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有觀點認為,做好ESG需要投入大量資本,短期效益可能受到一定衝擊;亦有分析指,企業在ESG方面的投入有利於長遠提升營運效益,足以抵消投資成本,此外亦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等。莊銓盛表示,如何平衡ESG的投入和經濟效益的確較為困難,部分原因是因為目前全球對ESG尚未有統一的績效標準,而ESG在每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和可實施的方向等都不同。  莊銓盛認為,這一問題的破解思路在於每個行業、企業都需針對自身實際情況找到在ESG方面可操作的落腳點。他以思科新辦公室為例,指對辦公室的智能化、節能化改造並非只有ESG方面的考量,同時亦會考慮如何有效提升員工的辦公效率等。多次使用 不會浪費  而在產品設計和生產等過程中,則嵌入可持續性、「循環經濟」原則。莊解釋,在傳統的「性經濟」中,企業將產品售賣給客戶、客戶使用完畢後,產品便會被丟棄;而將「循環經濟」原則納入業務考量後,產品則不止是被消費、被處理的東西,亦是可以反復使用的資產。但這亦要求公司在設計、採購、銷售,乃至供應鏈等方面都做足準備。  此外,莊亦強調ESG中的G,即Governance管治部分,比如要讓員工知曉公司在ESG方面的方向和目標,並鼓勵他們一起參與。他表示,思科早前鼓勵員工為新辦公室的設計提出建議,這亦可增強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