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江蘇「女焊神」孫景南: 不忘初心,做好每一次焊接

美善人生

江蘇「女焊神」孫景南: 不忘初心,做好每一次焊接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江蘇「女焊神」孫景南: 不忘初心,做好每一次焊接

2022年06月28日 10:00 最後更新:10:16

被譽為「最美職工」

大家可能覺得作為女性,長裙飄飄充滿女人味的一刻是最美的,不過對於「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車體車間的高級技師孫景南來說,她最美的一面是在火花四濺中精準焊接的那一刻。孫景南30年來專注於焊接工作,不僅贏得了「女焊神」的美譽,也收穫了許多榮譽。而不久前,孫景南再獲殊榮,江蘇省委宣傳部會議決定,聯合省總工會授予孫景南江蘇「最美職工」的稱號。她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謙虛表示:「不忘初心,做好每一次焊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孫景南從小就像個男孩子一樣「不太安分」,動手能力也比較強。1990年,油漆專業畢業的她進入中車浦鎮公司實習。一次偶然的機會,孫景南看見一名電焊工在作業,當即被絢麗的焊花吸引,心想:「要是能幹這個多好。」不久後,她便轉行做了電焊工。

當年,孫景南不聽父母的勸告,堅持闖入「焊接」這個男性為主的行業。當時身邊很多人都認為搞電焊又苦又累,是個「男人的職業」。不過,孫景南仍堅持自己的選擇,認為「男人能幹好的,女人也能幹好。」

從入廠第一日起,而為了學好電焊技術,她不僅跟著師傅學,跟同行學,還買書自學。別人都下班回家了,她還一個人留在車間,從平焊到仰焊,一次次反覆練習各種焊接技術。1991年,入職兩年的她就在公司技能比武中得了第一名。此後,她數次在各類焊接技術比賽中摘冠奪魁。平時的勤奮練習,加上大賽的經驗磨練,孫景南相繼掌握了鋁合金、不銹鋼、碳鋼等不同材質的關鍵焊接技術,也掌握了MAG焊、MIG焊、TIG焊等不同焊接方法的關鍵技術,成為了公司焊接技能專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00年,孫景南任職的「中車浦鎮」作為「國家城市軌道車輛定點制造企業」,城軌車輛制造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掌握成為公司發展的第一要務。孫景南作為技能骨幹被首批派到法國阿爾斯通學習車體焊接技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勤奮苦練,她完美展現了中國制造工匠的能力水平。連法國焊工不敢焊的難題,她也以完美技術解決,讓法方工程技術人員十分吃驚,對她刮目相看。從那以後,法國員工都親切稱呼她“Madam Sun”,她也成為法國技術專家指定的首席試制技師。

超高的悟性、長期的經驗積累,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致、耐心,賦予孫景南獨特的焊接優勢。孫景南也用自己行動詮釋了引進不是目標、引領才是卓越工匠精神。她親手處理的焊接工序從無需要重焊和質量問題,這也是她從一名普通的焊工成長為首席技能專家的秘訣,她表示:「工匠的『匠』,從字形上看,外面是一個框,里面是一個『斤』,我理解就是在有限的領域中,對自己斤斤計較一點。」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標準,為了讓更多的年輕技術人員勝任高速動車車體焊接工作,2011年,公司組建以孫景南名字命名的「孫景南技能專家工作室」,成為生產一線焊接員工技能提升、技術攻關、重大項目執行保證的基地和課堂。從此,孫景南的工作重心也從車間的一線焊接轉為工作室的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

如今,孫景南培養出不少出色的徒弟,不僅教徒弟技術,更為他們指明人生方向。在徒弟們的眼中,孫景南不僅焊接技術超群,也是他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郭有東是孫景南的徒弟之一,2008年進廠後,就跟著師傅孫景南學習焊接技術。郭有東坦言:「那會兒在技校沒接觸過焊接,進廠工作後也十分迷茫。是師傅手把手、毫無保留地教我,我才很快成長起來。」到2009年,郭有東已能獨立上崗實際操作了。不過遇到問題,他仍會請教師傅,而師傅也不厭其煩地教他。

另外一名90後的韓路遙也是孫景南的徒弟。別看他年齡小,卻是師傅的驕傲。2014年,作為中國南車參賽隊的教練,孫景南帶著南車的焊接精英,闖入「北京嘉克杯」國際焊接技能大賽。當時22歲的韓路遙是年齡最小的選手,也是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最終他獲得了大賽手工焊接青年組的第一名。至今,他仍忘不了集訓期間,師傅孫景南對他的教誨「早晨5點,師傅就拉我們起來鍛煉身體,她說,擔心我們在北京比賽體力跟不上。」而他也表示要像師傅一樣,做一行愛一行,堅持將焊接這件事情做好。

不忘初心,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但初心到底是什麼?孫景南表示「我的初心就是做好每一次焊接。」她將職業理想與中國軌道交通的發展緊緊「焊」在一起,成就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豐富了「中國制造」的內涵。

天文館專家長途跋涉1300里走進鄉村小學開展流動科學課,佈置有趣功課為學童科普天文知識。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大米Video》報導,北京天文館首席科普專家寇文近日攜帶100份特殊禮物,跨越1300里來到河南一所鄉村小學,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流動科學課」。這名58歲的專家不僅親自授課,還佈置了一項有趣的功課,旨在讓更多孩子了解天文的魅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悉,寇文從2003年開始進入天文館工作,從事天文科普進學校組織大家進行觀測活動,至今已有20年時間。2020年時,寇文所在的天文館和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為了致力於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普及天文知識,尤其注重偏遠地區。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此,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個「上知天文」的社交平台帳號來傳播這個天文知識,至今已經堅持了4年。現時,該短視頻平台已經發佈了461條短視頻,其中還有很多短視頻被當成教學課件,讓孩子對天文學能有更深入了解。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而此次來到這裡進行科普,為了讓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寇文佈置了一項利用星圖尋找星星的功課,讓孩子們獨立地使用星圖找到天上的星星,從而親身體驗天文學的魅力。寇文看到課堂上這些5、6年級的學生眼神中閃爍著好奇和渴望知識的光芒時,他就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看到孩子眼裡的光,我就有成就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