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專家幻想上千無人機群到台海參戰 內地軍事家:想攞美國官方重金支持

博客文章

美專家幻想上千無人機群到台海參戰 內地軍事家:想攞美國官方重金支持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專家幻想上千無人機群到台海參戰 內地軍事家:想攞美國官方重金支持

2022年05月17日 14:28 最後更新:14:30

據美國《空軍雜誌》15日報道,多名美國專家近日齊聚線上,慶祝美國空軍協會所屬的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成立新機構「無人機與自主研究中心」(MI-UAS)。

除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外,專家小組認為,無人駕駛飛行器和自主飛機,可能會為在台灣海峽等對抗激烈的領域作戰,提供解決方案,他們建議,盡早將人工智慧用於此類用途,也有專家提到用上千架無人機擊敗中國。

米切爾研究所無人機和自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該中心負責人凱特琳·李表示,中國已經開發了射程非常遠的飛彈、電子戰系統和其他投射能力很強的系統,這些能力「可能會嚴重限制甚至阻止美國捍衛自身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利益的能力」,相反無人機可能在這場鬥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凱特琳表示,美軍「捕食者」和「死神」等無人機,已降低操作人員的風險,成本比有人駕駛飛機更低。然而,將無人機用於大國競爭,並實現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的作戰要求,即無人駕駛飛機成為「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戰鬥機和B-21轟炸機平台的一部分,將需要改變美國防部對使用無人駕駛飛機系統的看法。

蘭德公司防務研究員奧奇馬內克。

蘭德公司防務研究員奧奇馬內克。

曾在奧巴馬時代負責部隊發展的副助理國防部長、蘭德公司防務研究員奧奇馬內克(David Ochmanek)則重點指出中國威脅。他表示,「每個人都知道,中國在過去20多年廣泛部署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將得到發揮。奧奇馬內克描述了一個假想的美國對台灣的介入:它將面臨中國對美國基地的密集攻擊,以及對美國天基感測器和指揮與控制系統的攻擊。他認為,中國擁有高精度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世界一流的綜合防空系統、能力越來越強的戰鬥機和戰鬥機機組人員。」

奧奇馬內克給出的應對這種方法是,「想像一下台灣和台灣海峽上空有1000架無人機」,這種小型飛機將以高亞音速飛行,雷達特徵與F-35無法區分。無人機將在前方執行感測器任務,而有人駕駛飛機在後方飛行。同時,一些無人機蒐集和共用目標數據,其他無人機則可以配備干擾設備。奧奇馬內克形容,「當你的視野裡充斥著這些東西,你必須殺死它們」,「如果你不殺死那些感測器,我們會找到你,如果我們找到你,我們就會殺死你。」

美國空軍部長特別助理格雷森(Tim Grayson)表示,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使無人機的任務多樣化。美空軍可以使用這些平台攻擊有人駕駛飛機、昂貴的地對空飛彈系統和干擾系統。

奧奇馬內克分析指,在幾年內而不是幾十年內達到設想的場景,意味著自主駕駛無人機投入使用,而這需要人工智慧技術。雖然與會者一致認為仍然需要人為監督,但他們認為,人工智慧已經為今天的一些任務做好了準備,但認證和相關學說需要迎頭趕上。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無人機對於未來空中作戰的地位很重要,甚至是革命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這幾名專家實際上只是把無人機一些眾所周知的功能,用在涉及台海的場景中以吸引眼球,這種做法和這些人的專家身份並不相符。

張學峰認為,幾名美國專家所說的觀點只不過是給美空軍協會下屬的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新機構成立「站台」的表演。他們試圖把中國描繪成「滅霸」一樣強大,然後又幻想用無人機打敗中國,從中獲取快感的同時,指望未來獲得美國國防部或國會對美國空軍無人機計劃的重金支持。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