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世人總說《左傳》承《春秋》 《左傳》的獨立價值從何體現?

歷史長河

世人總說《左傳》承《春秋》 《左傳》的獨立價值從何體現?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世人總說《左傳》承《春秋》 《左傳》的獨立價值從何體現?

2022年07月29日 16:55 最後更新:08月01日 13:32

《漢書・藝文志》有言左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寫下《左傳》一書。而在不同的史書、典籍中,都可以看出《左傳》與《春秋》的關係相當密切。然而,《左傳》的獨立價值又從何體現,它又是怎樣解釋及糾正《春秋》呢?

在《春秋左傳注・修訂版前言》中,楊伯峻曾提及《春秋》是為一部「不完備而可信的編年史」。先不說《春秋》可信與否,但在一萬八千多字的有限篇幅中,二百四十四年的血腥風雨自然不能盡數錄載。因此,《春秋》便有了被解釋的必要性。及後,楊伯峻便總結了《左傳》傳《春秋》的方式,分別是:增加無經傳文、說明《春秋》筆法,以及以史實修補錯漏。

1. 增加無經傳文

有些珍貴的史料僅見於《左傳》,如羿浞代夏、少康中興。而對於諸侯爭霸的記載,《左傳》多賦予霸主們正面與獨特的作用,如鄭莊公圖霸、齊桓公尊王攘夷、晉文公會盟天下、秦穆公招賢納才、 楚莊王問鼎稱霸等。這些均使《春秋》編年國史的側面得以拓展。

春秋爭霸(網上圖片)

春秋爭霸(網上圖片)

2. 說明《春秋》筆法

左丘明擅長利用事實補充《春秋》,比方說散記於僖公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在《春秋》僅有百來字的篇幅,卻在《左傳》中擁有二千多字的記載。值得留意的是《左傳》不但補充了戰前的謀略、陣營、佈置等細節,還極力暗示戰事的成敗因由在於楚成王的失德。

鄭國饗禮後,楚成王不僅毫不避諱與鄭文公夫人同回軍營,途中更帶了兩名鄭國姬妾回營。對於楚王失禮之舉,《左傅》利用君子之言「非禮也。非禮也。婦人送迎不出門, 見兄弟不踰閾,戎事不邇女器」來揭示其非,更透過叔詹「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的預言為楚成王稱霸不遂埋下伏筆。

若是成王因失德而戰敗,那麼晉文公能威震天下,必然是因持德有道。撇開晉文公在建立霸業時所展現的勤王大義外,文公亦是一個言而有信之人。在「晉侯圍原」時,文公可謂毫不戀戰,說三天撤兵便撤兵,因為他深知失信所致的損失遠比失去一座原邑。而在備戰方面,同樣有相似的情況。比起「剛而無禮」的楚軍將領子玉,崇尚《詩》、《書》的晉軍郤縠可好像更為值得信賴。由此可知,透過兩國君主、將領為人的強烈對比,《左傅》在補充史實之餘,亦有刻意強調《春秋》所重視的道德價值觀。

然而,事實上楚國戰敗真的如《左傅》所言是因為楚王違背了「男女有別」之禮嗎?說實話,這一說法仍有商榷之處。只因,在韓原之戰中,晉國也因失德之由而在戰事中慘敗。而今在城濮戰役中,不乏也有「德行定天下」的既視感。可是對於侯王而言,「失德」雖為過錯,卻似乎還不足以成為戰事成敗的決定因素。再者,齊桓公死後,楚國勢力迅速擴張。直到城濮之戰前,楚國國力乃極為強大。因此,要留意《左傅》對《春秋》的補充,或是孔子書《春秋》時因為想重點勾勒某些價值觀而忽視了事情的真相。

最能體現「男女有別」莫過於古人男女在七歲早已分席而坐(網上圖片)

最能體現「男女有別」莫過於古人男女在七歲早已分席而坐(網上圖片)

除了補充《春秋》載而不詳之事外,《左傳》抑會補充《春秋》諱而不記之事。就以《晏嬰叔向論晉季世》為例,《左傳》除了帶出「日中則昃」的人生哲理外,也讚揚了新興地主階級陳氏的愛民行為。相較於孔子不贊成這種以下犯上的議論,畢竟《春秋》為每月冠以「王」字就是為了體現「尊周室」這個思想,但是左丘明的補充更多着墨於陳氏以民為本的精神。可見,《左傳》亦非一昧解釋《春秋》,甚至可以說他所讚揚的重民思想是與《春秋》有所相悖的。不論怎樣說,我們都能感受到左丘明在釋經的過程中時會有着跟孔子有不同的着力點,并因此延展出不同的見解。

3. 以史實修補錯漏

縱觀整本《左傳》,它所蘊含的價值確實有一部分是承於《春秋》的。比如作為儒家學說的重心——禮,在《左傳》也不斷被強調。除了儀式之禮,禮對於左傳來說更多是應用在人際交往中。不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應能做到恭敬、謙讓。只是有時《左傳》在補充《春秋》時,也會掀開孔子為了粉飾周室軟弱而用的遮羞布。

平王弒父之嫌與東遷之舉正標誌着西周的衰頹(網上圖片)

平王弒父之嫌與東遷之舉正標誌着西周的衰頹(網上圖片)

經與史一般都是有矛盾的,這種矛盾是源於記事型《左傳》與義理型《春秋》之間的內在張力。而又因為「傳實經虛」,故一般是左傳對春秋經的糾正。比如《左傳》在釋經時,把《春秋》曲筆的「公薨」會改為「弒君自立」。或是把經文中「辛丑,陳侯溺卒」改為「辛亥,哀公縊」,這些精準且細徵的修改都有助世人了解歷史事件背後的真相。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