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寶石可禍國! 明憲宗寵妃萬貞兒掀起明朝好奢僭禮之風

歷史長河

寶石可禍國! 明憲宗寵妃萬貞兒掀起明朝好奢僭禮之風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寶石可禍國! 明憲宗寵妃萬貞兒掀起明朝好奢僭禮之風

2022年07月27日 15:15 最後更新:08月01日 12:12

明朝不但經濟與手工業發達,亦有着獨特的衣裝文化,而髮簪作為女子一生相伴之物也不例外。明代髮飾一改唐宋兩朝意趣恬逸的風格,漸趨呈現富貴奇巧之貌,當中以金銀簪尤為重。當時髮簪多配搭特定假髻使用,因為這樣才可以達致插戴滿盈、毫不露髮的境界。而在這豔冠群芳的浮華與奢糜中,我們可以着重探討一下當時橫空出世的且風靡一時的髮簪﹕寶石髮簪。

明成化年間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簪。

明成化年間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簪。

寶石鑲嵌是華貴的明代髮簪當中一個最大的元素。六百八十多件的出土金簪中,嵌有寶石者有三百四十餘件。即便是銀簪中,寶石簪亦占有接近三分之一。雖然以寶石作為裝飾的鑲嵌製法在明朝才大放異彩,但其實它在元朝早就已有蹤跡。據《山居新語》所載:「大德間,回回富商以紅剌一塊,重一兩三錢,中之於官,估直十四萬定。嵌於帽頂之上,累朝每於正旦與聖節大宴則服用之。」從引文所看,元世祖花費高價從回回珠寶商買得一顆叫做「紅剌」的寶石(即現今的紅寶石),並把它嵌於御帽頂上。即是說,寶石在元朝并非女子可用的裝飾之物,而是皇帝的御用之物,甚至是天子也只有大時大節才能做使用。可見,寶石於元代仍未普及亦是因為這個原因。的確,在明代前的出土文物中較少有珠寶髮飾的出現。就算偶有所獲,大多還是西域自身所產。即便寶石在明初受到人們的追棒,但在首批出土的髮簪中,仍未見有寶石簪的出現。直到洪武二十二年的魯荒王墓中才真正有鑲嵌寶石的金帶飾出土,并為明代寶石簪的潮流掀起帷幕。

更多相片
明成化年間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簪。

明朝不但經濟與手工業發達,亦有着獨特的衣裝文化,而髮簪作為女子一生相伴之物也不例外。明代髮飾一改唐宋兩朝意趣恬逸的風格,漸趨呈現富貴奇巧之貌,當中以金銀簪尤為重。當時髮簪多配搭特定假髻使用,因為這樣才可以達致插戴滿盈、毫不露髮的境界。而在這豔冠群芳的浮華與奢糜中,我們可以着重探討一下當時橫空出世的且風靡一時的髮簪﹕寶石髮簪。

寶石鑲嵌是華貴的明代髮簪當中一個最大的元素。六百八十多件的出土金簪中,嵌有寶石者有三百四十餘件。即便是銀簪中,寶石簪亦占有接近三分之一。雖然以寶石作為裝飾的鑲嵌製法在明朝才大放異彩,但其實它在元朝早就已有蹤跡。據《山居新語》所載:「大德間,回回富商以紅剌一塊,重一兩三錢,中之於官,估直十四萬定。嵌於帽頂之上,累朝每於正旦與聖節大宴則服用之。」從引文所看,元世祖花費高價從回回珠寶商買得一顆叫做「紅剌」的寶石(即現今的紅寶石),並把它嵌於御帽頂上。即是說,寶石在元朝并非女子可用的裝飾之物,而是皇帝的御用之物,甚至是天子也只有大時大節才能做使用。可見,寶石於元代仍未普及亦是因為這個原因。的確,在明代前的出土文物中較少有珠寶髮飾的出現。就算偶有所獲,大多還是西域自身所產。即便寶石在明初受到人們的追棒,但在首批出土的髮簪中,仍未見有寶石簪的出現。直到洪武二十二年的魯荒王墓中才真正有鑲嵌寶石的金帶飾出土,并為明代寶石簪的潮流掀起帷幕。

明代由西域出產的海藍寶石嵌珠(網上圖片)

撇除皇室的個人喜好,寶石簪需求大增、供不應求的根源更大可能是因為明初「鄭和下西洋」的外交政策。中國的進口寶石大多通過鄭和下西洋時,沿線國家的貿易或接受朝貢來獲得,數量有限。雖然天方國、撒馬爾罕、失剌恩等國家直至嘉靖年間一直與明朝保持「通貢」貿易,但貿易額非常很小。加上寶石主要是以私人海外的形式進行走私,因此寶石供能並沒有很穩定。在《明英宗實錄》中更有內官因宮內寶石所剩無幾,請求遣人到雲南等處購買寶石。由此可得出,寶石與寶石簪的高需求真的無一朝能及。

明成化年間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簪。

在明初私人寶石貿易雖曾出現,但還是被朝廷所禁止。由於寶石獲得的途徑主要由政府控制,所以出土髮簪中有寶石鑲嵌的數量不多。除去皇室與勳貴階層,普通官員以及士庶階層都難以入手。因此寶石簪在明代是皇室、宗族以及勳貴特有的權利,也是明代冠服體系中明辨等級的標誌之一。儘管官民被禁止在首飾上鑲嵌寶石的,但是宮廷內對於嵌寶石首飾的喜好和奢侈的風氣,也是在這一時期擴展到社會其他階層的。加上,珠寶簪而在「物以罕為貴」的情況下,社會上更激起一股海外寶石走私、好奢僭禮之風。

金累絲鑲寶石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圖片部份寶石已脫落。(網上圖片)

從出土實物來看,僭用寶石於髮簪之上的現象開始於成化年間。曾有官員兩度上奏朝延「京城內外風格尚侈,不拘貴賤」的問題,百姓喜用織金、寶石、珠翠,甚至「下至倡優亦皆借侈」。只因自成化以後,有港口設立於漳州,從而允許民間商人與外國進行貿易。「隆慶開關」中有「准販東西二洋」,所以寶石貿易與珠寶商人來往更為頻演,使得官民階層有了獲取寶石的途徑。

明朝對寶石的裝飾作用極為重視,甚至設立銀作局,及「廂嵌匠」十一人而煉製寶石簪。而所運用到珠寶亦不再局限於紅寶石,據《五雜俎》中記載,用於首飾和器物上的寶石「有貓兒眼、祖母綠、顛不刺、蜜臘、金鴉、鶺石、蠟子等類」。當中祖母綠與紅寶石更是當時中國內陸沒有生產的四大名寶。據推測,寶石的主要供應商可能是來自於東南亞和南亞國家。

學者多於把彩色寶石貿易的興起與成化時期,宮廷對寶石簪需求急增連上關係。當時宮廷內眾多髮簪樣式中,寶石簪可算拔得頭籌,需求高企不衰。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朱見深的寵妃萬貞兒好奢。尤其是她封居安喜宮,進封皇貴妃後,其服用之器物無一不是四方珍寶。宦官梁芳為了「諂萬貴妃」,更「日進美珠珍寶悅妃意」,而萬貞兒的弟弟萬通也參與了宮廷的寶石採購活動,與珠寶商人「內外交通」雙方不但囤積寶石,待價而沽,可惡至極。可此可見,寶石髮簪交易可圖之利極大的特徵。

撇除皇室的個人喜好,寶石簪需求大增、供不應求的根源更大可能是因為明初「鄭和下西洋」的外交政策。中國的進口寶石大多通過鄭和下西洋時,沿線國家的貿易或接受朝貢來獲得,數量有限。雖然天方國、撒馬爾罕、失剌恩等國家直至嘉靖年間一直與明朝保持「通貢」貿易,但貿易額非常很小。加上寶石主要是以私人海外的形式進行走私,因此寶石供能並沒有很穩定。在《明英宗實錄》中更有內官因宮內寶石所剩無幾,請求遣人到雲南等處購買寶石。由此可得出,寶石與寶石簪的高需求真的無一朝能及。

明代由西域出產的海藍寶石嵌珠(網上圖片)

明代由西域出產的海藍寶石嵌珠(網上圖片)

在明初私人寶石貿易雖曾出現,但還是被朝廷所禁止。由於寶石獲得的途徑主要由政府控制,所以出土髮簪中有寶石鑲嵌的數量不多。除去皇室與勳貴階層,普通官員以及士庶階層都難以入手。因此寶石簪在明代是皇室、宗族以及勳貴特有的權利,也是明代冠服體系中明辨等級的標誌之一。儘管官民被禁止在首飾上鑲嵌寶石的,但是宮廷內對於嵌寶石首飾的喜好和奢侈的風氣,也是在這一時期擴展到社會其他階層的。加上,珠寶簪而在「物以罕為貴」的情況下,社會上更激起一股海外寶石走私、好奢僭禮之風。

明成化年間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簪。

明成化年間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簪。

從出土實物來看,僭用寶石於髮簪之上的現象開始於成化年間。曾有官員兩度上奏朝延「京城內外風格尚侈,不拘貴賤」的問題,百姓喜用織金、寶石、珠翠,甚至「下至倡優亦皆借侈」。只因自成化以後,有港口設立於漳州,從而允許民間商人與外國進行貿易。「隆慶開關」中有「准販東西二洋」,所以寶石貿易與珠寶商人來往更為頻演,使得官民階層有了獲取寶石的途徑。

成化以後,嵌寶石的髮簪類型和數量也越來越多。然而,寶石髮簪的流行於明代朝廷來說,也非一件好事。《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十年朝廷為製作珠寶首飾,而花費多於二百二十一萬兩銀,其中的一百二十八萬兩更是出自於兩宮太后。二百二十一萬兩銀有多少? 就是等同於萬曆三大征中平定播州叛亂所用的銀兩數量。到後來,哪怕財政窘迫,朝廷亦不惜挪用軍費去進行寶石採購,導致邊境軍隊糧口一度出現短缺問題。不過最慘的不是錢財散盡的中央,因為朝廷仍可壓榨珠寶商壓榨,或是拖欠款額,以應對猛漲的寶石價格,所以最為難堪的是寶石商人。在《明熹宗實錄》中,則有記載有關商人的苦況:「雖數千金業產,立見蕩盡…致棄家逃竄,赴水投繯,當事不得已。」

金累絲鑲寶石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圖片部份寶石已脫落。(網上圖片)

金累絲鑲寶石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圖片部份寶石已脫落。(網上圖片)

為甚麼在眾多髮簪中,我們要着重討論寶石髮簪,是因為它標誌着從明初至明末一個由簡潔到奢華的變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寶石髮簪的起與興受到明代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逐而演化出不同文化功能。雖然髮簪於後期「辨等級」的功能漸褪,但也讓我們窺探出它鮮明的特點和深厚的藝術價值。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