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冥婚陋習荒誕遭批 為何現今仍有市場?

歷史長河

冥婚陋習荒誕遭批 為何現今仍有市場?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冥婚陋習荒誕遭批 為何現今仍有市場?

2022年07月28日 15:46 最後更新:07月29日 13:48

冥婚猶言幽婚、陰婚,意為死者尋找配偶。它以「紅白喜事,合二為一」的特殊形態,把人生的大幸與大不幸緊緊連繫在一起。這個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禮俗文化中的習俗很多人視之為陋習,但沒想到它在當今中國民間社會仍有市場。

神色怪異的新人(網上圖片)

神色怪異的新人(網上圖片)

近年來山西省部分地區的冥婚活動依舊興盛,盜竊女屍案和殺女賣屍案頻生,甚至還出現女屍奇貨可居的現象。就在2016年的5月中,胡青花女士以18萬元一舉買下一具「高質量」的女屍,並為已世三年的兒子大肆舉辦冥婚。直到她看到男孩屍骨和女孩的遺體合葬在男方家祖墳後,才真真正正鬆了一口氣,不由自主的向記者透露:「兒女埋在一起的才是真親戚啊!」

到底為甚麼胡女士要這麼執意要為兒子配冥婚呢?而冥婚又是甚麼時候開始流行呢?就讓我們從山西這個繃緊的冥婚市場,以及胡青花為子辦冥婚一例中探索冥婚習俗背後的發展史和傳統文化觀吧!

史學中有不少關於陰婚的史籍、留傳、家族誌,而學術界則初以《周禮・地官》中「禁遷葬者與嫁殤者」這個明文禁令作為冥婚之俗始於周的根據。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學者就發現其實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載商王為先祖娶「冥婦」一事,因而以此為冥婚的起源和雛形。所謂的冥婦就是女性戰俘或奴隸,當中更帶有濃厚的殉葬原始色彩。因為活人祭祀雖在商朝尤為盛行,所以其實所謂的冥婦就是活人陪葬者,多以戰俘或奴隸為主。後來因為殉葬之事被世人唾棄,才以嫁殤之俗作為替代儀式。

古代活人殉葬(網上圖片)

古代活人殉葬(網上圖片)

學者江林把商周、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分別分為冥婚的起源期、發展期、興盛期與繼續發展期。在秦漢時期,冥婚的史料較為稀碎,但在《搜神記》中所提及漢時「談生冥婚」的怪事也能從中管中窺豹。冥婚之事在漢後也日漸繁多,既有三國梟雄曹操更為其子曹沖配陰婚,娶甄氏亡女;抑有曹叡愛女曹淑亡,取甄后從孫與之合葬。

去到隋唐五代,尤其是唐朝,冥婚基乎從上層之流發展成民間習俗。戴孚便有在《廣異記・長洲陸氏女》中記載一段民間陰婚之事:「長洲縣丞陸某,女年十五六,投井而死。後一歲許有臨頓李十八卒,便將女與李為冥婚。」到了宋代,甚至出現了「鬼媒人」一職。鬼媒人跟紅娘一樣,就是每年在村子間奔波,為的是蒐集未婚殤亡的男女生辰八字,為其說媒。除了助死者說親外,他們還會收取錢財、錦緞進行占卜、製冥衣及舉行合葬的工作。

元明兩朝的陰婚活動、體制皆承宋襲,且在民間依然盛行,甚至因為明朝理學的盛行,程頤一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更是直表接促進了當時冥婚的發展與流行性。雖然清朝守寡守貞的觀念雖有所式微,但陰婚之俗沒有徹底消失,仍有被稱為「搭屍骨」的冥婚活動在夜間進行。在深夜時分,總在有一頂紙轎子隨着鑼鼓、圓號、嗩吶的吹奏而出現在無人之街道上,而轎內就正掛著「新娘」照片。即使冥婚現象隨著西學無神論思想有所減弱,但在民國時期的晉、冀、粵、台等地依然存在,甚至在五十年代新加坡的廣東移民群體中仍很常見。換句話說,時至當今,冥婚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

可以看出,冥婚的習俗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植根已深,並非一句「陋習之事,不必深究」就可以完全概括了之。它能從上流之層普及至民間,最後變成了民間之俗,背後不乏有深蘊的文化意義支撐著。

在《中國民俗通志・婚嫁志》中就以中國宗教文化中「靈魂不滅」之由去解釋冥婚之源。確實這個鬼神觀在眾多論著一直有著主導的地位。早在原始時代,人們就有靈魂不死的鬼神信仰,這也是整個古代生死觀的基石。在中國人的眼中,陰間有統治者冥王,有貨幣系統冥幣,是一個與現實社會相似的結構。死後世界不但是神秘的,也是陽間的延續。換而言之,靈魂如在生者般是有婚姻需求的。

陰曹地府中的冥王——閻羅王(網上圖片)

陰曹地府中的冥王——閻羅王(網上圖片)

然而,這個婚姻需求其實也沾上一點利益的庸俗色彩。因為進行冥婚除了是重視死者的利益,更多是生者希望透過照料死者而獲得利益、幸福。舊社會有孤男孤女不得入祖墳的習俗,要是把未婚女兒的神主牌放到祖先的神台上,是會激怒祖先的,所以只能在田埂上擺著。只有等配好冥婚後,才能葬入男方祖墳。倘若未婚女子死後沒有陰配,只能暴屍田野。因此,才滋生出山西雁北地區有亡女討嗣的「姒女」傳說。即是說沒有婚配者死後會成為惡靈後,詛咒生者;相反,有婚配者死後,則會庇佑家族。所以,為了不為家族帶來厄運,人們就算找不到未有婚配的祖先,也會出於恐懼虛構一個「無名」祖先,並為他配個冥婚。

除了為了福澤後人外,冥婚在家長的角度中意義重大是因為在父子倫理關係中,子女的成家立業相當重要。即是說,故此為已亡子女配上陰婚,為父母的才算真正是完成了撫養的責任。中國重視婚姻與倫理,因為婚姻組成家庭,並延續了家庭的血脈。在男子英年早逝的情況下,只有配了冥婚才可以過繼親戚的後代,致一脈承傳。而五倫中又以夫婦為人倫之首,沒有婚配的人不算為成年人。既不成為祖先,又違反了禮儀倫常。因此冥婚安撫生者對已逝之人的焦慮和遺撼外,亦象徵着逝者結婚成人,有成功再生之意。

雖然也有年輕人排斥冥婚,但冥婚媒人以一句「婚姻大事由不得她們」,直截了當點出的冥婚本質。實際上,冥婚習俗本身淋灕盡致地展現了中國父母對兒女婚姻的決定作用。哪怕兒女已經離世,父母仍然可以做主,操辦其婚姻。

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冥婚無疑是荒誕怪異的,但它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作為悠久的文化演習與載體,它可以讓我們觀察出社會文化中更深層次的演變與變遷。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