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切從親「蜜」開始

博客文章

一切從親「蜜」開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切從親「蜜」開始

2022年05月16日 09:06

將要到來的星期五,大家除了會說「520我愛你」以外,可否也把你的愛分一點給對地球非常重要的物種:蜜蜂?因為在2017年聯合國大會宣佈5月20日為「世界蜜蜂日」,紀念三個世紀前來自斯洛文尼亞現代養蜂先驅安東揚沙(Anton Janša)的生日。今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親「蜜」關係對人類的存亡有多麼的關鍵。

愛因斯坦曾透過計算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了,人類也將活不過四年。」因為近四分之三的農作物是靠蜜蜂及其他昆蟲傳播花粉,我們大約三分之一的食物供應是經由蜜蜂授粉才能有收成。授粉是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確保許多栽培和野生植物的繁殖,對糧食生産、人類生計和生物多樣性也至關重要。換言之,蜜蜂絕種會導致糧食短缺、食物價格上升、飢荒等後果。

在花叢漫天飛舞傳粉的小蜜蜂,是地球生態平衡的守護者。

在花叢漫天飛舞傳粉的小蜜蜂,是地球生態平衡的守護者。

聯合國警告,近35%的無脊椎動物授粉者如蜜蜂和蝴蝶,都已經面臨滅絕危機。過去50年來全球因氣候變遷、環境污染,令蜜蜂數量因棲息處大減而驟降,許多地方的野生蜂數量早已無法幫農作物正常授粉,中國、歐洲及北美某些地區,農民只好在授粉期租借蜜蜂來授粉。然而蜜蜂遭人為遷徙會增加不同蜂種間的疾病傳染,農藥污染也影響蜜蜂腦部發育,大自然保育成為了當前一大難關。

糧食供應問題存在已久並愈趨嚴重,《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全球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的人數達到過去五年的最高水平,當中55個國家和地區中至少1.55億人陷入危機級別或更嚴峻的致命饑荒狀況,按年增加約2千萬人,必須要盡速行動才可拯救生命。

2016年首屆「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獲獎者袁隆平,在高產雜交水稻技術研究上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商業化生產後比傳統水稻多出20%,中國有接近57%的稻田使用,增產的糧食估算可以多養活超過7,000萬人。雜交水稻技術亦被推廣至飽受饑荒困擾的國家,促進當地的糧食供應的安全性。

袁院士雖於去年過世,他的理想和貢獻卻由兒子及年輕一代傳承,2021年6月袁定陽與團隊來到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開展「袁夢計劃」二期,計劃在「十四五」期間種植耐鹽鹼水稻20萬畝,幫助當地水稻種植戶增加收入。

以往糧食問題好像離我們身處的香港很遠,但幾波疫情下也有不少人會因為害怕入口供應不穩而到超市街市搶糧。空空如也的貨架幾星期已回復正常,但那些沒有我們幸運的地方,可以想像如要面對長期糧食不足是多麼可怕…

正如蜜蜂的小小身軀可以有著重大貢獻,我們在即將到來的520,也可以由微小的食物欣賞,感恩生活的幸福。

作者: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