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好心市民解救被困大黃蜂惹議 網民:救咗個土匪

社會事

好心市民解救被困大黃蜂惹議 網民:救咗個土匪
社會事

社會事

好心市民解救被困大黃蜂惹議 網民:救咗個土匪

2022年07月04日 15:04 最後更新:17:04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無都有定時。有一位市民昨日在facebook群組「香港風景攝影會」上載幾張大黃蜂相片,寫道「拯救大黃蜂行動,平安送返大自然」。救生命本是善意的行為,卻引來網民的不同看法。

有熱心市民解救路上遇見的大黃蜂,引發網民爭議。網上圖片\「香港風景攝影會」截圖

有熱心市民解救路上遇見的大黃蜂,引發網民爭議。網上圖片\「香港風景攝影會」截圖

有人就指,「救咗個土匪」、「這種是土蜂,蜂中强盜!專搶蜜蜂蜂蜜!有攻擊性⋯⋯!人禽蟲小心」、「樓主係咪無常識?你知唔知大黃蜂出名係有破壞無貢獻,佢係會破壞好多小蜜蜂嘅蜂巢,仲會食哂小蜜蜂嘅幼蟲」、「我承認樓主嘅好心腸。但佢地嘅數未需要拯救吧?而且你救佢一隻可能等同殺死一大群蜜蜂…………」

也有人有類似經歷,「我哋都試過拯救過在行人路中間的蝸牛。但當放番草叢 。離開之後會靜問自己,其實會唔會錯放返起點呢?!」

黃蜂在歐美又稱「亞洲大黃蜂」或者「殺人蜂」,惡名昭彰,屬於入侵物種。網上圖片

黃蜂在歐美又稱「亞洲大黃蜂」或者「殺人蜂」,惡名昭彰,屬於入侵物種。網上圖片

根據食環署資料,黃蜂是與蜜蜂有親緣關係的昆蟲,外型易於辨別:身上有黃黑相間的條紋,腰部很窄,有兩對膜翅,腹部末端有螫針。有些黃蜂蜂種獨自棲息於地洞、泥穴或竹樹莖腔;而對人類造成滋擾的蜂種是群居的,其紙狀蜂巢往往掛在樹上或依附在樓宇外部。黃蜂通常攝食毛蟲等昆蟲,但也攝食花蜜和腐爛/過熟的果實。大群黃蜂聚集,通常是受食物所吸引。黃蜂蜂后一般在春天挑選地點築巢,然後繁殖下一代。由於大部分黃蜂會於冬季來臨時死亡,所以蜂群和蜂巢很少存活超過一年。當天氣持續和暖,食物供應會較充裕,黃蜂數量會因而激增,築巢地點便可能有所短缺,致使黃蜂侵入民居。

食環署。資料圖片

食環署。資料圖片

黃蜂會用螫針襲擊敵人以保護自己,而牠們可反覆使用其螫針。大部分人被螫傷後,會感到傷處腫痛和痕癢,不過反應因人而異。市民應不要騷擾黃蜂,更不要攪動蜂巢,以免招引黃蜂襲擊; 黃蜂飛近時,應保持冷靜和慢慢走開;如有可能被黃蜂襲擊,應避免頭部、口部和喉嚨被螫傷,例如可拉起部分衣服蒙在頭上(但不要阻礙視線),然後慢慢走開;如被螫傷後反應過敏,應盡快延醫診治。

黃蜂在歐美又稱「亞洲大黃蜂」或者「殺人蜂」,惡名昭彰,屬於入侵物種,與一般的蜜蜂相比,殺人蜂的體型較大,接近5厘米,能以每小時32公里的速度飛行,一小群亞洲大黃蜂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殺死整個蜂巢的蜜蜂。有時這些殺人蜂也可能對人類發起攻擊,它的毒性和一些毒蛇的毒液相當。

黃蜂在歐美又稱「亞洲大黃蜂」或者「殺人蜂」,惡名昭彰,屬於入侵物種。網上圖片

黃蜂在歐美又稱「亞洲大黃蜂」或者「殺人蜂」,惡名昭彰,屬於入侵物種。網上圖片

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以「麥理浩徑不要再火爆啦!」為題,痛心呼籲網民要愛惜麥理浩徑環境,「袋走垃圾」!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麥理浩徑被譽為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

港人鍾愛行山,說到本地最著名的行山徑,就不可不提麥理浩徑。麥理浩徑曾獲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徑之一,更被譽為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這條優美行山徑是本港最早啟用的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10月26日啟用,以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作為本港最長的健行步道,麥理浩徑是香港全長100公里,每逢假日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行山人士遊覽。不過近日,有內地遊客在行山時發現麥理浩徑滿布垃圾,在小紅書上痛心向網民呼籲要愛惜麥理浩徑及保護大自然!

麥理浩徑不要再火爆啦

日前,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以「麥理浩徑不要再火爆啦!」為題,痛心呼籲網民要愛惜麥理浩徑環境。該網友指自己在疫情期間走遍麥理浩徑全程、衛奕信徑、港島徑、鳳凰徑,當時環境都非常乾淨。行山期間亦不時碰見其他行山人士會在背包掛塑膠袋,一邊行山一邊主動撿垃圾下山。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事主呼籲:歡迎你們來但請把垃圾帶走

不過事主發現,自通關以後,非常多的遊客去走麥理浩徑,亦令麥理浩徑的沿途垃圾變多。事主指,香港的健行氛圍與環境,沒有垃圾桶沒有巡查人員,沒有那麼多衛生間,但是野外非常乾淨,路上見不到一點垃圾。事主痛心呼籲,希望大家好好保護大自然,「歡迎你們來,但請把垃圾帶走」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而一眾網民亦紛紛留意支持事主的呼籲,「大自然咁大咁靓,要一起保护才是,不懂乱丢垃圾的是什么心态」、「袋走垃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