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技有幾多個25年,致香港特區!

博客文章

科技有幾多個25年,致香港特區!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科技有幾多個25年,致香港特區!

2022年06月30日 21:06 最後更新:21:44

明天,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1997年首屆特區政府,即着手規劃發展創新科技、實現香港經濟轉型的大計。算起來,香港創科同樣走過了25年的路途。成續如何?我跟大家分享三個故事,勝過長篇報告。

習近平主席來港展開訪問行程。AP圖片

習近平主席來港展開訪問行程。AP圖片

1998年3月,特首董建華宣布成立創新科技委員會,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田長霖教授擔任主席;當年曾問鼎美國能源部長,又是美國總統科技顧問的田長霖,放下美國的事業,全身投入香港轉型大計,同年,香港建設第一個科學園。他領導的委員會提出具體建議,發展香港成為創新及科技中心;讓香港從金融城市,轉為一個知識為本和科技密集的經濟體系。田長霖力言香港有能力搞高科技,香港經濟再創高峰可期。

香港回歸之前10年,台灣新竹科學園成立不久,從美國半導體業退下來返台當工研院院長的張忠謀,在「台灣科技教父」李國鼎的支持下,1987年創辦了台積電公司。台灣兩次關鍵產業轉型,都是在李國鼎推動下完成,第一次是農業轉型工業,第二次是工業轉型科技產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

台積電初創時資金缺乏,李國鼎一一拜會台灣企業家,爭取支持關鍵產業轉型和投資台積電,包括王永慶都投資支持。台積的第一個25年已經飛黃騰達,2012年位踞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廠的number one,市佔率近50%。今天的台積電芯片技術更是領先全球,最尖端的2nm芯片已經進行量產。

我們還要說韓國的故事,1983年是公認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歷史轉捩點。韓國財團的進入讓半導體行業進入大規模集成(VLSI)生產時代,這些包括三星、金星社以及現代公司(後改名為海力士半導體,並被SK集團收購)等企業。這實現了韓國工業的質變——從簡單的裝配生產到精密的芯片加工生產。1983年初三星決定對記憶體(DRAM)生產進行大規模投資。為當時韓國仍是一個簡單的裝配生產基地,水平不高。不過25年之後,2008年的韓國雖然經歷了世界金融危機,以及半導體市場過剩的困境,不過,三星突團而出,擠走了主要的德國對手奇夢達(Qimonda),開始在半導體業稱霸,今天韓國就是高科技強國。

第三個故事是說美國矽谷,1956年,半導體之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把他的矽晶研究帶到帕洛阿圖(Palo Alto),25年之後的1981年大家可知矽谷變成什麼?是世界的高科技中心,一個神勝的創新園地,這一年是個人電腦的興起,蘋果、微軟、英特爾的資訊科技輝煌時代。

一個25年足以創造出科技奇蹟,不是奇蹟也可以說是傳奇,例如與香港為鄰的深圳,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繼續改革開放,深圳晉身科技大都會,騰訊、華為、大疆等代表性公司…。香港25年前有最充份的條件和優勢,25年之後,有眾多優越條件,就是沒法招攬到全球創科精英來港創新創業。是不是土壤問題?氣侯問題?

我不如直就主要是土地問題,香港大半地方是郊野公園,土地資源成本很高,是世界之最的行列。你教初創者怎來、初創公司怎經營?你告訴香港有很好生態環境,平時會見到野豬寶寶,但,這算吸引嗎?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投資中國,贏在中國

2024年03月28日 20:33 最後更新:20:45

習近平昨日在人民大會堂先後與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以及荷蘭首相呂特會見。他提點︰當今世界出路是「投資中國,贏在中國」。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及學術界代表。AP圖片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及學術界代表。AP圖片

習近平向美國代表說的一番話很有份量︰「中國經濟是健康、可持續的。去年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繼續超過30%,這是中國人民幹出來的,也離不開國際合作。」事實上,有識之士明白所謂「中國崩潰論」適宜永久刪除,勿再循環使用。

「我們將持續推動高品質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讓中國人民不斷過上更好生活,也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提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時候,習近平恰如其分的表達,也不必過份自謙了,再說,中國資源之大、市場之廣,再玩下美國不單只是擋車的螳螂,更可能變成捕蟬的螳螂。想想,中國可自主量產7nm芯片、手握稀土供應權,還有的是美國傳統軟硬件依靠中國市場的程度等等。

中國與人為善,向來如是,美國如有善意,大家有生意可做。習近平指出︰「追求中美共贏和世界共贏。歡迎美國企業更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繼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贏在中國。」

加入美國對華限制的半導體聯盟的荷蘭,今天得到什麼回報?荷蘭總理心裡有數,不過,也有需要給對方補一課。習近平向呂特表示︰「經濟全球化或許遭遇逆風,但歷史大勢不會改變,『脫鉤斷鏈』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中方始終認為,你輸我贏、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早已過時。」呂特回應︰「脫鉤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因為任何損害中國發展利益的行動也會傷及自身」。

踏入新一年,中國外貿與內部消費回升,主要工業企業的利潤更見逾10%增長,青年人口就業暫未見鼓舞數字,但中國正在穩中向好進展,西方認定的中國陰霾逐一掃清。

自從新冠大流行以來,一直遭遇到美西方媒體杜撰「中國信用危機」,簡言之,中國別樹一幟的治理模式就係「信唔過」,明明白白中國拯救了無數生命,體現盡救盡救的人道至高標準,放任患者死亡的大部分西方國家,反而用盡心機解說中國的「動態清零」是破壞民主自由的劣政,除損害國民的個人價值之外,更令中國經濟陷入水深火熱。

去年,《華爾街日報》借國內房地產泡沫現象,股市不振等負面因素,推斷中國衰退10年之論,也許,華爾街的「狼」,以為在美國主導對華的技術制裁、經貿的「去風險」,可以達到窒息中國進步的成效,於是提早放出「沽空中國」的消息,「狼」以為中國還在美國掌控之中。

中方一直沒有高調的跟各路媒體爭論,只待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中國在好消息加持下,由國家主席面見歐美代表,表達中國信譽可靠的信息。奉勸西方不要只讀《孫子》的韜略計謀,最好學點《資治通鑒》。此書這寫給治國者的心靈雞湯,速覽中國歷史智慧。《詩經》有云︰「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宋神宗以此賜書之名。作者司馬光推崇治國︰「信者,人君之大寶也。」當今為什麼那麼動盪混亂?正因為有大國不顧信用,搬龍門還不夠,還想搬球場,每日向世界大話西遊,掩飾自己的虛和劣。商應以夏亡為鑒,勿失信於民失信天下,道理歷久彌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