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晚清經濟命脈竟由英國人控制 赫德執掌中國海關近50年

歷史長河

晚清經濟命脈竟由英國人控制   赫德執掌中國海關近50年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晚清經濟命脈竟由英國人控制 赫德執掌中國海關近50年

2022年05月25日 10:00 最後更新:10:12

鴉片戰爭後,中國屢次遭列強欺壓,喪失國土之餘,在內政外交上也遭歐美掣肘,列強在華代理人往往在經濟、外事等部門佔據要津,權勢亦大。當中有一位曾掌控晚清經濟命脈近半個世紀,還差點當上中國的海軍司令。此人就是執掌中國海關長達50年的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

不過,按當時的國情,讓洋人來管理中國海關事務,對於清政府來說,也可說是無奈的選擇,因為受不平等條約的壓迫,清政府辦海關,必須要「邀請外國人幫辦」;另外,清政府四大海關,早已經千瘡百孔、腐爛透頂。

更多相片
掌控晚清經濟命脈的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網上圖片)

鴉片戰爭後,中國屢次遭列強欺壓,喪失國土之餘,在內政外交上也遭歐美掣肘,列強在華代理人往往在經濟、外事等部門佔據要津,權勢亦大。當中有一位曾掌控晚清經濟命脈近半個世紀,還差點當上中國的海軍司令。此人就是執掌中國海關長達50年的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

粵海關大樓舊址。(網上圖片)

赫德於1854年來華工作,歷任英國駐寧波領事館翻譯、廣州粵海關副稅務司,1861年接替同胞李泰國,出任代理總稅務司職務,兩年後轉正。赫德正式掌舵海關,便將之「專享」,容不得他人覬覦染指。當獲得絕對權威後,赫德放開手腳,大力改革海關管理體制,力圖將之拓展成中國最清廉、效率最高的部門。

清朝的中國海關腐敗現象嚴重。(網上圖片)

憑藉海關工作成就,赫德頻頻以「客卿」的身份對清廷建言獻策,在內政外交方面提出過很多尖銳的改革意見。早在1865年,赫德便向總理衙門呈遞由他撰寫的《局外旁觀論》,以局外人的姿態,要求清廷效法歐美「改革自強」,以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清廷將此文下發給各地督撫討論,立時引起一場政壇大震動,開「洋務運動」先聲。

晚清三任海關總稅務司皆為英國人。(網上圖片)

赫德不僅插手中國內政,還屢屢參與清廷外交事務,在中法和談、庚子和談等事件中,都充當了清廷與外國溝通的「橋樑」。事實上,赫德在代表清廷對外談判時,基本上能堅持和維護中國的利益、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盡量減少損失之下幫助中國達成相對合理的條約。

1908年,赫德由上海離開,海關關員列隊送行。(網上圖片)

1873年,日本派艦侵擾台灣,清廷震動,於是,購置戰艦、組建海軍一事排上日程。赫德作為購置戰艦的負責人,在1879年為清廷採購了12艘戰艦,但噸位與作戰能力均無法與英國遠東戰艦相抗衡,以消解英國國內對他的顧慮。同年,赫德又向清廷建議設立總海防司署,自薦出任總海防司。

保存在其母校的赫德畫像。(網上圖片)

赫德的建議剛一提出,馬上便被李鴻章的心腹幕僚薛福成識破。薛福成認為,赫德本已掌握國家財政,若再控制海軍,好比為虎添翼,後患無窮。李鴻章認為極有道理,便向清廷力陳由赫德掌控海軍的危害性,所以,等到1885年設立海軍衙門時,赫德便被排除在管理者之外。《清史稿》載:「時總稅務司赫德喜言事,總署議授為總海防司,福成上書力爭,乃止。」

掌控晚清經濟命脈的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網上圖片)

掌控晚清經濟命脈的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網上圖片)

赫德於1854年來華工作,歷任英國駐寧波領事館翻譯、廣州粵海關副稅務司,1861年接替同胞李泰國,出任代理總稅務司職務,兩年後轉正。赫德正式掌舵海關,便將之「專享」,容不得他人覬覦染指。當獲得絕對權威後,赫德放開手腳,大力改革海關管理體制,力圖將之拓展成中國最清廉、效率最高的部門。

赫德改革海關效果可謂立竿見影,1861年始,他僅用了26年,便將海關稅收由496萬兩白銀增至2000萬兩,佔當時清廷總稅收的24%。海關稅收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最穩定,為清廷從事洋務運動、賠償債務提供充足資金流和信用擔保。赫德憑藉著這些業績,自然被清廷上下視為「財爺」,無論如何都不敢得罪。

粵海關大樓舊址。(網上圖片)

粵海關大樓舊址。(網上圖片)

憑藉海關工作成就,赫德頻頻以「客卿」的身份對清廷建言獻策,在內政外交方面提出過很多尖銳的改革意見。早在1865年,赫德便向總理衙門呈遞由他撰寫的《局外旁觀論》,以局外人的姿態,要求清廷效法歐美「改革自強」,以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清廷將此文下發給各地督撫討論,立時引起一場政壇大震動,開「洋務運動」先聲。

清朝的中國海關腐敗現象嚴重。(網上圖片)

清朝的中國海關腐敗現象嚴重。(網上圖片)

赫德不僅插手中國內政,還屢屢參與清廷外交事務,在中法和談、庚子和談等事件中,都充當了清廷與外國溝通的「橋樑」。事實上,赫德在代表清廷對外談判時,基本上能堅持和維護中國的利益、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盡量減少損失之下幫助中國達成相對合理的條約。

赫德雖不失為中國的「好朋友」,然而,畢竟非中國人,他替中國做事的終極目標,無非還是想為英國擴大在華權益服務。這點在他意圖染指中國海軍事務、自薦擔任海軍司令一事上,體現明顯。

晚清三任海關總稅務司皆為英國人。(網上圖片)

晚清三任海關總稅務司皆為英國人。(網上圖片)

1873年,日本派艦侵擾台灣,清廷震動,於是,購置戰艦、組建海軍一事排上日程。赫德作為購置戰艦的負責人,在1879年為清廷採購了12艘戰艦,但噸位與作戰能力均無法與英國遠東戰艦相抗衡,以消解英國國內對他的顧慮。同年,赫德又向清廷建議設立總海防司署,自薦出任總海防司。

1908年,赫德由上海離開,海關關員列隊送行。(網上圖片)

1908年,赫德由上海離開,海關關員列隊送行。(網上圖片)

赫德的建議剛一提出,馬上便被李鴻章的心腹幕僚薛福成識破。薛福成認為,赫德本已掌握國家財政,若再控制海軍,好比為虎添翼,後患無窮。李鴻章認為極有道理,便向清廷力陳由赫德掌控海軍的危害性,所以,等到1885年設立海軍衙門時,赫德便被排除在管理者之外。《清史稿》載:「時總稅務司赫德喜言事,總署議授為總海防司,福成上書力爭,乃止。」

1908年,在中國生活了54年後,赫德寫下一首意味深長的詩,稱「你嬉戲已足,你吃飽喝足,該是你離去的時候了」,在同年4月13日啟程回國。當天,清朝大小官員、各界名流及歐美駐華使節共計上千人前往送行。赫德回國後,依然掛著海關總稅務司的頭銜。

保存在其母校的赫德畫像。(網上圖片)

保存在其母校的赫德畫像。(網上圖片)

1911年9月20日,赫德帶著對中國的依戀,在住所壽終正寢,終年77歲。清廷聞訊後為赫德致哀,並追授他為太子太保。就在赫德去世後145天,宣統帝頒布退位詔,赫德為之效力整整50年的大清帝國覆亡。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