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個警員,一個特首

博客文章

一個警員,一個特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個警員,一個特首

2022年05月09日 13:30 最後更新:14:0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李家超以1416票成為第六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人選,可喜、可賀!相信中央很快作出實質性任命,開啟香港的新篇章。

選舉現場直播截圖。圖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選舉現場直播截圖。圖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在疫情下暢順完成這場選舉,李家超高票當選實屬不易,不少選委放下內地的工作,從四面八方專程回港投票盡選委之責,也是對新一任特首的支持和肯定,李家超是不二之選。

此時,李家超正處於高光時刻。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從一個警員在一個小警隊出發,兢兢業業走過四十多年的公職生涯,一步步登頂成為萬人矚目的特首,這過程的艱辛和奮鬥,是一個勵志的香港故事。

李先生成為香港第一責任人,在“登頂”後絕不是風光無限,相反是處處荊棘,香港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將如海嘯般席捲而來,是否“好漢”還看他日。

最近有不少機構和媒體做民調,瞭解市民最關心、最期望下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我歸納一下集中有四方面:

一是房屋土地問題。

這個問題從特區政府成立之時,已經放在行政長官的案枱上,歷任特首都承諾任內地要作出改善。

不幸的是,政府的決心和政策長期受利益集團的圍堵和綁架,反對派不顧市民的呼聲,也配合利益集團處處設障,使房屋問題持續惡化,樓價年年攀歷史新高,導致民怨爆發演變為街頭運動,這是深刻的教訓。

中央不得已出手完善選舉制度,改變了立法會的成分構成,實現由“愛國者”為主體,為政府的施政掃除了形形式式的障礙。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的長、中、短期方案,已經放在新特首面前,不需要花時間再搞什麼大辯論、大調研,一旦上任後即可擼起袖子幹起來。

市民關心的是,特首能否有決心改革陳規舊習,實現他提出讓市民提前上樓的承諾,始終如一地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

二是經濟發展問題。

香港經歷了三年疫情打擊,經濟增長遲緩,不少行業倒閉,基本處於吃老本的狀態,金山銀山也有用完的時候。

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鞏固金融中心,發展創科帶動經濟轉型,推動文化創意多元化,最重要一點是將北部都會區,作為來屆政府的發展引擎。

客觀而言,政綱中對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政策著墨不多,甚至較為空洞和粗線條,或許這正是他從員警向特首轉型需要跨越的懸崖差距。

儘管如此,大家對他施政理念“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普遍是認同的,點出了香港不進則退,自我削弱優勢的要害。

多年來香港人靠抓住機遇,拼搏打造了一個自由、多元、法治、連接國際市場的小型經濟體,為內地改革開放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作出貢獻。這其中最重要的經驗,是香港背靠祖國,緊貼內地所需,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當下,香港重新起步,最重要的引擎已經轉移到大灣區,尤其是連接深圳的北部地區,如能借助各界有能之士的智慧,共同規劃,共謀對策,或許這五年香港會有一個新的飛躍。

不可忽視,受國際不同政治集團的爭鬥,地緣政治特別是中美博弈,直接或間接影響香港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優勢,甚至會成為發展的壓力。

作為特首,要有國際視野作出前瞻性預判,提前謀劃趨利避害的預案,使香港這條小船可以平穩前進。

三是醫療貧乏問題。

疫情肆虐三年,特別是第五波的Omicron暴露了香港醫療不堪一擊,導致119萬餘人感染(政府數據),死亡9131例,付出很慘重的代價。

改革醫療體制,擴充醫療體系,已經到了急不容緩的地步,但這是後話。

當下比較著急的是防疫,在病毒不會短時間內消失,新的有效藥物還未出現,疫情隨時會捲土重來,新一屆政府不能再犯“動態清零”或“病毒共存”之間左搖右擺的錯誤,貽誤抗疫的最佳時機。

醫療是一個專業,直接關係到市民的生老病死,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希望特首在重組新班子時,有眼光、有胸襟選出勇於擔當的專業人士加盟管治團隊,唯有用改革的思維和辦法,才能解決困難重重的醫療問題。

四是教育育才問題。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不能不提及最近中文大學校董會再續聘段崇智為校長一事。

他的政治取態、對學生價值觀,在2019年已有充分的表露,在此不贅。

為了適應香港回歸了的教育現實和需求,在此建議,重新審議中大段校長的續約問題,以端正辦校的方向。

作為政府,掌握厐大財政資源和人力資源,首先要帶頭作出改變。

這些權力必須用好、用得其所,校監才不會虛有其名。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集中地。

日前中央特別要求,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努力打造成創新人才示範區,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還要求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

這是中央賦予香港一項歷史性的任務,也是我們能否保持金融、創科領先地位的關鍵。

未來五年,是撥亂反正、重整旗鼓的五年,新特首要交出市民滿意的成績,除了大力推行改革外,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高尚情懷,香港才會再次輝煌。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李家超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2024年04月22日 14:33 最後更新:14:4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新加坡總理公署4月15日發表聲明說,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議員一致支持黃循財擔任新總理。

新總理將於5月15日20時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接棒總理的是51歲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70後的黃循財,2011年才進入新加坡政壇。他並非出身政治世家,曾任李顯龍總理私人秘書。

黃循財原本知名度不高,歷任過文化部、教育部、國家發展部、財政部等不同職位,曾任新加坡抗擊新冠疫情工作組負責人,在新冠疫情期間被普遍認為抗疫有功,擊敗了當時聲量高的貿工部長陳振聲、交通部長王乙康等人,成為接班黑馬。

「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

2022年中,以黃循財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啓動「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

啟動大會上,黃循財曾表示這一運動的目標是「更新社會契約,讓新加坡社會和制度惠及多數人、珍視擁有不同才能者,並給予所有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一年內,有20多萬名新加坡國民向政府提出意見。

2023年10月,人民行動黨公佈了長達177頁的「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中期報告——題為「建設我們共同的未來」(Building Our Shared Future),全面勾勒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還提出了涉及教育、就業等方面的七大改變。

這一報告有助於我們瞭解黃循財團隊的施政思路。

從報告釐定的挑戰,看香港與新加坡的合作空間

報告釐定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來自內外部。

總結而言包括:第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導致新加坡等小國的發展環境變得更加不友善。

第二,科技進步導致現有工作變得過時。

第三,不平等加劇和社會流動性放緩已經導致許多發達國家社會分裂,並將在新加坡社會產生類似的壓力。

第四,新加坡人口迅速老齡化,土地和勞動力有限。

第五,在處理上述挑戰的同時,必須實現減排目標。

從這一章節來看,新加坡似乎與香港面臨諸多類似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地緣政治、技術發展、社會結構的改變。

既然兩地面對的挑戰有相通之處,那就一定會有深化合作以克服挑戰的機會。
這些機會舉例而言,包括第一,共同構建數字化貿易平台、維護區域供應鏈安全穩定。

第二,共同制定數字經濟領域亞太標準,迎接web 3.0發展機遇。

第三,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共同維護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繁榮穩定。

第四,合作開拓東南亞及中國內地市場,發展銀髮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

第五,探索碳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在綠色債券、碳排放標準制定上互相配合,服務全球氣候治理。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在思考新加坡當前整體定位時,人民行動黨領導層使用的表述原文如下:「我國雖然比過去更加發達,但始終是小國寡民,也因此有許多脆弱之處。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他國家沒有義務伸出援手。因此,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抵擋風雨,齊心協力,共創未來。」

可見,黃循財為代表的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延續了李光耀時期的思路,即在大國的交鋒中求生存並謀求發展利益。

上年10月,黃循財在華盛頓出席智庫對話會時表示「中美競爭不是一場零和競賽——不是一方獲勝,另一方失敗。世界足夠大,容得下美國和中國,兩國可以共存、共同發展。中美關係既有競爭的因素,也有許多建設性接觸的因素。」

對中國,黃曾表態繼續期望中國為地區可持續發展和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歡迎並支持中方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

新方希望和中國一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維護世貿組織規則,維護公平、開放、包容的合作框架。

對美國,黃循財也曾表態「珍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存在,希望繼續發展包括防務在內的新美雙邊夥伴關係(新加坡已經從美國購買了F-35戰鬥機,這是作為美國重要防務夥伴的標誌之一)。

此外,黃循財的另一個特點是,他更願意強調新加坡作為東盟領導者的角色,希望代表東盟開展對外政治經濟活動。

他本人曾多次在採訪中強調,「從新加坡和東南亞所有國家的角度來看,美國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而中國現在也是東南亞所有國家的好朋友。我們希望與這兩個國家都成為朋友。畢竟,最好的朋友應該不止一個」。

早在2017年6月,黃循財也曾在新加坡參與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活動,當時他正擔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

同樣也是站在東盟立場上,提出了東盟與香港通過自貿協定建立更緊密經貿聯繫的積極意義。「東盟是香港第二大交易夥伴,新加坡非常樂於協助促進香港與東盟的關係」。

香港社會各界都要把握時機積極作為

新加坡既是香港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香港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競爭者,特別是在貿易、航運服務等領域。

香港社會各界都有必要充分了解新加坡新執政團隊的施政思路,爭取在其權力交接期積極作為,與新的班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