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在航母發展方面有過爭論,主流是“擱置”,待科技及国力壯大之後才考慮。當年認為 ,有限的經費與其投入航母這個“無底洞”,不如多造一些幾千噸的驅護艦,補充較低水平的海防能力。
新世紀到來後,經濟隨“入世”繼續壯大,自烏克蘭接收“瓦良格”號成為發展航母的契機。在大連船廠 ,技術人員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憑藉強大而全面的裝備製造業,“瓦良格”如化蝶之蛹,成了“遼寧”號。
期間,還在武漢建成靠岸的一艘水泥航母,把設備裝上試驗。這過程有如六十年代建核潛艇一樣,有點“笨”和“煩”,但一步一腳印,實在,絕不會出錯,看似緩慢實則“小步快跑”。這個過程承受了不少外媒的嘲笑,什麽“水泥航母頂用嗎?”,“中國人想航母想瘋了,造水泥航母自慰嗎?”。到“遼寧”號放飛及接收多架殲15之後,他們就笑不出了。
在大連改裝瓦良格時,一個美海軍將領嘲諷:“(中國)想造航母?求我們吧,我們可以教你”。極盡輕佻、輕藐之能事。
今天,“福建”號用上電磁彈射器,按馬偉明少將説,是“中壓直流電”體制,輕巧可靠,比美國福特號的“中壓交流電”技術,要領先十年!
事實上,福特號下水海試近三年,彈射器故障頻繁,至今仍未入役。那位説“教中国造航母“的美海軍將領,對此不知有什麽感想和評論?
中國已研發了船用核反應堆“玲瓏1號”,正在不斷改進。用更高豐度的核燃料以提升功率。技術成熟後裝備航母,那就是“無限航程,彈射技術壓美國一頭的全球頂尖的航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