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百歲著名文保專家昨逝世 謝辰生:守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

歷史長河

百歲著名文保專家昨逝世  謝辰生:守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百歲著名文保專家昨逝世 謝辰生:守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

2022年05月03日 10:48 最後更新:19: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文博人、文物界著名專家謝辰生昨晨(5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歲。「他這百歲的人生其實就做了一件事,就是一百年為中國文物保護而戰鬥的一生。」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物報社原社長彭卿雲昨日上午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對這位被譽為「一部活的中國文物保護史」的百歲老人作出這樣的概括性評價。

在謝辰生身上,歲月就像一首歌,文物和家國、生活就如一個個音符,早已完美融合流淌在一起。「我癡迷於文物保護,是因為我愛我的國家,愛我的民族。歷史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一個民族不能斷了根丟了魂,所以只要我活著,就會繼續為文物保護盡一份力。」這是他2009年榮獲「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終身成就獎」的一番肺腑之言。

更多相片
中國第一代文博人謝辰生晚年依然堅持工作。(網上圖片合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文博人、文物界著名專家謝辰生昨晨(5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歲。「他這百歲的人生其實就做了一件事,就是一百年為中國文物保護而戰鬥的一生。」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物報社原社長彭卿雲昨日上午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對這位被譽為「一部活的中國文物保護史」的百歲老人作出這樣的概括性評價。

謝辰生(揮手者)在講座上發言。(網上圖片)

1922年出生於北京的謝辰生,秉承家學,但生逢亂世,自幼喪母,從直奉戰爭,到北伐東北易幟,再到「九一八」、「七七事變」,無不牽動著他的生活,改變著他的人生。他在晚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2019年底,這批1952至1958年間的信劄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揭開了當時一場隱秘曲折的「文物爭奪戰」。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後,鄭振鐸被任命為文物局局長,謝辰生也隨之前往文物局工作,開始了文物保護管理和政策法規的起草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初,以鄭振鐸為首的文物「秘密收購」小組就在世界各地搶救流散文物,謝辰生參與並見證了國寶級文物如《中秋帖》、《伯遠帖》、《瀟湘圖》和《韓熙載夜宴圖》等如何搶救回流。

晚年謝辰生和他出版的書。(網上圖片)

謝辰生還推動設立「文化遺產日」,力促《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出台;2009年,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終身成就獎」;2010年,《謝辰生文博文集》、《謝辰生先生往來書劄》出版。

1953年春,謝辰生(後排右三)與時任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前排左三),以及文物局同僚攝於故宮北海團城。(網上圖片)

1950年,謝辰生奉命到當時的遼東半島調查文物保護情況,看到當地人和文物面臨威脅,回京後,毅然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投筆從戎。1951年3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他《從朝鮮前線寄給祖國人民的一封信》。信中說——

北京古觀象台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天文台之一。(網上圖片)

而且,謝辰生也是一位走出象牙塔以行動保護文物及古蹟的人,他很欣賞唐代詩人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中的兩句詩「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意思指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蹟,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

中國第一代文博人謝辰生晚年依然堅持工作。(網上圖片合成)

中國第一代文博人謝辰生晚年依然堅持工作。(網上圖片合成)

1922年出生於北京的謝辰生,秉承家學,但生逢亂世,自幼喪母,從直奉戰爭,到北伐東北易幟,再到「九一八」、「七七事變」,無不牽動著他的生活,改變著他的人生。他在晚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今日之青年也許永遠無法理解我們那代人火一般的愛國心。季羨林先生曾言:『我平生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這份情懷,只有真正經歷過國破山河在時代的人才能體悟,才知珍惜。」

所以,在他身上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毅,以及歷史淬鍊出的無悔。由於哥哥謝國楨是著名歷史學研究學者,跟隨梁啟超學習研究,謝辰生自幼受到大哥影響,對歷史有著濃厚興趣。從1946年起,開始擔任知名學者兼社會活動家鄭振鐸業務秘書,接觸文物保護工作。

在戰時,他編撰了《甲午以後留存日本文物目錄》、《中國歷史參考圖譜》、《蘊輝齋名畫集》和《域外所藏中國名畫集》等書籍,並前往上海清理文物。

謝辰生(揮手者)在講座上發言。(網上圖片)

謝辰生(揮手者)在講座上發言。(網上圖片)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後,鄭振鐸被任命為文物局局長,謝辰生也隨之前往文物局工作,開始了文物保護管理和政策法規的起草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初,以鄭振鐸為首的文物「秘密收購」小組就在世界各地搶救流散文物,謝辰生參與並見證了國寶級文物如《中秋帖》、《伯遠帖》、《瀟湘圖》和《韓熙載夜宴圖》等如何搶救回流。

1982年,謝辰生主持起草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之後,他又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並撰寫首版前言,首次明確提出了「文物」的定義,還加以全面系統論述:「文物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二者是互為目的,互為手段,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結合文物自身特點,使文物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系統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發展和完善以文物為研究物件的文物學。這是社會和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著名古典文獻學家兼書法家啟功先生閱後稱讚:「一篇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的總結,看了增加無數知識。」

2019年底,這批1952至1958年間的信劄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揭開了當時一場隱秘曲折的「文物爭奪戰」。

2019年底,這批1952至1958年間的信劄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揭開了當時一場隱秘曲折的「文物爭奪戰」。

謝辰生還推動設立「文化遺產日」,力促《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出台;2009年,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終身成就獎」;2010年,《謝辰生文博文集》、《謝辰生先生往來書劄》出版。

謝辰生晚年擔任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年近百歲仍為文博工作殫精竭慮,建言獻策。堪稱是我國文物界的領軍人物,也被老一輩文物工作者喻為「祖國文物的守護人」。

2018年,姚遠撰寫、謝辰生口述的《謝辰生口述》揭開了更多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的過往故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城牆和西安城牆的保護到二十一世紀以來與「推土機」的抗爭等,在這部口述回憶錄中都有詳細記載。

值得一提的是,謝辰生不但將「文物保護」從實踐上升到理論,實現法理建設與學理建設相統一,構建中國特色文物學科,他同時也在生活中踐行保護文物。

晚年謝辰生和他出版的書。(網上圖片)

晚年謝辰生和他出版的書。(網上圖片)

1950年,謝辰生奉命到當時的遼東半島調查文物保護情況,看到當地人和文物面臨威脅,回京後,毅然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投筆從戎。1951年3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他《從朝鮮前線寄給祖國人民的一封信》。信中說——

 「我路過朝鮮李王曾經的遺址。那裡現在是一個國立的歷史博物館,裡邊有一些明代的建築。可惜這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就在我們到達的那天下午被敵機轟炸了!這一次轟炸,有九十六位居民犧牲了,六十多名受了傷,在火還燃燒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志冒火搶救出來一百多軸字畫和一些陶瓷器。」

1959年的一天深夜,時任文物局副局長王書莊交給謝辰生一項緊急任務,要以最快速度寫一份保護西安城牆的報告給國務院。因為時任文化部副部長錢俊瑞接到中央指示:北京城牆恐怕保不住了,為了防止其他城市傚仿,保護西安城牆事關重大。謝辰生馬上找來同事羅哲文和陳明達,緊急整理材料和建議,以文化部名義上報中央。同年,國務院發出《關於保護西安城牆的通知》。1961年,西安城牆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3年春,謝辰生(後排右三)與時任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前排左三),以及文物局同僚攝於故宮北海團城。(網上圖片)

1953年春,謝辰生(後排右三)與時任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前排左三),以及文物局同僚攝於故宮北海團城。(網上圖片)

而且,謝辰生也是一位走出象牙塔以行動保護文物及古蹟的人,他很欣賞唐代詩人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中的兩句詩「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意思指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蹟,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

這正好體現了他為何在瘋狂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勇於為文物的安危奔走呼號,為力保北京古觀象台遺蹟而上書周恩來總理。

北京古觀象台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也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築完整、儀器配套齊全、歷史悠久而聞名。該觀象台建於明代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台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的。明末清初時期,它還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北京古觀象台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天文台之一。(網上圖片)

北京古觀象台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天文台之一。(網上圖片)

今天,人們經過北京建國門立交橋時還能看到觀象台,背後也有段文物保護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準備興建中國第一條地鐵,一期工程正好要穿過觀象台底下,施工單位打算把觀象台拆掉,移放到他處保存。當時,修建中國第一條地鐵是何等的大事,施工單位也已經考慮到把觀象台異地保存,一般人也就沒甚麼異議了。

但是,謝辰生和另一位同事羅哲文思來想去,覺得不宜拆掉,最後決定上書周恩來總理,希望這座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保持連續觀測記錄最悠久的明清兩代國家天文台能夠原址保護。周恩來看後,決定地鐵在這裡繞道過去,還親自批了繞道所需的經費。

在謝辰生的堅持下,人們今日才能看到北京、西安等古都的文化遺存,著名的良渚古城遺址才能夠最終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正如謝辰生生前所言:「守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他為文物保護所奮鬥的一生正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往下看更多文章

樂官夔「一夔已足」 差點被誤會成一足怪獸

2024年03月29日 20:00 最後更新:10:40

「一夔已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戰國呂不韋所寫的《呂氏春秋》,在《察傳》中有提及:「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日夔一足,非一足也。』」

傳說在黃帝時代,東海山上出現了一隻全身泛青色的怪獸。雖牠形狀似牛,卻頭上無角。哪怕只有一條腿,仍健步如飛。聽說在遠處看過牠的人都不敢直視牠,只因牠眼睛迸發的光芒堪比日月星辰,鼻子一搧一搧的,時不時發出比打雷還響的吼聲,實在滲人得很。這樣的生物人們都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稱之為「夔」。

夔。(網上圖片)

夔。(網上圖片)

幸好,這隻怪獸最終被一名勇士給收復了,當勇士把牠獻到黃帝眼前時,黃帝眼都不眨的就派人殺掉這頭猛獸。為了彰顯斬殺這頭異獸的榮光,黃帝把怪獸的皮給剝了下來,並用它制成了一面大鼓。這面鼓可神奇了,只要輕輕一敲,聲音就可以傳到五百里以外的地方。

到了堯時,夔獸的故事已經被眾人所遺忘。不過恰巧的是,此時民間出現了一位很有名氣的樂師,而他的名字也叫作「夔」。這名名叫「夔」的樂師可不是怪獸,相反是一個音樂天才。他精通音律,擅長擊罄。據說只要樂師夔一擊罄,就連遠在森林的野獸們都會趕到他的身邊,隨著音樂節奏而跳舞。

罄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制成的打擊樂器。(網上圖片)

罄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制成的打擊樂器。(網上圖片)

由於舜十分認同音樂能教化萬民、體現天地精神的作用,所以他繼位後就著手選拔樂官。他派重黎到民間去尋找合適的人來擔當如此重任,而重黎推薦的人正是夔。夔成為樂官後也不負眾望,他到處正音協律、傳播音樂,可謂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後來重黎擔心夔工作過為繁重,便建議舜再找幾位樂師協助夔的任務。可是舜聽後只顧搖頭拒絕道:「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樣的人才,一個就足夠了!」果然不出舜所料,夔盡職盡責,成功透過音樂把中原的文化傳播到了四方各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儘管夔功績累累,但後人對他的認識仍不多,甚至不少人把他跟黃帝時代的夔獸混為一談。因為舜曾經說過「夔者一而足」,所以很多人就訛傳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嚇得魯哀公得知後連忙向孔子請教。「我聽說樂官夔只有一條腿,是這樣的嗎?」孔子聽後不由得笑了笑,擺擺手道:「不是這樣的。一條腿的是黃帝時期所捕捉到的怪夔,但我們樂官夔可是人啊!怎麼會只有一條腿呢?」見孔子堅決地否定,魯哀公便追問道:「那『夔者一而足』這句話到底是甚麼意思呀?」孔子不徐不疾地解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精通音律的夔有一個就夠了,並不是說他只長了一條腿。」後來人們避免誤會,都把「夔一足」的說法改成「夔已足」。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一夔已足」這個成語,形容只要是專門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