,當時計劃要首先完工的青衣方艙醫院,最終七天完工,交付3900張病床,「相當於平均每天都要做五百多張」。

青衣方艙醫院。資料圖片

青衣方艙醫院。資料圖片

青衣所用國標水龍頭一度無法和香港水管接合

青衣方艙醫院作為最先完成的項目,是波折最多的,但也為後面的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當時28日都要交付了,突然接到消息說水管什麼的出問題了,嚇得我馬上飛車到青衣。」原來,因為項目太急,青衣方艙醫院所用的水龍頭為國家標準,無法和香港標準的水管接合。「其實國標配件質量完全沒問題,只是無法和香港用慣的標準接駁。」她說,自此之後,團隊都會特別留心相關配件的標準問題,之後的項目也得以順利推進。

土地天然的缺陷也是建築署需要克服的困難。「好幾塊地都是發展商借出來的,從蓋樓房的角度來說都有不足之處,譬如新田青衣的地都是比較凹凸不平,高低落差較大的。」她表示,青衣方艙醫院交付後,有媒體報道地面不平等缺陷,「但我們沒有選擇只能因地制宜」。她說「畢竟,這是扶危救災的緊急情況,希望大家可以體諒。」。

啟德郵輪碼頭方艙醫院地盤。資料圖片

啟德郵輪碼頭方艙醫院地盤。資料圖片

她能感受到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地搶時間,「能早一天是一天」。她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剛勘察完土地,「下周一上班就收到土地批下來的信息」,隨即中建團隊就立刻進場開工。所有人都抱著和病毒賽跑的心情爭分奪秒,「起初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二十一天完成,最後有些十四天交了,有些十八、十九天交了。」

完工速度背後是所有人加班加點

「我們完全是和疫情打仗的心情,什麼都不想,只想要快,要足夠的床位。」從建築署,到中建,再到統籌項目的發展局,所有參與方艙建設項目的人都在拼盡全力,「大家相互配合支持,不斷溝通,每天大概二十個小時都在工作,停三四個小時睡個覺」。回憶起那段時光,「那種大家向著一個目標,一定要打贏這場仗的心情和表現出來的應變力和戰鬥力」,仍然讓她感動。

為了盡快完工,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全部時間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她看到,同事們為了工程,連續數周每天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以至於在家庭中幾乎「隱形」。但讓她更加感動的是,這些同事們的家人也非常體諒,都表示願意全力支持對方艙醫院工程。「為了幫助社會走出疫情,所有人真的都是奮不顧身。」

這次和中建等內地團隊的合作,也帶給她許多驚喜。「這麼短的時間做成這麼大的項目,只有是在中央一個強大的支援和一個在背後的指揮之下才能做成。」這些年來,她自認建築署也與世界各地有過交流合作,但「這樣龐大的統籌和力量,只有中央」。

青衣興建方艙醫院過程。資料圖片

青衣興建方艙醫院過程。資料圖片

內地展現出來的創新技術也讓她印象深刻。「除了方艙醫院項目,我也接觸到了其他內地援港工程,比如氣膜實驗室在體育館內的安置工作也是我們負責的。」談到氣膜實驗室,她形容「好聰明」。她表示,氣膜實驗室體現出來的創新思維和想像力十分值得香港學習。「建負壓病房在香港一貫的想法都是用木板鐵架之類的常規做法,七天十天能做出來都算很快;但我們沒想到,竟然可以像充氣游泳池那樣用塑料來吹氣。」

內地醫學檢測團隊赴港帶來的快裝負壓硬氣膜核酸實驗室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研發的一種可移動P2實驗室結構系統,為突發疫情下快速進行全民大規模核酸檢測提供了解決方案。這類氣膜實驗室具有搭建快速、機動性強、可收納、易儲存的特點,整套系統採用快裝金屬骨架和特有抗菌膜材,以模塊化拼裝,4小時內完成搭建,保證核酸實驗室在12小時內完成設備調試立即投入使用。

她感慨,「這次合作的交流感覺到,內地的創新技術真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在這次工程項目結束後,自己一定要和同事們多去內地看看,了解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我想,隨著我們對內地的認知更多,我們的眼界會更開闊。」她說,希望未來可以和內地相關團隊保持交流,共同開拓香港建築的未來。

青衣興建方艙醫院過程。資料圖片

青衣興建方艙醫院過程。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何永賢惠州視察公屋組件生產基地 推動業界為新質生產力貢獻

2024年04月16日 18:42 最後更新:18:58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房屋局常任秘書長羅淑佩、建築署署長李翹彥上月底到惠州,視察「簡約公屋」組裝合成(MiC)組件廠房,聽取生產進度匯報、了解智能及自動化製造過程。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這次視察的中建科工,獲總承建商其士——中鐵建設聯營委託,製造元朗攸壆路、屯門第3A區及牛頭角彩興路的「簡約公屋」項目全部共約9,300個MiC組件。廠方大量運用了機械及自動化的工作流程,整個工序井井有條、一絲不苟,令大家對有關生產都非常有信心。首批的數個試裝組件日前已經發運到港,完成試裝後,工程將進一步迅速推展。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表示當日除了看簡約公屋的鋼製MiC組件生產,還參觀了港資企業有利華建材(惠州)有限公司的廠房,了解香港承建商製造鋼筋混凝土MiC組件時所應用的人工智能(AI)自動化MiC模具生產、焊接機械人、自動化鋁窗生產線等。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何永賢FB影片截圖

該廠房也參與了房委會公營房屋項目,她當日在現場就看到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項目的單位組件,大家都期待這些組件陸續運港,化成日後一個個溫暖市民的家,展望未來,房屋局希望可以藉此機會推動業界,為國家提出發展的「新質生產力」作出更深更遠更廣的貢獻。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