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學習環境很重要 切忌「一傅眾咻」

史空穿梭

學習環境很重要 切忌「一傅眾咻」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學習環境很重要 切忌「一傅眾咻」

2022年07月04日 20:00 最後更新:22:58

「一傅眾咻」這個成語語出《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孟子作為「亞聖」,與孔子一樣,經常帶領門徒周游列國,並期望自己的學說能夠被眾君採納。當孟子剛到宋國時,便發現了宋國國君身側的賢臣甚少,於是他未有多作停留,便馬上收拾行裝打算另覓良主。宋國大臣戴不勝自然不想錯過孟子這名賢士,便打算向孟子推薦一位名叫薛居州的賢人,表示希望兩人可以一同輔佐宋君。

「亞聖」孟子像(網上圖片)

「亞聖」孟子像(網上圖片)

只是孟子婉拒了他的好意,並向他問道:「如果有一個楚國大臣希望自己兒子能學會齊國方言,那麼到底要找齊國人來教他,還是楚國人來教他呢?」戴不勝不明所以,卻還是老實回答:「學齊國方言,自然是請齊國人來教。」孟子聽過後,笑了笑地道:「如果這個楚人身旁楚語繚繞,就算你請一個齊國人來教他齊國方言,甚至天天拿鞭子督促他,其實也是無補於事;相反,你若是把他直接帶到齊國生活上幾年,就算天天鞭策他,他也說不出幾句楚語來。」孟子見戴不勝還沒反應過來,便接着說:「薛居州,確實是一個善士。只是宋君身邊卻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賢良之人,一個薛居州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恐怕他一句勸言,不消一刻便淹沒在那喧鬧的『楚語』中了!」戴不勝聽罷,也不由得點頭稱是。

稷下學宮,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高等學府。孔子與孟子均為當時那裡最有影響力的儒學學者。

稷下學宮,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高等學府。孔子與孟子均為當時那裡最有影響力的儒學學者。

「一傅眾咻」這句成語便是從這裡演變而出,而在這個成語中,「傅」是教導的意思,而「咻」則是吵擾之意,所以孟子以楚人學齊語這個比方來說明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性。後來這個成語亦用來比喻寡不勝眾。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