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專家憂江豚再陷生態危機

社會事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專家憂江豚再陷生態危機
社會事

社會事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專家憂江豚再陷生態危機

2022年05月26日 08:24 最後更新:12:45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研究在南丫島以西海域,興建新的海泥卸置區,署方近日披露的文件聲稱「選址非江豚主要出沒的生境」,但有海豚保育組織發現,署方於一九年就該項目申請環評時曾指「研究範圍屬江豚出沒水域」,質疑短短三年間改變說法有何理據,而據組織多年觀察,施工海域一直屬江豚主要棲息地。有海洋生態專家更擔心一旦展開工程,會重演當年石鼓洲垃圾焚化爐動工後,大批江豚死亡的悲劇,令屬易危物種的江豚再陷生態危機。 

當局打算在南丫島以西海域興建新的海泥坑,並指上址「非江豚主要出沒生境」,引起保育團體不滿。

當局打算在南丫島以西海域興建新的海泥坑,並指上址「非江豚主要出沒生境」,引起保育團體不滿。

為確保航運安全,當局會定期清理俗稱「海泥」的海牀沉積物以疏浚航道,而被挖出來的海泥可能含重金屬,須卸置於指定的污泥坑,現時本港在沙洲以東及大小磨刀以南設有兩個污泥坑,但前者將於二七年後耗盡,當局其後發現位於南丫島以西,原本預留作貨櫃碼頭配套設施的海域適合興建新海泥坑,預計整個使用期達二十年,工程最快於二五年底啟用。

最新環評指非主要出沒生境

近日土木工程拓展署披露該工程的最新相關文件,指該工程的環境影響評估大致完成,並提到南丫島以南海域「選址非江豚主要出沒的生境」的評估,引起海豚保育組織及海洋生態專家極大爭議。保育人士指署方曾於一九年就該項目申請環評,當時提交的工程項目簡介指「研究範圍屬江豚出沒水域」,質疑短短三年間,評估竟出現逆轉。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指,南丫島以西海域一直是江豚主要棲息地之一,不明白當局怎樣得出這個結論。過去二十多年,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一直定期出海觀察本港出沒鯨豚生態,麥希汶指,該會於一二年曾在南丫島以西海域,錄得日間每一百公里出現十一群江豚的數據,若以每群約三條江豚計算,即有三十三條江豚出沒,情況理想,她形容當時是江豚在上址出沒的高峰期。

本港「原居民」 多於晚間出沒

麥續稱,全身灰黑的江豚膽小敏感,主要在香港東面及南面水域出沒,包括大嶼山南面至南丫島一帶。她續稱,近年上址出沒的江豚數量確有減少,二○年時日間只發現三群,但江豚習慣晚間出動,按過去記錄,估計江豚於夜間出沒時數量比日間多四至五倍,因此相信上址仍是江豚其中一個主要棲息地。江豚與中華白海豚都是本港「原居民」,高峰期全港約有二百多條江豚,江豚屬易危物種,因沒有背鰭,更不會做出空中跳躍動作或接近船隻,日間一般較難觀測。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江豚恐失生存空間。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江豚恐失生存空間。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海洋保育顧問羅謙恩亦指,工地所在的南丫島以西及長洲以東海域,一直是江豚主要棲息地,工地位於兩者之間海域將對江豚生境造成嚴重破壞。就短短三年間,南丫島以西海域由一九年署方文件中提到的「屬江豚的出沒水域」,變為今年的「選址非江豚主要出沒的生境」,質疑當局陳述的數據來源及可信性,希望當局提供相關環評報告。他指出,受污染及多次大工程影響,近年本港海域出沒的江豚及中華白海豚數量都減少,但數量減少不代表上述海域不是生境,加上江豚主要夜間出沒,若環評缺乏夜間江豚出沒的數據,整個報告根本沒有參考價值。

羅續批評,無法接受新文件中有關「選址範圍內發現的珊瑚和底棲生物亦屬常見物種,預期不會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的論述,他質疑,「是否不罕見物種就可毀滅?」他認為這類底棲生物及珊瑚正正為江豚提供生境及糧食,絕對有保留必要。

今次工程面積約一百公頃,由多個獨立污泥坑組成,最快二四年動工,預算可處理最少六百萬立方米的污泥。麥希汶擔心,工程一旦落實動工,大型海上工程會對江豚帶來嚴重影響,特別是挖掘海牀工程會翻起海底淤泥,令海水混濁導致魚蝦等死亡,令江豚食物減少。

南丫島。網圖

南丫島。網圖

工程船頻繁出現 或令江豚絕迹

羅謙恩直言,工程船會對江豚帶來致命傷害,近年多次發現擱淺江豚的屍體遺下疑遭船葉擊傷的傷痕,認為工程開展會傷及更多江豚。而且江豚靠「迴聲定位」系統覓食及與同伴溝通,但工程帶來的海底噪音會嚴重妨礙其「迴聲定位」系統,希望當局承辦商提供有效隔音設施。麥亦關注頻繁出現的工程船,會令江豚受驚避開,長遠影響其活動範圍,甚至絕迹。

重金屬污染海洋 不容忽視

另一海洋生態專家張瑪珊亦關注,污泥坑落成後的監管問題,她指需要傾卸到污泥坑的淤泥多數含有重金屬,一般是卸下淤泥後,再在上面覆蓋乾淨沙泥。她坦言,無論是動工時挖海牀,或落成後傾卸污泥,都有可能令含重金屬的淤泥溢出污染海洋,希望當局做好監管工作。

下周一離島區議會將再就相關議案商討,麥希汶建議當局考慮重新在並非江豚棲息地帶選址,如后海灣一帶海域。羅謙恩直言江豚多災多難,一八年起政府於江豚主要棲息地的石鼓洲,進行人工島填海工程以興建焚化爐,往後三年錄得過百條江豚擱淺死亡,當時有指本港僅剩一百條江豚,他直言擔心今次工程再次威脅江豚生境,加上未來的明日大嶼重量級填海工程,憂慮江豚將再面對新一波的生存危機。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南丫島擬建新海泥坑。

往下看更多文章

年幼江豚陳屍大嶼山水口灣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跟進

2024年02月24日 15:09 最後更新:17:08

一條年幼江豚屍體,在大嶼山水口灣被發現,屍體屬中度腐爛,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接報跟進。

海洋公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海洋公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據了解,該江豚身長約108厘米,是24年度第11宗鯨豚擱淺個案。保育基金24日已將江豚帶回海洋公園詳細解剖及分析。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圖片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圖片

基金呼籲公眾若發現懷疑鯨豚、鯊魚及鯆魚擱淺個案,請致電1823熱線,並提供發現擱淺的時間、地點、相片,讓行動組能盡快到場跟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