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氏宗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歷史長河

古氏宗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氏宗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2022年06月28日 10:00 最後更新:14:52

古氏宗祠——中區縱隊成立暨珠江縱隊司令部活動舊址,位於中山市五桂山區南橋村檳榔山14號,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這裡也是中山人民抗日鬥爭展覽館。

古氏宗祠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

古氏宗祠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珠江三角洲敵後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1943年,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中區縱隊司令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曾先後在古氏宗祠開展革命活動。1944年10月1日,中區縱隊在此宣布成立。解放戰爭時期,古氏宗祠仍為五桂山區人民開展對敵鬥爭的駐地。

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戰略轉移至順德和中山地區後,成立順德抗日游擊隊、中山人民抗日游擊隊,加上逐步改編的廣州市區游擊第二支隊部分隊伍是珠江縱隊的前身。在抗日游擊戰爭中,這支部隊由幾十人發展至近3000人,成為華南敵後抗戰的一股重要力量。1944年10月1日,南番中順游擊區在此召開「珠江地區游擊幹部和中山地方黨組織負責人大會」,宣布中區縱隊成立。1945年1月15日,經中共中央批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在中山公開宣布成立,司令員林鏘雲,政委梁嘉,副司令員謝斌,參謀長周伯明,政治部主任劉向東。珠江縱隊下轄2個支隊和1個獨立大隊。後經過不斷發展,已經有3000多人,民兵5000多人,實力大大增強。

珠江縱隊

珠江縱隊

珠江縱隊在挺進西江之際,遭遇日偽軍共7000餘人,這支由駐廣州日偽軍第四十三師、偽護沙總隊、番禺縣偽警察隊組成的隊伍從3月31日起開始對禺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萬人掃蕩」。珠江縱隊第二支隊在民兵配合下,採取伏擊戰、「麻雀戰」等方式打擊日偽軍。這場反「掃蕩」戰鬥持續了20多天,殲滅日偽軍130多人,第二支隊犧牲6人,民兵犧牲60多人,最終取得了反「掃蕩」戰鬥的勝利。

在珠江縱隊挺進西江之時,日軍1000多人、偽軍第四十二師2000多人和「曲線救國軍」1000多人,兵分六路向五桂山根據地進攻,駐成家、坦洲的日偽軍3000多人向鳳凰山地區進攻。珠江縱隊第一支隊在周伯明領導下,採取靈活戰術與日偽軍進行周旋,共斃傷日偽軍90餘人,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之後,由於五桂山根據地條件日益嚴峻,周伯明帶領珠江縱隊第一支隊轉移到東江地區,後來編入東江縱隊,繼續執行挺進粵北的任務。

珠江縱隊及其前身在遠離黨中央,孤懸敵後的情況下,堅決執行黨的指示,堅持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依靠人民群眾,靈活運用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前期戰鬥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水網地帶,後期擴展至粵中、西江和粵北地區,這支隊伍堅持7年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對敵作戰200多次,殲敵3300餘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及軍用物資,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卓越貢獻。

古氏宗祠

古氏宗祠

古氏宗祠是清道光年間該村鄉紳古騰芳兄弟捐資興建的,為古姓族人祠堂。1883年重修。建築坐西南向東北,三間兩進,磚木結構,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平方米。1980年,中山縣人民政府撥專款對古氏宗祠進行修繕。2002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再次撥款修繕,並在祠堂旁邊建起近600平方米的停車場。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位出自佛山高明譚姓革命家 其中一人更享年106歲

2024年03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2

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難得出現三位一同出自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的譚姓革命家。他們儘管出身不同,年齡也有差異,卻不約而同踏上革命之路,史稱「革命三譚」。三譚是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的統稱,在廣東省佛山市有紀念三人的「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位於高明區明城鎮明七路325-6。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譚平山,1886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元坊人。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58名黨員之一,是廣東黨團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也是中共三大中央委員、中共廣東區委書記、中共四大中央執行委員、中共五大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曾擔任中共中央局駐國民黨中央黨團書記、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國民黨中常委、中央組織部部長、武漢國民政府農政部長等職。1926年代表中共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執委擴大會議,並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他也是八一南昌起義發起人和領導者之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譚平山在革命統一戰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戰爭初期他與何香凝、李濟深等在香港組建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後任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譚平山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同時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6年4月2日,譚平山在北京病逝。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人。中國共產黨廣東黨組織的創建者和早期領導者之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二、三屆教員,第四屆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譚植棠因患肺癆,秘密返回家鄉養病,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44年底,前往東江抗日遊擊區,重回革命隊伍。1945年冬,經周恩來親自審理,以中共中央名義正式批准恢復黨籍。新中國成立後,譚植棠由中共華南分局派往肇慶擔任西江行政專署工商科科長兼貿易、糧食、百貨三大公司經理。1952年「三反」即「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譚植棠受到不公平待遇。同年6月,在廣州去世。1979年9月,獲組織平反。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青玉坊人。中共「一大」期間的黨員,曾參加過建黨、建軍、工運、農運、青運、統戰等許多重大的開創性工作。大革命時期,譚天度曾引導陳鐵軍等一大批優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還同周恩來、陳延年、彭湃、鄧中夏、蘇兆征等並肩作戰,參加了省港大罷工、八一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廣東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為省港兩地的統戰、僑務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百歲革命家」「世紀松」。1999年5月,在廣州病逝,享年106歲。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為了緬懷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三位革命人物,更好地讓後人學習「三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精神,高明市人民政府於1998年建立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展館包括了紀念館、文化廣場等在內,其占地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6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建築,分兩層,下麵有回廊,廊柱鋪設精緻瓷片,簷頂以玻璃瓦鑲嵌,外觀典雅大方。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展館展陳面積810平方米,首層正中央擺放著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的半身玻璃鋼雕塑像。首層左邊是接待室,右邊展掛國家和省領導人以及史學家的題詞。二層是70多平方米的展廳,由1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幾十幅頗具代表性的文字資料組成,中央設有10多平方米的展臺,擺放相關文物和研究書刊。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於1997年12月被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佛山市愛國主義基地,2014年12月被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公佈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6月被中共佛山市委組織部公佈為佛山市黨員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佈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0年10月被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公佈為廣東統一戰線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